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化学实验课程的作用及改革方向探索

2020-12-17尚成新郝俊生

化工时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教学内容

尚成新 郝俊生

(1. 山西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 山西大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依靠化学实验课程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是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必要的教学环节。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训练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科研习惯、提高创新思维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实验人才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1-3]。所以,实验课程在化学教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 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作用

1.1 实验人才队伍的建设

化学实验教学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其中包括授课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授课教师多为具有实践经验的理论课教师,或为实验中心的专职教师,他们自身的教学水平决定了实验课的效果。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实验课的准备、实验材料的采购、实验中心的日常管理等,是实验教学的保障,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他们的日常工作。因此,教学队伍的水平,决定了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高校应认识到实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项目立项等方面,应具有完善的政策制度[4,5]。

在实验队伍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人才队伍的结构要合理,人员数量、年龄学历、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等,要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第二,实验员岗位的稳定性。化学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实验仪器的准备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内容繁杂、细致、耗时多,是化学实验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第三,专职实验教师的进修制度。由于专职实验教师课程较多,知识体系更新较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应完善其进修制度,建议每年都要有一次进修机会,可以是在岗培训也可脱产进修。只有教师的知识内容不断更新,才能提升实验教学水平。第四,为实验技术人员科研创造条件。随着高学历人才加入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技术人员的水平越来越高,不再仅仅满足于实验教学,将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实验教学中心应为有科研能力的人员提供条件,促进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

1.2 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是建立在理论课基础上的实践性内容,是高校本科生提高实验水平的主要途径。部分学生在进入化学实验室前,没有接触过化学实验,甚至不认识常见的玻璃仪器。对于本科生而言,实验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索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自己去思考去解决。在预写实验报告时,各种试剂的性质、实验操作规范、数据采集方法等,都需要自己提前熟悉。实验条件的选择,可能需要多次探索尝试。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处理数据,科学分析实验结果,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并用理论知识加以解释。

化学实验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识熟悉常见的仪器,学习使用方法,做到独立操作。二是提高基本的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观察、思考的能力。三是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习惯,遇到科研难题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创新性实验。这需要学生自己去查阅文献,找到实验方法,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去验证可行性,写成实验报告,对结果加以论证。整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

1.3 教与学的促进过程

实验教学既是教师传授实验技能、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又是教与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7]。实验教学中,第一是“教”,教师需要把知识、技能、习惯传授给学生。这个过程与理论教学不同,需要面对面地指导,更要注重言传身教,是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的集中体现。实验课上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都有差别,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方法各异,不能一概而论。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提高操作技能,更要传授实验的设计思想,培养勇于实验探索的习惯。实验教学的第二方面是“学”。首先是观念的转变,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断更新知识水平,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还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学生思维活跃,实验过程中常常会给教师提出一些新问题,启发教师去思考,思想的一个“闪光点”往往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化学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利用教学中的学生反馈,不断提高自己,促使“教”与“学”和谐发展。

2 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方向

为了具体分析目前国内高校的化学实验课程,调研了19所院校,这些院校中有15所是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还有4所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且具有教育部在2005—2015年遴选出的化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果见表1。这19所院校,无论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还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化学化工学科,整体实力比较突出,排在全国高校的前列。通过对其调研发现,化学实验课程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

表1 部分高校的化学实验课程

2.1 课程设置日趋完善,突出教学特色

目前多数高校的基础化学实验课,都延续了传统的课程设置方法,分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综合化学、化工实验……。其中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被称为四大化学,在这19所高校中,都开设了这四门实验课,占到100%。在此基础上,开设仪器分析、综合化学实验、化工实验课程的分别有15所、6所、9所,占到的比例是78.9%、31.6%、47.4%。可以说,高校基础化学实验主要由以上七门实验课组成,共同构成了实验教学体系。

除此之外,各个高校更加突出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比如,清华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新开设了《化学生物学实验》、《现代高分子化学实验》、《计算化学实验》课程。北京理工大学开设了与纳米材料、功能材料、银纳米粒子相关的材料化学实验。中国农业大学开设了《胶体化学实验》,包括电渗法测定胶体溶液的电动势、硫悬浮剂的制备及表征、固体颗粒的沉降分析、电泳、离子液体的表面活性及胶束化性质等实验项目。各个院校开设的实验课程多数都会与理论课程相关,院校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实验教学内容的差别。

