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县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2020-12-17伊兵
伊 兵
(承德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承德 067400)
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对于我国农村经济提升意义重大,近年来,承德县马铃薯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其小土豆更是创造出了高达19亿元的产值,在此环境下,对承德县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具备现实性意义,可进一步实现该地区马铃薯种植的增产增收。
1 做好种植准备工作
在马铃薯实际种植前,首先,应选择出栽培的品种,这一工作是马铃薯种植的关键环节,若选择的品种不适合当地种植,则会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效益,因此,选择马铃薯种植品种时,应与承德县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该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进行综合考量,选择出最适宜该地区种植的品种[1]。通过对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应首选脱毒品种,主要是由于这一品种的马铃薯具备较多优点,如,成熟周期短、结果集中以及生长情况紧凑等,并且该品种抗病性较强,在管理上也较为方便,不存在较大的技术压力。其次,还应确定马铃薯的播种时间,对于马铃薯的种植工作,播种时间的选择也尤为重要,马铃薯品种不同其在播种时间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早春地膜马铃薯栽培环节,需要依据当地气候情况,并与脱毒马铃薯生长特点相结合,选择合理的播种时间,从而有效提升早春地膜马铃薯的经济效益,同上,其他季节播种的马铃薯也应通过这样的方式合理选择播种时间,若种植时间过早,会产生冻害问题,若种植时间过晚,则会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影响。
2 种薯处理技术
对于种薯的选择,应首选没有发芽、饱满、新鲜的块茎,同时,在播种前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对其进行消毒、打破休眠模式。可以选择利用混合液浸种的方式,浸种完毕将其沥干,置于阴凉、遮光处进行催芽,待到出芽后,再进行实际的播种。种薯经过浸种处理后,可以有效杀灭其表面存在的病菌,并且能够打破块茎的休眠模式,有效提升种植品质。其次,种薯播种环节,应首选小种薯进行播种,主要是因为小种薯会有更高的发芽率,可促进马铃薯的高产增收。
3 土地的整理技术
选择出合适的薯种后,进行马铃薯种植,实际种植过程中应做好土地的整理工作,整地质量直接关系到马铃薯是否能健康生长。因此,需要将土地深耕细肥作为重点,种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翻耕处理,深度大概在25~30cm,使空气进入到深层土壤中,提高深层突然的透气度以及养分含量,除此之外,为保证土壤中含有足够的养分,应对土壤施肥,选择利于马铃薯生长的肥料,提高马铃薯产量。
4 合理密植技术
马铃薯实际种植过程中,其产量会受到密植情况的直接影响,而合理密植则会有效提升马铃薯的种植产量,因此,种植人员应将合理密植作为关键内容,从实际出发进行综合的分析。如果单位面积内种植的马铃薯数量过多,会出现植株缺氧等不良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实际产量,若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数量过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单株产量,但由于数值不高,最终所收获的产量也会较低。通常情况下,最为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应为6000 株/667m2,这种密植程度下,马铃薯的单株产量一般为2至3径,所收获的总产值是最大的。
5 田间管理技术
马铃薯种植后,其栽培工作并没有结束,还应做好田间的管理工作,在其生根发芽期间应予以间苗,保留生长状态好的薯苗,将生长缓慢的薯苗拔除,通常情况下一拢中留下3~4个即可,以防止苗木过多争抢养分,不利于薯苗生长。还需要加强除草,可选择无公害的化学药剂,即节省时间有具备较好的除草效果。在田间管理期间,还应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应保证薯苗有足够的水分及肥料[2]。此外,在马铃薯种植后,在其生长期间往往会发生相应的病虫害,因此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主要可以选择以下防治手段,首先,农业防治,如对种薯刀进行消毒、控制灌溉、选择良好的种植环境等;其次,物理防治,可以通过机械工具与物理因素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再次,化学防治,针对马铃薯所患有的病虫害,喷洒相应的化学药剂;最后,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分析生物习性,针对性的进行防治,以上措施均可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保证马铃薯苗健康生长。
6 结语
综上所述,马铃薯实际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从做好种植准备工作、种薯处理技术、土地的整理、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方面入手,从整体上提升马铃薯种植质量,最终实现马铃薯产量的大幅提升,除此之外,承德县在马铃薯种植时也可以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种植经验等,保证自身马铃薯产业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