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020-12-17孙喜林
孙喜林
(黑龙江省畜牧总站,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
0 引言
发展前景多元化的生产模式及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推动了养殖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提升养殖场经济效益,提高养殖户养殖积极性。但随着畜牧养殖产业不断的发展,畜禽粪污污染问题逐渐加重。现阶段在动物养殖中,由于对畜禽粪污处理不当,对周围的空气、水源、土壤和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危害。在某些畜禽粪物中,通常夹杂大量的重金属、病毒、细菌、寄生虫虫卵,一部分进入动物体内会造成传染性疾病快速传播蔓延,影响动物健康生长发育,造成大量死亡;另一部分会进入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有些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同时还会危害农作物生长。因此,在实际作业中,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从而提升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
目前,深埋、焚烧、高温水解、高温化制、生物降解等技术在畜禽粪无害化处理中应用比较多,但其在环保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如深埋、化尸井(池)等传统方法占用土地资源,对水源、土壤、生物安全等环境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焚烧法虽然能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其消耗大量优质能源,产生氮氧化物、硫化物、二噁英等有害物,易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很高的环保程控制成本;生物降解法前处理工序繁琐,且处理周期长、处理量比较少、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环境卫生风险程度较低,同时,能够产生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肉骨粉和动物油脂。相对来讲,该处理方式真正达到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附加值的最大化,在国内外应用效果最好、最为广泛。必须使用合理的污水、废气处理系统,有效去除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的标准和要求后排放。高温高压灭菌操作的相关人员应符合相关专业要求,持证上岗。处理完成后,对环境进行彻底清洗消毒[1]。
2 畜地平衡方式
畜地平衡方式主要包括小平衡处理模式和大平衡处理模式。小平衡处理模式是规模化养殖场要有足够的消纳土地和完善的种植产业,可完全消纳养殖场每天所产生的全部畜禽废物,该处理模式相对较为简便,养殖场每天产生的畜禽粪物,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后,直接施入农田,处理效率较高,只需要养殖场有充足的资金和充足的土地,并且要确保技术充足,进行严格的管理。大平衡处理模式是在一定区域范围中实行蓄地平衡处理。如以某些乡村乡镇为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农业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在土地流转、项目建设、资金扶持等方面要给予倾斜,另外规模化养殖场还可与农业企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有效的合作,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引进先进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主要目的是将处理好的畜禽粪物施入农田,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现阶段畜禽粪物的资源化利用不仅避免对环境的污染,还保证了农田对养分的需求。但传统的处理模式一方面处理周期相对较长,另一方面还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需要转变传统的处理模式,加快先进畜禽粪污自由化利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在处理过程中应使用雨污分离、固液分离、机械自然干燥、有氧发酵、厌氧发酵,并且产生的有机肥还可以用于栽培基质、昆虫养殖、鱼塘养殖、燃料等,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处理效率和利用效率。另外,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引进第三方企业,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和管理技术。针对不同养殖场和不同粪便类型,制定不同的技术处理方案,并在广大养殖户群体中推广低成本处理效果较好的污染物处理技术。
4 纳米膜堆肥发酵处理法
基于选择通过性纳米膜、多功能微生物菌群固态发酵技术以及发酵过程多参数多点位反馈精准智能调控技术,采用纳米膜好氧固态发酵技术高效降解病死畜禽无害化产物中的高蛋白有机物形成富含氨基酸的功能性小分子物质群,有针对性的利用发酵产物作为原料设计肥料配方,制成植物均衡营养专用肥[2]。
5 结语
现阶段我国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污染物综合治理不到位、资源化利用技术落后,因此,在实际作业中,需要不断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进行完善和改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化建设。在整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始终要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原则,保障各项资源切实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进而实现畜禽养殖产业零污染和零排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