2.2 由简到繁,构建多层次教学体系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设置,各高校间略有差距,但基本上都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如大一开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大二开设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三开设仪器分析、综合化学实验、化工实验、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等。从教学内容上,可以细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专业性实验。基础性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实验仪器,掌握基本操作技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都属于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主要是将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合成,与仪器分析课程结合起来。专业性实验,是针对各个专业或不同研究方向而开设的特定实验,具有专业选择性,化工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材料化学实验基本都属于这一范畴[8,9]。

从实验的性质上,归结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型实验。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化学实验中,验证性实验比例较大,只需按讲义把实验结果重复出来即可,是对本科生的最低要求。综合性实验是将多个知识点结合起来,包含化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性质测定、含量或结构测定等内容,是对学生更高层次的要求。研究型实验,主要来源于科研项目,需要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设计方案,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操作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基本操作训练,学生学习各种仪器的使用,可以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学会观测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化学实验不仅教授技术知识,还要训练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方法,解决实验中的各种问题,初步培养科研思维。最高层次的要求是,在追踪学科前沿时,能及时发现新问题,提出有创造性的思路,这是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的体现[10,11]。

2.3 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科研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是实验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也是教学改革的基础。然而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验”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实验教学往往不受重视,导致实验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陈旧,实验教学与科技成果脱节严重。近几年来,随着对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这些情况有所改善,各高校都在寻找解决办法[12,13]。

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是高等教育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最直接有效的一种办法就是与科研相结合,加强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转化,把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内容转化成实验项目,作为基础化学实验的项目来源。福州大学的措施是,把本科生的开放性创新实验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结合,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中。通过把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内容,实验课程的内容能够及时更新,与学科前沿相结合,同时任课老师的积极性提高,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

教学与科研的协同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科研工作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积累水平,提升对本领域的熟悉程度,为教学打好基础,同时科研成果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对于科研也具有推动作用,高水平的教学要求教师对自身的研究领域有着全面精深的理解,迫使教师的科研工作必须更加专业化,促进了科研工作的提升。

2.4 倡导绿色化学

化学实验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各种化学原料,甚至有些是毒性大、易燃易爆、易挥发、有腐蚀性的材料,处理不当势必会污染环境。化学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按规定处理废弃物,甚至随意丢弃化学品,都会带来安全隐患,绿色化学意识淡薄。随着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化学实验课中,必须及时将绿色化学的内容融入到实验教学中[14]。

在高校的化学实验中实现绿色化,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化学实验方法得当可以做到低毒、无污染的水平。第二,调整实验内容,选择低毒性的实验材料,从根本上降低环境污染和实验人员的身体危害。第三,改变实验反应的条件,在原料固定的情况下,提高转化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第四,对于实验产生的废液和废气,尽可能回收再利用,妥善处理。第五,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尽量少用化学药品,杜绝浪费。第六,实验规模上,由常量操作向“微型化”转变,减少试剂用量,提高安全性,降低污染。

2.5 开放式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作为理论课的辅助课程,学生只能在规定好的上课时间来实验室,完成既定实验项目。实验时,只需按照实验教材中的步骤完成操作即可,主要练习实验操作技能,对科研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没有要求,不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因此,近年来有多所学校设置了开放式实验,由学校实验中心提供实验条件,给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进行实验训练和学术研究。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可以根据兴趣自拟实验项目,主动去查阅文献,找思路、找方法,完成课题。而实验教师作为辅助角色,起到理论指导、保障安全的作用。开放式实验是实验模式与教学方式的新形式,有可能成为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15,16]。

开放式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优势体现在很多方面。第一,时间上更自由。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安排实验进度,既充分利用了在校时间,又调动了实验积极性。第二,提高了实验项目的兴趣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实验的材料和方法,在教师辅导下,按实验方案自主开展实验活动。第三,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这个过程中,几乎各个环节都有学生自主完成,在查询资料、研究思路、方案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著。开放式实验课程类似于科研活动,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传统实验的特定程序,需要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激发探索精神,去钻研问题,培养了创新意识。

3 结语

化学实验教学处在实践教学的前沿,在整个化学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既是高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阵地,又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平台。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对实验教学的重视,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由简到繁构建起多层次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绿色化学观念深入人心,开放式实验教学逐步得到认可,这些都给实验教学的改进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