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池塘网箱养殖技术探讨
2020-12-17杨政民
苏 艺,杨政民
(1.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南江街道农业农村站,广西 玉林 537000;2.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西街道农业农村站,广西 玉林 537000)
0 引言
就池塘网箱养殖技术而言,不同体积的网箱在养殖斑点叉尾鮰时具有不同的优势,大型网箱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单个箱体养殖数量多,管理难度及工作量相对较低;而小体积的网箱养殖见效快,在机动性、操作便利性与灵活性上也强过大网箱,最重要的是水质交换速率也更快。但除了网箱体积的选择之外,要做好斑点叉尾鮰的池塘网箱养殖工作,还需要注意如下技术重点。
1 选择合适的养殖水域环境
对于斑点叉尾鮰的养殖而言,以池塘作为养殖水域环境时应坚持环境稳定性强、没有污染源、水质符合渔业养殖要求的原则。其中重点是要做好对水体水温的控制工作,使其常年保持在1~37℃之间,对水面的风力条件也有一定要求,要求风力、风速最大状态下不能超过5级标准;由于严寒会对斑点叉尾鮰的活性造成影响,因此池塘的地理位置及条件还需确保冬季不会结冰;池塘内部具有健康的生态系统,这从池塘周围的植物生长状况就能看出来。此外还包括阳光充足、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年降水量适宜等其它相关条件[1]。
2 网箱的安装与设计
确定养殖水域之后就需要进行网箱的安装与设计。网箱体积根据所选网箱大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需要确保网箱最低水深比网箱高度高出100cm。在设计上通常采用浮动式网箱,网眼的大小应以能够避免鱼苗逃逸为原则。在材质的选择上应具有牢固、抗生物污垢、强耐腐蚀性、高耐用性及轻便的特点。网箱与网箱之间应留出一定间隔,以方便箱内外的水质交换。
3 鱼种放养
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一般选在5月前后放养,入箱前应用浓度4%-5%的食盐水浸泡鱼苗15~20min,以杀死鱼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放养时要控制好密度及规格,一般控制在250~280尾/m3,还可采取适量放养罗非鱼充分利用饲料,用以净化网箱水质。
4 投喂
就习性上而言,斑点叉尾鮰主要以肉食性为主,但具有杂食性的特点。如果经过合适的养殖驯化也可以以人工饲料进行投喂。斑点叉尾鮰的投喂在饲料选择上具有多样性,但无论选择任何饲料,都需要确保饲料蛋白质含量达到33%~35%之间。驯化过程通常需要持续一周,主要是在投喂时敲击饲料盆或桶,将其注意力吸引到投喂点附近,每天投喂驯化两次,分别在早餐后与晚餐前进行。投喂过程中应注意投放饲料的速度与数量,且饲料总量应综合鱼群体积、水温及鱼苗摄食情况考量,避免饲料数量过多或过少,过多污染水质,过少则无法给予鱼群充分的营养[2]。每次投喂至鱼群不再抢食为止。为确保斑点叉尾鮰的生存状态,可根据其昼伏夜出的习性在夜晚悬挂夜灯,用以引诱虫子及杂鱼供其捕食。
5 疾病预防与治疗
疾病预防及治疗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虽然鱼群高密度会提升产量,但高密度也加剧了网箱中水质的恶化速度,并强化了鱼之间相互接触的频率,因此更容易引发鱼病,所以预防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鱼群的密度。
鱼病的预防在入网箱之前就要进行,就是上文说的以食盐水浸泡,此外还可用20mg/L的高锰酸钾浸泡21~30min,可代替食盐水,这种做法能够有效预防鱼病发生。由于鱼病有流行季节,且高温季节也会导致与并出现,因此每逢这类时节,投喂时需要加入适量比例的大蒜素或大蒜头以及盐。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好对网箱的巡视工作,及时捞出网箱中的死鱼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渔具在已发病的网箱中使用过,则应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与鱼群入箱前的方法相同,同样浓度的高锰酸钾或食盐水均可。在夏秋季节天气炎热的时候,应以15d为周期使用饼状强氧精挂袋。
鱼病的治疗需根据病症不同采取不同治疗方式:鱼头、鱼鳃及鱼体表出现灰白色斑点是柱形病,需要按每100kg鱼配以8.7的峡喃类药物加入饲料中投喂;鱼背鳍基部及鱼鳃的寄生虫病变属于口丝虫病,可以以15~25ppm的福尔马林浸泡以治疗;擦皮瘟会使鱼群通体腐烂并致死,一般用0.3ppm峡喃哇酮全箱泼洒以控制疾病的蔓延。
6 水质管理及日常管理
斑点叉尾鮰不能有效耐受低氧环境,因此要保持水质的清新,每天早中餐后检查网箱内的水体交换状态,保持养殖箱内谁提的新鲜度。日常管理中需要记录每天的水温、投喂、鱼群摄食状态及病变情况,并及时捞出死鱼,同时要注意清扫网箱表面的藻类,及时修补网箱的破损位置。
7 结语
以网箱技术在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能够有效提升养殖效益,但也对养殖中的各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养殖人员不仅需要谨慎选择水域、处理好投喂工作,还需重视鱼病的防治及网箱、水质的维护,积极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解决已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养殖的效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