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宁滇池流域农业灌溉用水循环利用

2020-12-17李卫军

云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覆盖面积水窖用水

李卫军

(昆明市晋宁区农业特色产业服务中心,云南晋宁 650600)

一、农业灌溉设施总体状况

晋宁滇池流域拥有柴河、大河、东大河、中河、淤泥河等8条入滇河道,全长87.37 km。据2020年初步统计,全区滇池流域内5个乡(镇、街道)拥有大中小型水库48座,小坝塘98个;耕地总面积1.11万hm2,其中变成生态用地,包括生态廊道、生态沟渠、调蓄池、水窖、农用库塘等的实际占地面积337.27 hm2,生态用地对农灌水循环利用覆盖面积达8549.21 hm2,农业灌溉用水循环率达77.2%。

二、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一)上蒜镇

上蒜镇国土总面积127.26 km2,下辖15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6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总户数11 150户34 036人,常用耕地面积1794.93 hm2,人均耕地面积0.05 hm2。年种植蔬菜1133.33 hm2(3200 hm2次)产量10.51万t,花卉种植面积533.33 hm2,产量5.2亿枝。上蒜镇水资源丰富,境内有1座小(一)型水库,即大冲水库,总库容量13万m3;有5座小(二)型水库,总库容量94万m3;18座小坝塘座落在山区、半山区村组,总库容量49.74万m3。通过多年的项目实施和对农户的引导,现在上蒜镇耕地已有农灌用水、初期雨水调蓄塘(池)、清水生态沟、水窖、农用库塘、滴灌设施等对农灌设施用水循环利用面积1512.27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4.75%。其中农灌水调蓄塘(池)4666个,总容积51 466 m3,覆盖面积975.07 hm2;清水生态沟9条,共长7269 m,覆盖面积188.87 hm2;水窖969座,总容量18 615 m3,覆盖面积180.2 hm2;农用库塘28座,总容积776 765 m3,覆盖面积401.33 hm2;农作物种植喷滴灌20 035套,总长度2万 km,覆盖面积1377.27 hm2。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和农田灌溉循环技术,从一定程度上达到按量施用、按量灌溉,大幅度减少农田废水排放,每亩减少灌溉费用14.9元,上蒜镇1794.93 hm2农田,每年可节省灌溉费用401 167.6元。

(二)六街镇

六街镇国土总面积108.6 km2,下辖9个村委会31个自然村37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总户数4578户,13 897人,常用耕地面积2577 hm2,人均耕地面积0.19 hm2。年种植蔬菜1266.67 hm2,产量2.4万t,花卉种植13.33 hm2,产量150万枝。六街镇水资源丰富,境内有1座小(一)型水库,即石门坎水库。总库容量为139万m3;有9座小(二)型水库,总库容量37.89万m3;24座小坝塘座落在山区、半山区村组,总库容量74万m3。辖区内河道1条,即大堡河,沟渠15条,总长度21 563 m。通过多年的项目实施和对农户的引导,现在六街镇耕地已有农灌用水、初期雨水调蓄塘(池)、清水生态沟、水窖、农用库塘、滴灌设施等对农灌设施用水循环利用覆盖面积1846.6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1.6%,占地面积431.13 hm2。其中农灌水调蓄塘(池)746个,总容积12 246 m3,占地面积0.39 hm2,覆盖面积296.04 hm2;清水生态沟47条,总长48 343 m,占地面积2.9 hm2,覆盖面积422.6 hm2;水窖3471座,总容量78 127 m3,占地面积1.03 hm2,覆盖面积456.08 hm2;农用库塘34座,总容积3142.23万m3,占地面积76.6 hm2,覆盖面积704 hm2;具有农作物种植喷滴灌1673套,总长度461.53万m,覆盖面积为350.23 hm2。

(三)昆阳街道

昆阳街道位于晋宁区中南部,地处滇池西南岸,东接上蒜镇,南接宝峰街道办事处,西与二街镇接壤,北与西山区海口街道毗邻。昆阳街道国土总面积119.79 km2,下辖21个村委会9个社区居委会82个自然村10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总户数20 434户51 662人,常有耕地面积1660 hm2,人均耕地面积0.03 hm2。年种植蔬菜1133.33 hm2,产量5万t,花卉种植920 hm2,鲜切花110万枝。昆阳街道水资源丰富,境内有1座小(一)型水库即西大竹箐水库,总容量115万m3;有2座小(二)型水库,总库容量44万m3;28座小坝塘座落在半山区村组,总库容量85.5万m3。通过多年对农户的引导,现在昆阳街道耕地已有农灌用水、初期雨水调蓄塘 (池)、清水生态沟、水窖、农用库塘、滴灌设施及其他对农灌设施用水循环利用面积1188.96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1.16%。其中农灌用水调蓄塘(池)5948个,总容量1.32万m3,覆盖面积767.14 hm2;初期雨水调蓄塘(池) 43个,总容量541 m3,覆盖面积7.4 hm2;清水生态沟41条,长4.68万 m,覆盖面积164.67 hm2;水窖1个容量15 m3,覆盖面积0.4 hm2;农用库塘21个,总容积105.54万m3,覆盖面积87.22 hm3;滴灌设施636套,长216.38万m,覆盖面积151.6 hm2;其他设施4个,总容积为350 m3,覆盖面积13.89 hm2。

