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样是在烧钱,为什么没人说完美日记像瑞幸?

2020-12-17|李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招股书国货彩妆

文 |李 卓

完美日记,一名优秀的流量型选手。作为新国货美妆黑马,三年估值40 亿美元,背后逸仙电商也迅速登陆美股。

2016年,从广州中山大学毕业的黄锦峰、陈宇文和吕建华以母校的名字命名了自己的初创企业。

三位男生选择了一条彩妆赛道。刚创业的两三年,他们每天都要亲自带妆,在手臂上试色,擦掉,再上,再擦掉,再上。

他们创立的公司,叫广州逸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山大学的英文名是Sun Yat-Sen University,Sun Yat-Sen 是“孙逸仙”粤语发音的英文拼法。

2017年,逸仙电商的第一个彩妆品牌“完美日记”诞生。完美日记成为新国货彩妆的黑马,三年后估值40 亿美元,逸仙电商也迅速登陆美股。

上一个快速上市的是咖啡品牌瑞幸,从品牌创立到上市只用了18 个月。完美日记成立后同样受资本热捧,营销打法、烧钱模式与瑞幸如出一辙,也有业内人士将完美日记与瑞幸类比。

完美日记究竟如何快速成长,又面临什么困境,招股书里给出一些答案。

不过,“完美日记”只是逸仙电商旗下三个品牌之一,文中统一以传播度更广的主品牌名完美日记来替代逸仙电商。

超大号“微商”

完美日记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创造了超30 亿元的年销售额。其天猫店2017年开始营业,起初销量并不好,直到在小红书开启种草之路。招股书里,完美日记把自己描述成“中国在线零售价值最高的彩妆品牌”。

2018年至2019年,完美日记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373.4%,2020年前三季度净收入为32.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3.2%。

完美日记完成如此高的GMV(成交总额),竞争力主要在性价比。其大部分商品在49 ~129元,如果考虑到各种折扣优惠,单品几乎都在100 元内。

即使被视为“价格屠夫”,完美日记的毛利率仍然惊人,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为63.5%、63.6%和63.1%。

背后的杀手锏就是去渠道化,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把DTC 模式用到了极致。

2019年到2020年9月30日,完美日记分别有87.4%和85.6%的销售额来自于天猫、公司微信渠道和体验店等DTC 渠道。

DTC 模式在电商崛起前并不是一个主流方式,完美日记的创始团队曾长期在宝洁供职。宝洁就是典型的通过大量总代、分销商来把产品送达到消费者的品牌。

当电商购物成为一定规模消费者首选的购物方式后,DTC 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原本传统的分销商还承担了营销执行的落地。在DTC 模式中,这种营销执行和品牌传播的重任交给了KOL。

Z 世代消费者们买东西,会受到微信、抖音、快手、B 站和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的KOL 影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博主成千上万,粉丝数量虽然比不上明星,但黏性很高,非常适合带货。上万个博主叠加,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品牌喇叭,要比传统的媒介更为有效和直接。

完美日记完美地抓住了这种媒介变迁的红利,早期起家利用公众号和小红书。在2017年,粉丝黏性稍微高一点的公众号几乎都接到了完美日记的高频投放。2018年抖音日活上亿,完美日记又及时抓住了这个平台的红利,投放给抖音的KOL。短视频要比图文更为直接,彩妆天然又重视觉效果,要比其他品类更容易转化。

在招股书中,完美日记公布其合作的KOL 数量高达1.5 万人。

除了这些外部KOL 以外,完美日记也在自制内容并宣称截至2020年3月30日,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拥有超过4800 万的粉丝。

我们查阅到,完美日记官方微博粉丝数量是57 万,天猫粉丝数是1549 万,京东粉丝数是256.3 万,唯品会粉丝数是89.5 万,快手粉丝数是564 万,抖音是347 万,小红书是195 万,B站只有7 万,加起来大概是3000 万。那这少的1800 万在哪里呢?

