民办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有效路径探究
2020-12-17王海艳孙丰鑫曹传剑
王海艳 孙丰鑫 曹传剑
摘 要: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党建工作建设能够更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民办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的重大意义,结合当前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室建设所面临的困境,积极探索工作室建设有效路径,实现民办高校党建和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
关键词:民办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支部书记工作室
一、民办高校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2018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00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作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党支部在学校的党建工作、教育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党支部书记责任重大,负责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水平提高。通过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形成符合民办高校实际、兼顾学科专业特点、可示范并推广的建设经验。通过实践探索,推动当前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二、民办高校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面临的困境
(一)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
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在办学主体与管理体制上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公办高校实行的校长负责制是在党委领导下的,而民办高校实行的校长负责制是在董事会领导下的,党委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决策权、人事权、財务经费权。这种情况不利于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限制了党在学校思想政治方面的领导作用。民办高校生存、发展是关键问题,故其工作重心主要在招生规模、专业建设、学科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由于各民办高校党委重视程度不一,导致重业务、轻党务、疏建设的现象成为了常态,无心进行工作室建设。而在轻党务的工作上,某种程度上与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整体办学理念之间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在表面上看来是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度不足,但是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党建工作重视度不足很容易导致整体民办学校的发展陷入一个投入、产出、发展与提升的死循环,缺乏政府相关的政策指导,只能在经济链的发展中进一步依赖生源,缺乏与党的大政方针同步发展的思想基础。
(二)党建经验不足,党支部制度建设不完善
相比公立高校,民办高校由于建校历史短,其党建工作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党建工作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党建经验不足,党务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党员流动性较强。多数民办高校党组织尚未形成体系化、常态化、全覆盖的支部书记培训体系,党务工作者没有系统接受基层党建理论知识培训,无法科学开展工作室建设。比如在日常的党建业务指导工作中,公立高校对应的党建业务指导要求是按照机关事业单位遵照执行的,而在民办高校中,党建业务指导主要来自于非公经济企业党工委,其在指导的专业性与指导的整体要求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导致在民办高校的党支部建设过程中,支部度不够完善,运行不够顺畅。
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党支部的制度建设不完善。制度建设工作不及时、不细致,且内容和形式缺乏活力和创新,不能与时俱进。比如,虽然大部分党支部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但大多都是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佳,缺乏形式多样的思想、理论学习创新模式,很多民办高校在党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上缺乏主动性,缺乏指导性,导致民办高校在各项制度建设过程中既缺乏主动探索,又缺乏被动指导,发展效果不佳。这也是受民办高校的整体盈利性目的影响的,但是这样的发展现状下,党建指导业务的能力还不够强,对整体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影响力不足。
(三)教师党支部师资队伍水平不高,影响党建工作的开展
教师党支部作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教师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舞台,更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的主阵地。据调查了解:民办高校部分党员教师由于忙于日常教学工作,忽视了党建理论知识系统学习,党性意识不强,工作上缺少责任心和使命感,思想消极,缺乏冲锋在前的模范带头意识。此外,许多民办高校没有独立设置教师党支部书记岗位,大多为教研室主任、秘书、系部主任或副院长兼任书记,他们对党建工作不够熟悉,业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大部分党支部书记“双肩挑”,所以他们工作非常繁忙,工作重心偏向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学生管理、行政管理等,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党务工作,影响了基层党建活动的广泛性与深入程度。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考核体系有待改善
民办高校几乎没有政府的资助和投入,因此办学经费有限,这直接影响了“双带头人”激励机制的落实。与其他高校党建工作相比,民办高校大多数党支部书记都是兼职且义务完成党务工作,而且他们的工作经历不纳入行政经验,对将来的职称评定也不起作用。从工作的专业性角度来说不足以起到推动整体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说,党建工作对推动个人思想建设、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较弱,因此,部分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比较低。
对于党务工作的内容,由于大部分民办高校没有具体目标考核要求,很多地区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考核参照企业单位执行,这就导致很多的民办高校在党建工作中“有心无力”,缺乏正确的党建工作指导与考核,更无法充分体现突出党员干部的实绩、讲究贡献。党支部书记考核评价与待遇保障结合度低,导致其工作认同感、自豪感低,所以往往导致党支部书记不能很好地开展在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
三、民办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有效途径
(一)科学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党建与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把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以及全体党员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党建工作的主体和中坚力量的作用,突出体现“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影响力。促进党建与教学、科研工作有机融合,让更多的科研能手、教学骨干融入到党建中来,实现党建与教学科研工作互相促进和提高。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在高校的建设中,就要加强对学生与教职工群体的思想建设,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整体民办高校的思想统领,以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为契机,将日常思政教育、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日常教学的方式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夯实党建工作的整体思想活动氛围。在党建工作中,要认识到党建思想建设是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是从思想发展的角度对当前的高校学生发展前景、发展方向的整体规划,是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质量的关键,也是在民办高校领域进一步“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
(二)抓好党建主责主业,强化党建工作机制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立足党支部实际,研究制定党支部工作计划,形成由书记负总责,支委成员直接抓,党小组组长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保障党建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完善党支部书记带头落实责任、带头搞好调查研究、带头解决问题,牢固树立党建“第一责任人”意识,坚决落实党建工作各项制度,强化工作指导和督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确保党建工作稳中推进。但是在抓的过程中,也要突出民办高校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比如在支部班子建设中,形成教师、学生、指导员与其他人员相结合的支部“大杂烩”建设,拓展“双带头人”建设的影响力,完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注重提高支部班子思想政水平和业务能力。坚持将“双底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与党建工作发展的有利契机,比如在日常工作中,带头人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也要关注学生的党建思政建设问题,坚持在各项工作中保证党的工作的引领作用,夯实党建发展的教育基础。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统领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保证党建工作的执行力度。
(三)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建设高素质的双带头人队伍
规范党支部政治生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党建知识培训课程和学习实践活动,全面系统地提高党员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新时代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独特优势。选取思想道德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支部书记作为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将党性强、业务精、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党员发展成为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可将其选配为“双带头人”支部委员,给予充分锻炼机会,使其尽快成长,作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此外,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党员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党性修养,树典型、立标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比如在日常党建活动中,可以创新活动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教育,通过校园活动的方式对学生、教师进行集中性党建教育,提升教育的影响力。
总之,民办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程,它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只有不断完善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升“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党建与教学科研有机融合,才能使民办高校的党建和思政工作最终成为其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 张娟,梁婷婷,潘强玉.民办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研究[J].智库时代,2019(24):201-202.
[2] 余洁芳,杨子生.基于“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视角的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路径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7):6-9.
[3] 孙有信,梁婷婷,潘强玉.民办独立院校“双带头人”选任标准与激励问题探讨[J].智库时代,2019(35):247-248.
[4] 杜剛跃.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路径探究[J].现代交际,2018(20):160-162.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共青岛黄海学院委员会“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项目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王海艳(1979.01- ),女,河北遵化人,硕士,副教授,青岛黄海学院,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