(四)晋城镇

晋城镇国土面积251.48 km2,地形地貌集坝区、半山区、山区为一体,平均海拔1955.4 m,年平均气温16.7 ℃,年平均降雨量89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291 h,年无霜期240 d,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土壤类型属红棕色壤土,pH值为5.5~7.4,属中性偏微酸性,适宜种植蔬菜、花卉等农作物。下辖45个村(社区)229个自然村282个村(居)民小组,农业人口总户数30 682户92 608人,耕地面积3555.3 hm2,人均耕地面积0.04 hm2,年种植蔬菜6933.33 hm2,产量22.4万t,花卉种植面积893.33 hm2,产量11.8亿枝。全镇水资源丰富,境内滇池湖岸线长11.7 km,白渔河、大河(淤泥河)、南冲河3条河道穿境流入滇池,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1座、小坝塘28个、水窖1242个。通过多年的项目实施和对农户的引导,现在晋城镇耕地已有农灌用水、初期雨水调蓄塘 (池)、清水生态沟、水窖、农用库塘、滴灌设施等对农灌设施用水循环利用面积2878.67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0.97%。其中水窖1242座,总库容量3.1万 m3,占地面积6210 m2,覆盖面积202.9 hm2;农用库塘39座,总容积315.3万m3,占地面积65.03万m2,覆盖面积563.47 hm2;农作物种植喷滴灌1.13万套,总长度3397.14万m,占地面积2113.36万m2,覆盖面积2112.3 hm2。

(五)宝峰街道

宝峰街道国土面积151.7 km2,辖13个村委会,总人口17 419人。域内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平均气温14.2 ℃。拥有林地1.12万hm2,森林覆盖率43%。宝峰街道是以花卉、蔬菜产业为支柱,经济果林、园林园艺、药材等多元化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辖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合作社成员231户。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1000 hm2,总产量4000 t。其中,小春种植面积133.33 hm2,小春粮食总产量300 t;完成大春粮食播种面积520 hm2,其中玉米面积733.33 hm2、薯类面积53.33 hm2、豆类面积73.33 hm2;完成蔬菜种植面积333.33 hm2,产量9600 t;花卉园艺种植面积400 hm2,其中花卉面积346.67 hm2、其他面积53.33 hm2,鲜切花总产量3.1亿枝(盆)。宝峰街道水资源丰富,境内有1座中型水库,即双龙水库;小 (一) 型水库3个即酸水塘、大春河、团结水库;小 (二) 型水库8个即尖山、大冲、大滩子、白土坎、贺树、连汤河、红口箐、合作水库。通过多年的项目实施和对农户的引导,现在宝峰街道耕地已有农灌用水、初期雨水调蓄塘 (池)、清水生态沟、水窖、农用库塘、滴灌设施等对农灌设施用水循环利用面积1113.73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5%。其中农灌水调蓄塘(池)365个,容积2.21万 m3,覆盖面积204.03 hm2;清水生态沟35条,长2.39万m,覆盖面积218.47 hm2;水窖120座,容积4985 m3,覆盖面积70.53 hm2;农用库塘4座,容积41万m3,覆盖面积159 hm2;农作物种植喷滴灌1250套,总长度2738.4万m,覆盖面积417.56 hm2。

三、农业灌溉用水循环利用措施

2020年是“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收官之年,按照补短板攻坚作战的总体思路,对滇池流域5个乡(镇、街道)农业灌溉用水循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区域进行项目实施,力争农业灌溉用水循环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强化项目管理,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加强工作统筹调度,努力实现滇池流域农业灌溉用水循环网格化布局,初步形成大循环、小循环、交叉循环与闭循环既有机统一,又相互融合;既利于产业经济发展,又利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努力探索构建农业灌溉用水技术线路与高效运用线路的高度统一,为晋宁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再立新功。

四、农业灌溉用水循环利用展望

(一)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发挥各级政府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规划实施、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强化部门间合作,建立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二)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要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深刻把握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与路径。

(三)因地制宜,科学布局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条件、水土资源状况,农业生产布局和土地经营方式等,科学确定发展规模,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工程模式和管理方式,优先改造已有工程设施,新增水源工程要严格进行水资源论证。

(四)突出重点,连片推进

重点推广大型喷灌、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集中连片建设,规模化发展,注重形成稳定的、具有一定标准的基础设施,发挥工程整体效益,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五)建管并重,强化服务

按照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的要求,加强工程建设和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质量与效益。

(六)生态优先、综合治理

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开展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坚持生态优先、综合治理、轮作为主、休耕为辅,集成一批保护与治理并重的技术模式。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该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势,推进现代农业的大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产业发展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七)综合统筹、同步治理

积极推广农艺节水保墒、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等技术,建设农田尾水循环利用工程,提高灌溉用水、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实现节水减污和水资源综合统筹利用,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提高用水效率,增加保灌面积和改善灌溉条件,切实减少面源污染物排放量。

(八)科学探索、智慧升级

积极推广灌溉与施肥一体化的农业新技术,并将其推广普及。建立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通过建立花卉、蔬菜核心示范区,落实农业企业水肥一体化技术使用。遵循经济“3R”理念,以创建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以改善要素使用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节约型、立体型、循环型农业。

猜你喜欢

覆盖面积水窖用水
母亲水窖
水窖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母亲水窖二十周年
节约洗碗用水
金星上全是金子吗
覆盖面积和网围结构对水面蒸发抑制率的影响
集雨式小水窖建造技术研究
一次性用水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Tech-408和Fairland2408对农药雾滴在烟草叶片上覆盖面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