答案可能是完美日记的微信公众号矩阵。

我们检索了“完美日记”,发现完美日记官方运营的公众号近70 个(大部分均有微信官方标注的“商标保护”),完美日记颜究所、完美日记实验室等,这些公众号都有微商城的功能,关注即可在微信里完成交易。

完美日记同时也是微信关系链红利的受益者。只要购买过完美日记产品的消费者都会被拉到微信群里,几百个微信群里都会有昵称为“小完子”的官方个人号发产品链接来拉拢用户进行复购。

某种意义上,完美日记是一个超大号的“微商”。

完美日记很懂营销显然是公认事实。在招股书中,完美日记披露了自己的人员结构,其中市场人员有249 人,线下美妆顾问有1196 人,线上销售和客服有1056 人,这些都可以被算作营销人员,共占总人数的75%。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研发、产品和供应链,加起来才113 人,占比只有3.4%。而A 股珀莱雅、上海家化2019年研发人员分别为172 人、234 人,研发人员占比6.05%,6.89%,对应营业收入31亿元、76 亿元。

2019年,完美日记研发费用投入2318 万人民币,在营收中占比0.8%,雅诗兰黛2020年财年研发费用投入2.3 亿美元,在营收中占比1.6%左右。

完美日记确实是把大部分心思都花在营销上。

烧钱能烧出品牌来吗?

规模之下,亦有隐忧。

完美日记在2020年前三季度调整后的净亏损为5 亿元,运营支出快速攀升,几乎与净收入持平。

烧钱能否烧出品牌,烧钱能否烧出未来?

在原有的流量红利时代,完美日记的获客方法堪称完美,先图文后短视频,先公众号后小红书、B 站、抖音多管齐下,再佐以私域流量进行复购引导,可以说是最懂互联网流量的消费品了。

但是目前线上流量价格高企,已至瓶颈。完美日记显然也意识到线上流量的见顶,于是在线下大规模铺设门店,而门店的增设费用也在营销费用之列。2019年年底,完美日记只有36 家门店,到2020年9月已经拥有了200 家门店。

招股书显示,2019年的营销费用是12.5 亿元,营销占比是41%;2020年前9 个月的营销费用是20.3 亿元,营销占比提高至62%。营销费用增加了不少,但效果很一般,DTC 覆盖客群仅从2019年的2340 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2350 万人。

静态来看,营销费用增加了近8 亿元,却只新增了10 万的新客。

从复购率来看,实际上隐忧不小。

2017年第三季度首次购买完美日记用户在2018年第二季度前的复购率是8.1%,2019年和2020年这个数据提高到了38.9%和41.5%。

复购率的提高与完美日记快速出新有关。招股书中显示完美日记的SKU 是1363 个,其中大部分是眼影盘和口红,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眼妆占完美日记GMV 的31.3%和35.5%。

推联名款是新国货美妆的通用招数,完美日记和大都会、Discovery 开发过联名产品,甚至李佳琦直播间常常出镜的宠物狗Never 也成了联名的素材。联名这个策略让消费者的功能性需求变成了集邮式需求、打卡式消费。

但是口红和眼影并非高频消费,买一支口红需要1 ~2年才能消耗掉。这种低频消费导致完美日记必须采取不断营销、不断去寻找新的KOL合作,不断开发新的SKU,让用户持续种草持续尝鲜。

不断出新,不断让自己的用户去“尝鲜”,这就意味着,完美日记可能要继续烧钱。

在以粉底为主的高频需求彩妆品类上,欧美大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低频产品非常依赖营销,需要不断提醒消费者买新的SKU,因为不是刚需所以需要硬推,需要安利,需要种草。而高频产品因为刚需反而并不需要在营销上搞饱和式投放。

在招股书中,完美日记阐述了自己的野心:正在打造领先的下一代美妆平台。

所谓的平台策略是指提取完美日记成功的要素,复制孵化新美妆品牌。在招股书中,完美日记宣称正在逐渐把这种野心落地。第二个品牌Little Ondine(小奥汀)和第三个品牌Abby 's Choice(完子心选),都借助这一套通用的方法论和策略很快实现了销售额快速增长。

招股书并没有提及三个品牌是否共享了一套营销系统和研发系统,是否摊低了营销费用和研发费用。不过,这似乎是目前获客成本和营销费用不断高企情形下的最优解。

既然获客成本越来越高,那就需要增加复购率,提高用户的LTV(即Life Time Value,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单一SKU 不行,那就增加SKU,用户如果腻了单一品类,那就拓品类,连品牌都腻了,那就再创一个新品牌。如果自创不容易,那就并购。

