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边疆性质
2020-12-17程凯
摘 要:边疆作为一个空间的概念同时具有时间上的属性,中国作为一个历史上有着未曾中断的延续的地区,边疆和边界的属性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即中原统治者对于边疆的认识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空间的转换而产生对于边疆不同的概念,认识,和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因此处于不同地点和区域的边疆作为中央王朝的一个核心区域与非核心区域,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对比,成为一个采取不同行政、经济、军事、文化政策的特殊地区,又因为中央王朝,往往占有较广袤的疆域,因此边疆的多样化就呈现在中国的历史上。
关键词:秦汉时期;边疆;边疆开发;边疆性质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早期的中央集权王朝,其所形成的体系不仅是在一个政治结构和思想上,而且还形成一种最初的疆界的体系以及对于先秦时期所划分的理想地理空间的实践,秦始皇和汉武帝,作为两位武功之盛的帝王,大大开拓了其王朝的疆域,但在扩展当中不免受到地理条件和现实情况的限制,因此其疆界形成的和存在的方式因地区而不同,总的来说形成一种西北—东南的差异。
一、秦时期的拓展与疆界的性质
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领土广袤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中国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区别于周代所形成的一种类似于会盟的松散的联系方式,秦国进行积极的改革,将地方的各种事务的管理归属于中央政权,形成了一种从上到下的管理,在地理空间上也就开始形成了一种中央与地方的划分,以城市为主要统治区域的各个诸侯开始将城乡国野的二元机制划分,逐渐演变成郡、县的二元分布机制,开始形成,许多书籍开始描绘一种理想化的空间概念,而这地理空间的概念也开始描述出一种圈层化的疆域观念,例如五服、九服、九州等概念,当然这些理想化的概念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农耕社会缺乏对距离的拓展。
秦朝对于六国的统一只是将原本就在各地发展出来的郡县制度合并在一个统一的中央之下,同时也打破了原先六国的之间的疆界。在北边,燕国和赵国的边郡现在已经纳入到一个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更加凸显了这一地区的边疆的性质。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开始通过武力的手段,继续扩展领土,而此时在原有的郡县制之下,其主要的方向是在北边区域和广大东南地区,这些地区在当时因地理的阻隔,诸侯国并没有将其发展扩展的力量深入到这些地区,秦始皇拓展了原先的边界,“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四十四县,城河上塞”,将郡县制的地域范围推到阴山一线,沿着阴山一线向东到东北,长城开始将一个有着相对复杂的政治管理和农耕经济的区域保护起来。在南方,丘陵地带所形成的谷地,大的谷地成为可以耕种,便于管理的区域,在长江流域以南设置了三个郡,“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在南方地区这种政治形态不仅出现横向空间上的分异,而且也出现了一种纵向空间上的分异。难以耕作的地区,仍然处在一种本地的状态下。秦朝对于南方的经营像是一种毛细血管的渗入,是一种渗透。
秦朝的边界在其性质上有着一种划分,即北边,西边的硬边界,即一种区分型的界线,通过直接的军事手段形成了一道明显的界线,这条界线阻挡了游牧群体的掠夺性进攻,划分出一道两边迥然的界线;在南部和东部地区,这些边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相连的界线,而更像是一种闭合型的圆,即处在蔓延无边的丘陵地区的海洋中的孤岛,并没有一条很明显的界线,从这一方面来看,秦朝在其对于南方的边界更像是一种软边界,没有什么太过明显的隔离界线,模糊的存在于南方的丘陵山地中。
二、汉时期的拓展与疆界的性质
汉朝初期,实力并不强大,实行郡国二元制,秦末的农民起义导致天下大乱,岭南的地区的郡县赵佗占据,汉廷放弃了秦时所开拓的河南地,退守白于山,匈奴向南推进到黄河以南,占领了河套地区,汉朝初年的休养生息,汉武帝即位后通过较为强硬的方式处理北边匈奴,“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获首虏数千级。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汉朝重新在河南地设立了郡县。
汉武帝广开三边,在东北方向,将郡县制推广到朝鲜半岛,在东南方向的将原岭南三郡重新纳入到中央王朝的管理,开西南夷。汉武帝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认识一个新的地理区域——西域。汉朝想要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共伐匈奴。终月氏因西迁而没有攻击匈奴之意,但汉朝偶然发现了存在于天山南北的小国,彻底打开了中原地区的视野。汉廷对于东南地区的经营,继续孤岛式的跳跃,为了方便对于东南地区的管控,汉武帝新开拓的东南地区设立郡县,还进行大规模的移民,通过将原先地区的群体迁徙到便于管控的地区,从而减少了新开辟郡县的管理难度。汉朝的疆域几乎形成了一个中华大一统国家的一个最初的模板,成为了一个大一统衡量在空间地理上的标杆。
汉朝的边疆也凸显出一种不同的性质,即北边的“硬边疆”和东南的“软边疆”,但因汉廷国祚较长,而且对于郡县制体制的深入化实施,其在东南方向的“软边疆”,也开始慢慢的有了轮廓,虽然局限于地理的限制,东南方向的拓展只能抵达海岸线,但在南边,汉朝的郡县已经深入到今天的中南半岛,而且也开始了一种边界的形式。
三、结语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基本疆域——广泛的农耕区域的地理空间——的奠基时期,为中国在以后疆域的观念和理想上提供了范本,随后的王朝多以此为“大一统”思想理念在现实中所实现的标杆,从秦汉时期的开拓疆土来看,其仍然有着先秦时期“天下”的观念,在实现前人的理想下,也为后人的理想奠定基础。在秦汉时期扩张的同时,存在着一种不同地域群体之间的矛盾,“中国北方的民族矛盾是长期的,不是通过战争和征服,或经济文化的交流所能解决的”,这尤其表现在北边的疆域,即所谓的“硬边疆”上,而南部的边疆因为地理等因素,在时间的消融下,最终稳定了中国的疆域,即“软边疆”,由此可见,中国边疆地区的多样性同时呈现在地理空间与历史时间当中。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09):253.
[2][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3(06):17.
[3]严耀中.中国历史(两晋南北朝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06):131.
作者简介
程凯(1995.02—),男,汉,山东省日照市,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