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气候资源及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策略研究

2020-12-17姣,尚雷,吴姗,王

新农民 2020年34期
关键词:毕节市防灾减灾

周 姣,尚 雷,吴 姗,王 凯

(毕节市七星关区气象局,贵州 毕节 551700)

0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作物的整体产量在不断提升。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气象条件能够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趋势。因此,有必要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策略展开分析。

1 气候资源的研究

工业的发展让各个地区的环境问题都暴露了出来,正因如此,毕节市当地的农业气候资源同样受到了一定影响,就日照时间而言,毕节市的年日照时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光照资源的降低对各类农作物的产量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近30年中,毕节市春季的日照时数最多,其日照时数大约可以达到全年的24%。总体来看,毕节市近些年的日照资源可以满足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近30年中,毕节市的年平均气温为13.6℃,年平均气温在近些年中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1月~4月的气温上升幅度最大,而夏季的气温变化最小。除此之外,近30年中毕节市的日平均气温可以稳定通过0℃的持续期为302d,即当地的农业活动时间每年可以达到300d,能够满足大部分农作物生长时对于气温的需求。

毕节市在近30年里的年平均降水量为855.2mm,降水量每年都有非常大的变化幅度,毕节市降水量的总体趋势呈现出了下降趋势。通常情况下,在1月~7月中,毕节市的降水日数会逐渐增多,而经过7月之后,当地的降水日数就会明显减少。

2 气象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对策

2.1 加强气象监测能力

现如今,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正在稳步提升。农作物的种植种类会随着人们需求的改变而产生一定变化,农作物种植期间非常容易因为气候天气的变化而减产。为了保证农业种植时的产量不受影响,所以必须增加气象观测点,以此来加强对气候条件的监测能力,确保在气象条件发生改变时能够第一时间采集到气象资料,为农业的防灾减灾带来气象数据方面的支持[1]。

2.2 气象灾害预警

我国农业种植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通过加强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能够大幅度降低气象天气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防灾减灾工作开始时,相关部门可以专门成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以此来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管,在农业气象灾害的监管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预警时的信息准确性与时效性,从而将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构建气象预警系统时,还可以对各种气象灾害提前制定针对性措施,如防洪、防旱措施等,保证在发现气象警报的同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应对方式。除此之外,为了提升气象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还可以根据农业种植的实际情况来专门制定全新的气象观测项目,让农业生产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2.3 提升当地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的宣传

由于我国农民阶层整体受教育程度并不理想,所以在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时得到的实际效果往往并不好,对于气象部门而言,只有让农民了解到气象防灾的重要性,才能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对气象工作的宣传,以此来提升人们对气象防灾的重视程度。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气象防灾宣传,并且安排专业人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农业气象灾害的紧急预案,保证气象防灾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第二,气象防灾宣传时需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技术,通过宣传短片以及其他方式来提升当地农民对气象工作的认知,促进气象防灾工作的落实。第三,通过定期开展农业气象灾害普及讲座,让气象防灾工作与农业知识相结合,让广大农民明确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危害的同时提升农民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

2.4 提升对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数据整理

农业气象观测站是了解农业气象的渠道,也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为了提升观测站的数据精准度,有关部门就要提升对观测站数据的整理,在整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农作物种植区域的数据分析,还要对周边地区的气象数据进行整合,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出查阅的气象数据。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时间作为基础,通过对农业气象数据的加密采集,构建出农业气象数据库,从而使当地农业气象数据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保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2]。

3 结论

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非常重要,气象防灾减灾能够在保证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将气象灾害发生后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相信随着更多人意识到气象灾害可以给农作物种植带来的危害。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一定会更加顺利。

猜你喜欢

毕节市防灾减灾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毕节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My Best Friend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