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市农药减量增效措施
2020-12-17赵甜香李朴文
赵甜香,王 刚,李朴文
(1.澄江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云南澄江 652500;2.澄江市植保站,云南澄江 652500;3.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澄江市分校,云南澄江 652500)
农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料,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减少损失,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这就给环境、人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保护作物与保护抚仙湖要二者兼顾,降低农药的施用量,成为摆在农业生产者和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农药减量增效情况
(一)农药用量
澄江市现有耕地1.73万hm2,径流区耕地3900 hm2。经过对农药经营户销售农药和农户使用农药情况调查统计,2019年澄江市农药施用量143.94 t,其中杀虫剂51.25 t;2018年澄江市农药使用量195.82 t,其中杀虫剂69.74 t;2019年比2018年农药施用量减少51.88 t ,其中杀虫剂施用量减少18.49 t。2019年径流区农药施用量44.18 t,其中杀虫剂施用量18.28 t;2018年径流区农药施用量为129.98 t,其中杀虫剂施用量45.49 t;2019年比2018年径流区农药用量减少85.8 t,其中杀虫剂施用量减少27.21 t。
(二)农药使用强度
2019年澄江市农药施用量143.94 t,其中杀虫剂51.25 t,折百量38.56 t和13.73 t,农药使用强度为每亩149 g和50 g;2018年农药使用量195.82 t,其中杀虫剂69.74 t,折百量43.35 t和15.44 t,农药使用强度为每亩170 g和60 g;2019年比2018年农药用量和杀虫剂使用强度分别减少20 g和10 g。2019年径流区农药施用量44.18 t,其中杀虫剂18.28 t,折百量12.76 t和5.27 t,农药使用强度为每亩150 g和60 g;2018年径流区农药施用量129.98 t,其中杀虫剂45.49 t,折百量28.77 t和10.07 t,农药使用强度为每亩330 g和120 g;2019年比2018年径流区农药用量和杀虫剂使用强度分别减少190 g和60 g。
(三)增 效
按每亩每次施用54 g农药计算,每人每天施药1 hm2,共计810 g农药,全市2019年比2018年少使用农药51.88 t,可节省人工64 049个,根据统计,澄江市2019年每个人工费用为100元,共可节省640万元;按平均每100 g农药10元计算,可节省购买农药开支518.8万元;2项合计共11 588万元。2019年澄江市减少农药使用量51.88 t,共增收11 588万元。
二、减少农药施用量存在的困难
(一)缺乏科学用药意识
种植户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还没有建立安全、科学用药的意识。因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目前面临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民年龄结构老龄化,他们大多生产经验丰富但文化水平不高,遇到病虫害,首先就想到打药,而且用药种类基本听从于农资商,至于用多少药合适,农户基本不懂,总以为打的越多、浓度越高越好,总习惯于加大农药使用剂量。很多农户为了防治病虫立刻见效,对农药的残留其实不太看重,甚至根本就没有农药残留的意识,造成用药量增加。
(二)认识不到位
事实上,科学用药的科普工作已经进行多年,无论是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研发企业一直都在努力,但效果却很差。这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认识上存在问题。农药减量增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全民参与的工作,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参与。但目前仍有不少人甚至领导,认为农药减量工作是农业农村局的事,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事,导致开展农药减量工作得不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农作物由于长期不合理用药,致使病虫抗性逐渐增强,农资成本提高。种植户则为了提高收益,就会施用高浓度农药,所以农药越施越多,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管理难度大
如蔬菜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质量安全管理难度大,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无公害蔬菜尚处在起步阶段,基地认定工作滞后;二是蔬菜检测机构不健全,全市仅有植保站设有蔬菜农残检测机构,且设备简陋,只能对当地蔬菜进行农残速测,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即使检测出问题,也难以处罚,更无法查扣和销毁;三是菜农落后的病虫害防治理念与无公害生产标准不相适应,蔬菜病虫害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配套防治技术没有全面普及,所以造成蔬菜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高,优质优价没有充分体现。
(四)项目经费不足
由于澄江市财政紧张,很难挤出经费用于农药减量工作,绿色防控措施实施主要靠项目支持,一旦缺乏项目支持,农药减量工作将很难开展。
(五)存在设施安全问题
绿色防控设备破坏、偷盗严重,如太阳能杀虫灯安装在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企业无人看管的地方,容易受到破坏和偷盗。
三、促进农药减量增效的措施
(一)政策方面
