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
2020-12-17崔煜乾
崔煜乾,霍 源
(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0)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篷布网箱养殖技术因其养殖产品肉质差等原因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生态养殖技术,生态养殖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养殖环境,为鱼类等养殖物提供干净的生存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同时不去污染养殖场的周围环境。生态养殖技术通过科学选址、环境保护、先进的喂养技术和有益菌种的栽培应用使得养殖产品质量和产出经济效益提高。
1 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主要理念
1.1 健康饮食理念
我国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倡绿色健康饮食的观念[1]。水产品因其种类丰富具有不同口味、肉质极佳、脂肪含量低等优点为人们喜爱。养殖户不能借着人们对水产品的喜爱就一味以产量为目标进行养殖,而是要注重水产品的质量,要将正确的养殖观念和先进的养殖技术相结合,才能让人们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壮。
1.2 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对现阶段对水产养殖的现状进行观察分析后,可以发现水产养殖目前以淡水养殖为主。由于养殖户过于重视水产的数量及扩大养殖规模,在有限的养殖空间内投入大量水产品进行养殖,这就导致水产品的生存环境变差,病变的几率增加,有时会出现整个养殖池的水产全部病死的恶劣情况,因此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法,扩大水产品活动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1 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
水产品的生存环境决定着其生长效率和养殖成果,因此科学合理地对养殖环境进行选择是十分有必要的[2]。首先要选择水资源丰富的环境,确定周围无污染源存在,常见的污染源有畜禽粪便导致的污染源。其次养殖户进行水产养殖是为了盈利,因此为了节省运费,要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段附近进行养殖。
合适的水草种植可以改善净化水体环境,在养殖户忘记投喂饲料时也可作为水产品的能量补充,如轮叶黑藻、金鱼藻等都是优良的水草品种[3]。但在种植水草时要注意对其数量进行把控,过多的水草会导致水草挂脏、污染水体环境和降低水体含氧量等恶性情况的发生。如产生这种恶劣情况,可以尝试在水中投入沸石粉或是活性酵母等生物制品,借助其对水质的快速改善作用进行水体净化。
2.2 水产种类的合理选取
通常来说养殖户以盈利为第一目标,因此可以先从水产市场开始调查,优先挑选销量好、用户喜爱的水产品来购进种苗。其次养殖户要结合产品的养殖周期、养殖技术、抗病性来综合考虑,挑选抗病性强、养殖周期短、抗冻性好的种苗进行培养,在病变灾害或是急冻灾害下抗风险能力提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
2.3 菌类品种的合理投放
科学合理的菌种投放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体水质,养殖户在进行菌种选择时,要根据水产品的具体特性和水体环境来综合分析进行选用。菌种适合生长的环境要与水体环境相合,如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都是被广泛应用的菌种。在投放菌种之前,养殖户要对菌种进行投放前实验,确保菌类无杂菌混入、菌类产品质量合格,才能进行最终投放,可以减少水体环境被污染的风险。
2.4 科学预防水产病害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总会发生水产病变,单体病变经过传染后使得整个养殖环境中的水产品陆续病变全部死亡,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防止养殖过程中的水产病害,要使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现阶段有两种防治方法被广泛应用。
水产品植物共生法的具体实行措施为向水体环境中种入比例合适的水生植物,水产品在进行呼吸和排便时,会和残存的养殖饲料一起污染水体环境,排放出病害成分,这些水生植物会通过光合作用来吸收病害成分并改善水体环境。
混养法指的是在同一个水域中混入种类丰富的水生生物,使水产品、水生植物、有益菌落和水体环境共同组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体系,提高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减少病害发生的概率。
3 结语
综合全文,生态养殖技术现今已经成为水产养殖的主流方式,养殖户遵循绿色健康理念,秉承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科学选择养殖环境、合理选用水产种苗、菌类品种的科学投放以及做好病害防控准备来让种苗得到健康培育,使其生长周期变短,水产质量提高,最终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为人们丰富饮食的同时为民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