但其实所有的护肤美妆巨头都是类似的操作手法——多品牌打法,覆盖所有年龄段和所有价格段。以欧莱雅为例,仅仅是彩妆品类就有植村秀、美宝莲、YSL 等子品牌。

2020年10月,完美日记还从法国制药和皮肤化妆品集团Pierre Fabre 收购了标志性的高级护肤品牌Galénic。这个品牌是法国的药妆品牌,一款30mL 的抗皱精华在淘宝上的代购价格是350 元。

这个品牌小众到只有代购,并没有在国内开拓市场。有美誉度但没有知名度,刚好被完美日记用来检测自己这套平台打法的可行性。

即使Z 世代年轻人对国货没有什么偏见,但在主流产品上国产品牌的功能性仍然不能与欧美品牌对抗。欧美品牌深耕多年,在消费者心智中占领了牢固地位,很难撼动。

完美日记主打的眼影是一个国际大牌忽视的边缘品类,消费者对这类产品愿意尝试。以小品类聚流量,再挟流量造品牌,再以这个品牌推出其他主流品类。

要做全品类的帝国,这是完美日记这个流量型选手的理想归宿。

但这并不容易。

扫码加群主入读者社群

国货美妆们也内卷?

2020年“双11”预售启动的节点,完美日记官宣了其首位全球代言人——周迅。完美日记把不甘心做平替,把要提升品牌形象摆在了明面上。

聘请周迅作为代言人之前,完美日记产品代言人均是一些新兴的年轻流量咖,朱正廷、李子璇、许佳琪、王路平、刘承羽均是具有带货能力的爱豆,但并非广为人知的国民偶像。作为一个成立四年的新兴品牌,完美日记想逐渐撕掉“网红”标签。

但是这与其KOL 打法有矛盾。完美日记有1.5 万名大中小KOL,这些KOL 均具有带货能力,但却具备不同的气质。他们共同在试图搭建完美日记的品牌形象和书写统一的品牌故事,显然这个作业难度很大。

招股书里,完美日记称,“我们经常和Austin Jiaqi Li 一起工作,他是一名拥有超过3400 万粉丝的美容产品直播KOL,我们也与更多的KOL合作,以推动品牌和产品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到达客户群体。”

Austin Jiaqi Li 就是大众所熟知的口红一哥——李佳琦。国货美妆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李佳琦,国产美妆另一个崛起的品牌——花西子可以说几乎是靠李佳琦完成出圈的。

与完美日记相比,花西子主打“东方美学牌”,产品和调性更为明确。完美日记走的是低价,花西子走的是品牌形象。

除了花西子,完美日记还面临不少新进对手竞争。

橘朵、3CE、稚优泉、滋色这些国货同样是DTC 模式兴起的受益者,它们的打法也是通过KOL 去传播,找头部主播去带货。用一个流行的说法,就是在国货彩妆这条赛道上,已经越来越内卷了。

由于都是采用OEM、ODM 的代工生产模式,新国货在品控和研发上已经趋于同质化,唯一的区别就只有营销投入。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消费品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表示,完美日记之所以在销量上遥遥领先,其原因是采用饱和式投放,不在乎营销投放的ROI,投入营销费用1 块钱只能产生0.8 元的销售额。

花西子同样是一个营销高手。有美妆行业人士透露,花西子最早让李佳琦带货,货品全部收入都归李佳琦。

先快速增长然后再改变用户心智,是完美日记作为国货美妆品牌的策略。从眼影到彩妆,再到护肤全品类。但这个逻辑的起点首先是在用户心智中,完美日记的产品是“完美的”,是独特的,在品牌形象上拥有更为鲜明的特点,能够在价格上涨后仍拥有号召力。

毕竟只靠动物眼影盘和联名款是无法成为欧莱雅的。

猜你喜欢

招股书国货彩妆
千年国货奶茶店
路上那些记忆中的国货老物件
国货之光
虎牙直播更新招股书
彩妆
基础彩妆
不玩彩妆的插画家不是好猫迷
圣诞彩妆礼盒
中矿环保招股书频出低级错误
重庆川仪招股书云里雾里矛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