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事训练通识教育中思政——以《养蚕与缫丝》课程为例
2020-12-17黄志君叶可可易辉玉
黄志君 叶可可 易辉玉
在农事训练通识教育中思政——以《养蚕与缫丝》课程为例
黄志君叶可可易辉玉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农事训练课——“养蚕与缫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农事训练课实施课程思政,对于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种桑养蚕发源于中国,蚕丝文化是中国的名片,蚕丝是天然服饰材料,桑基鱼塘是生态农业的典范;同时,缫丝实践需要学生严谨并合力完成。“养蚕与缫丝”课程可有效融入爱国精神、生态意识、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等思政元素。
农事训练;养蚕;缫丝;课程思政
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条件优越,信息发达,可多渠道快速接触新鲜事物,他们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同时又存在过于追求自我、个性偏激、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激励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是新时代大学教育的重点目标。但是,对于如此特点的大学生,常规说教和灌输式思政收效甚微且易引起反感。因此,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的需要[1-2]。
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历史,农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为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和动手能力,华南农业大学在2013年起开办了必修的为期一周的由不同的模块组成的农事训练课程,《养蚕与缫丝》是其中最早开设的一个模块[3],主要讲授中华农耕文化的一种农事代表——种桑养蚕。种桑养蚕源于中国,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蚕丝是天然服饰材料,桑基鱼塘的种养模式也正与现代绿色环保理念一致。另外,缫丝实践需要学生严谨合力完成。因此,在《养蚕与缫丝》课程中可以从爱国精神、生态意识、科学精神及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思政。
1 爱国精神的思政
传承了五千多年的种桑养蚕是中华农耕文化的代表,对中国经济和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周代养蚕缫丝技术的发展、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打开了中国经济和丝绸文化走向世界的大门。嫘祖饲蚕、蚕神娘娘、盘古植桑,丝绸文化的传说在民间有悠久而深厚的积淀。最早记载蚕丝业的典籍为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其描述了大量的丝织品种类;1927年在山西仰韶发现的茧壳已有五千多年历史,最早的蚕丝制品则是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绢,距今有四千七百多年。与蚕桑丝绸相关浩如烟云的诗词歌赋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4],蚕丝文化已成为浓重的中国特色和中国人的骄傲,是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养蚕与缫丝》课程中有一半的时间为理论讲授,主要讲授家蚕饲养、缫丝技能、中国蚕丝业历史、中国蚕桑丝绸文化等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蚕桑丝绸的悠久历史和蚕桑丝绸业对我国经济和文化的重大影响,在拓展知识的同时使学生了解蚕桑业对中国的精神意义。丝绸之路是中国沟通世界的途径,“一带一路”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会油然而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达到爱国精神的思政教育。
2 生态意识的思政
随着科技的发展,化纤材料发展也迅速,其生产与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回归自然,使用天然材料,绿色环保,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的追求。蚕丝是蚕食桑叶后把桑叶营养转变成丝蛋白分泌而成的纯天然纤维,整个生产中几乎没有污染。另外,作为一种天然动物蛋白,蚕丝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因此,蚕丝服饰具有很好的生态意义,在进行蚕丝讲解时,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树立生态环保理念。
桑基鱼塘是我国华东与华南蚕区发展形成的一种非常著名的生态种养模式。在塘基上种桑,桑叶养蚕,蚕沙(蚕粪便)再用来养鱼,鱼的排泄物肥沃了塘泥,塘泥又可以用来栽桑,种桑与养蚕形成了一个没有废物排出的循环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种养模式,有显著的生态特色与社会经济价值。2017年,“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以桑基鱼塘为代表的佛山基塘农业系统成功获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与现代绿色环保理念一致,在介绍桑基鱼塘时,可启发学生重视与思考生态环境,达到对生态意识进行思政的目的。
3 科学精神的思政
竺可桢把“科学精神”归结为三方面内容:一是不盲从,不附和,依理智为归;二是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致志,实事求是,不做无病之呻吟,严谨且毫不苟且。大学生是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后备力量,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尊重客观、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崇尚真理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养成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科学思维,具备热爱科学、不断探索、不畏艰难和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5]。大学生实验课程即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最好平台。
缫丝是《养蚕与缫丝》农事训练课程的重要实践内容,基本目的是通过缫丝操作,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原料茧的茧丝重量、茧丝长、纤度和切断数等专业指标,理解煮茧缫丝的原理和方法。蚕茧是由一条约1 000 m长的丝纤维缠绕而成,为了使缫丝时茧丝能连续不断地顺序离解,需要利用水、蒸汽、热能及某些化学助剂等作用使茧丝外围的丝胶适当膨润和溶解以减少茧丝相互间的胶着力,煮茧是其中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煮茧时需严格控制好高温置换、低温汲水、热汤吐水,以及调整、保护等步骤的水温与时间;缫丝时则需了解检尺器结构与使用方法,学会索绪找到丝头,学会在检尺器上固定丝头,并控制好绕速,记录好数据。从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器材使用、实验操作到数据记录,每一步都需要各位学生严谨应对。因此,缫丝实践可以很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 团队精神的思政
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认同的价值取向,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下充分地发挥个人才能的同时,能够自觉地维护团队的利益,为团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一个单位和企业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团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90 后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受父母和祖辈的宠爱,普遍以自我为中心,而早期的教育中还没有形成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方式。因此,团队精神的培育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6]。在团队意识培养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个有团队意识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团队精神的学生。在教学方式上,则可采用划分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小组课程设计等多种方式[7]。
《养蚕与缫丝》农事训练课程的缫丝实验需按学号分组进行,要求各小组的每位学生均参与操作,通过合作共同获取理想的实操结果,小组成绩就是每个团队成员的成绩,这样的安排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并促成学生相互学习的氛围。而且,实验进行期间,教师通过指导和监督每个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协作,并不断强调团队精神和个人贡献的重要性。
5 结语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要坚持将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过程,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是新时代“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与传统文化和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农事训练是课程思政的理想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课程思政,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理想信念,在教书的过程达到育人的目的。通过挖掘,在《养蚕与缫丝》农事训练课程中融入爱国精神、生态意识、科学精神及团队精神进行思政,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杨卫君,苏丽丽,李大平.《农业气象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80):280-28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黄志君.华南农业大学农事训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以养蚕与缫丝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0):239-240.
[4]王偲.论丝绸文化与唐诗的交融[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4):59-62.
[5]梁红军.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173-175.
[6]徐家宁.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S2):161-162.
[7]胡喜超.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J].中外企业家,2019(30):146.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eneral Educ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ining Course——Silkworm Breeding and Silk Reeling
Huang ZhijunYe KekeYi huiyu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42)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Silkworm breeding and silk reeling" is a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of agricultural training session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ericulture is originated from China, and silk culture has became a stro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 and silk is a kind of natural material, and mulberry land-pool farming is a model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reover, filature practice requires students to be rigorous and united. The content of courses can be taught with patriotism,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team spirit education.
Agricultural training; Silkworm breeding; Silk reel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0.3969/j.issn.2095-1205.2020.11.05
S-01
A
2095-1205(2020)11-09-02
黄志君(1971- ),男,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博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蚕学实践教学与相关研究。
易辉玉,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家蚕生理生化。
资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18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