1.土地流转。先后出台了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水田流转的,流转费每年每亩补助4000元,旱地每年补助1500元,全市共流转耕地3900 hm2。农户流转给政府后,政府再将从农户手中流转来的土地每亩按1500元的价转租给各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企业进行耕种。在流转范围内转租,种植烤烟3.33 hm2以上的,每亩补助1000元,种植水稻每亩补助600元,种植荷藕按品种不同每亩分别补助1500~3000元不等,种植蓝莓每亩补助4000元。
2.开展土地休耕轮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全市2019年土地流转9300 hm2,其中3900 hm2实行休耕轮作,将以往种植蔬菜等复种指数高、用药用肥量大的经济作物,改为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等复种指数小且用药用肥量相对少的作物;5300 hm2实施森林抚仙湖项目种植林木,降低农药施用量。
(二)科技措施方面
1.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精准指导科学防治。全市在龙街、右所、海口、九村等镇(街道)共设10个监测点。2019年共发布《病虫情报》8期,强化植物检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加强植保社会服务化建设,提升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举办新型植保机械展示和现场作业观摩4场,开展飞防作业面积达1700 hm2。全市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0%以上。
2.加大对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增效方面的投入。利用低碳项目,投资92万元购买230盏太阳能杀虫灯,按每盏控制面积3.33 hm2计算,单次增加防控面积766.67 hm2。32万张黄板进行防虫,按每亩20张,增加黄板诱杀害虫面积1100 hm2;蓝板防治烤烟虫害1300 hm2。利用高产创建项目,投资36万元购买社会化服务和生物农药对油菜进行统防统治,应用苦参碱·蛇床子素防治油菜病虫害,应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岗霉素等防治水稻病虫害;应用水稻病虫防治项目,投资24万元购买生物农药和社会化服务对全市3700 hm2水稻进行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
3.营造适宜作物生长的良好环境。精准灌溉,实现滴灌节水技术;设施栽培加强通风降温,减少因高温、高湿引发的病虫害。
4.消除病虫菌的寄主。清洁田园,地膜覆盖栽培避免杂草;以虫治虫,以菌治菌;铲除病虫的滋生、寄生场所。
(三)加强督导检查
以规范农药销售市场,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为契机,开展不定期农药大检查,重点排查非法非标生产农药、违规经营农药、超限使用农药等问题。为有效减少农药,特别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限用禁用农药,不断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督查督导。2019共出动执法人员58人次,车辆27台次,检查农资经营户422户次,抽查农药标签2053个,没收劣质农药417瓶(袋),共37.16 kg。对于检查中销售劣质农药的5家农资经营户已经由农业农村局立案查处,截至2019年12月底,5件农药案件已经全部结案,共收缴罚没款14 980元。
(四)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减少农药施用量
结合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工作,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开展科学用药和绿色防控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辐射带动农民正确选购农药、科学使用农药,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开展绿色防控的能力与意识,提高科学用药技术水平。在培训的同时,积极推广使用高效节药植保器械,推广使用安全、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大力推广农作物精准用药技术,切实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
(五)建立健全农资监管体系和农产品品质安全监测体系
加快无公害蔬菜产地、品牌认证,推进产业化进程,树立品牌意识,稳销路,确保澄江市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进程,从源头上抓好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配足人员、配强设备,做到市级有检测站,各批发市场设检测点,打造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全程监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六)突出重点,规模化发展
打破品种多而杂的生产局面,推进蓝莓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确定地方主导产品,建立优势农产品集中种植区域,整合资金向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积极争取上级产业化项目,完善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到蓝莓产业发展中来。以标准化无公害蓝莓,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出发点,以打造蓝莓优势品牌为目标,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确保蓝莓品质,延长蓝莓产业链,促进蓝莓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