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东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12-17

云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景东普洱普洱茶

李 剑

(景东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云南景东 676200)

一、发展现状

(一)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景东县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3年在安定镇设立茶叶收购组;1958年在安定镇芭蕉河建立第一个县办茶场,1965年迁至县城改称茶试站;1980年全县茶园面积2733.33 hm2,产茶500 t;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1.37万hm2,产茶7100 t;2004年组建景东县茶产业发展办公室,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发展现状

2019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57万hm2,主要优良品种有云抗10号、雪芽100号、长叶百毫、普景1号、紫娟等。栽培型古茶树2466.67 hm2。茶叶总产量1.29万t,实现农业产值2.84亿元。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8840 hm2;古茶园面积2473.33 hm2;有机茶园面积1340 hm2,取得有机茶园认证面积966.67 hm2。有茶叶千亩村90个、百亩组506个。茶产业覆盖全县3个乡10个镇、157个村,涉茶农户5.4万户,人口2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 453户41 108人。茶产业在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优势和特色日愈凸现,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和部分乡村的经济支柱。2003年“彝家糊米罐罐香”在“首届全国民族茶艺表演大赛”上荣获金奖。2007年被省政府评为茶产业发展先进县。2013年、2018年景东县分别被列为全国、全省重点产茶县。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茶园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10-2012 年,景东县启动并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工程,茶产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按照“遮阴树种植全覆盖”的要求,以及每亩8株6个以上树种的标准,全县所有茶园都种上了遮阴树,且通过多年的精心管护,现已逐步长大成林,初步形成了“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的生态景观,茶园小气候明显改善。花香鸟语,茶树健壮,对发展绿色、有机茶园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优势,有效促进了绿色、有机茶园建设,为景东县茶产业提质增效促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企业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景东县以清洁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发展方向,切实加快推进茶叶加工进程。据统计,截至2019年5月全县共有茶叶初制所143家,茶叶精制加工厂15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的企业、合作社15家,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26个,普洱茶生产线8条。主要企业有普洱天泽茶业有限公司、普洱凤冠山古茶有限公司、云南开源茶业有限公司、老仓福德茶厂、景东华腾普洱茶业有限公司、景东锅瓦茶业有限公司等;开发茶叶品牌有“银生”“无量”“彝乡老仓”“锅瓦山”“华腾” “茶窝子”“ 黑冠王”“ 帮浪山” “三益祥”“云中来”等品牌。产品远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及周边国家,茶产业已成为景东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有机茶园健康发展

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依托龙头企业,按照有主体、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的要求,把发展绿色、有机茶作为未来景东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已有1340 hm2茶园进入“有机茶园转换期”,取得有机证书的有966.67 hm2;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打造一批精品茶庄园。目前已建成“景东天泽茶庄园”1个,正有序推动芦山、长地山、班崴茶庄园建设,坚定不移地推动有机茶发展,以庄园经济引领传统茶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茶产业转变。

(四)产业机构创新不断推进

景东茶产业的发展主要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把政府、企业和农户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产业运作机制日趋成熟。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带动,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五)品牌意识逐渐增强

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的号召,景东县着力打造“普洱市无量山普洱茶”古树茶品牌,对带动全县、乃至全市古茶山品牌打造和标准化建设,推动全市普洱茶产业品牌化、标识化、标准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和积极地促进作用。

根据《景东彝族自治县推进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造“普洱市无量山普洱茶”品牌工作方案》要求,2018年9月,全县重点围绕景福镇、漫湾镇、安定镇、锦屏镇、花山镇等5个镇,由普洱天泽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景东黑冠王有机茶有限公司、普洱大千茶业有限公司、普洱凤冠山古茶有限公司、景东县三益祥茶业加工厂、云南茶窝子茶业有限公司6家茶叶企业共同发起并作为联盟的主体企业,组建“普洱市无量山普洱茶”诚信联盟。诚信联盟通过“普洱市无量山普洱茶”品牌建设,维护和提升联盟企业现有品牌价值,促进标准化生产,完善监管机制,培养并调动企业、合作社等生产主体间的合作意识和积极性,让品牌建设成果惠及茶叶企业和茶农,尤其是13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脱贫攻坚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六)茶文化氛围浓厚

通过举办景东县斗茶大赛、组织企业参与省市茶事活动、邀请省内外知名茶专家到景东县开展讲座和座谈会等形式,还包括斗茶会、精品展示拍卖、新闻发布会等方式,使全民学习茶文化、宣传茶文化的氛围不断浓厚,对打造好哀牢山、无量山生态品牌充满希望。同时积极参加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等省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国内外茶叶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扩大了“普洱市无量山普洱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提升了景东普洱茶的品牌附加值。

三、存在问题

(一)多因素影响茶农积极性

普洱茶市场持续低迷,加之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市场销售不平稳,致使景东县的茶产业受到冲击。茶农收入减少,积极性受挫,对茶园的必要投入锐减,放松管理;茶企业原料收购资金不足,产品销售困难,造成大量积压,茶产业特别是普洱茶面临巨大挑战。

(二)茶园管理粗放

茶农对茶园管理粗放,低产茶园所占比重大;单产低,经济效益不高,部分茶农甚至放弃采摘;高优生态、绿色、有机茶园建设任务艰巨。

(三)技术创新活力不足

茶叶初制所厂房陈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茶叶质量难以保证和提高,适应不了茶产业发展的需要;茶叶精制企业多、小、散、弱,工艺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活力不足,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拓展市场工作力度不够,茶叶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四)茶产业链联接机制薄弱

茶园以单户经营为主,茶农与初制所、初制所与精制企业之间未能建立起互利合作的运行机制与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四、建议及措施

(一)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出台景东县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制定和完善茶产业扶持政策,保证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绿色茶园建设、有机茶园建设、标准茶园建设、品牌打造、网络营销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二)加强领导,整合各部门力量和资金加以扶持

各级、各部门对茶叶产业发展应予以重视,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快景东县茶叶产业发展。

(三)建设一批标准茶叶初制所

建设标准茶叶初制所是培育茶叶产品品牌、提高茶叶产品质量的有效途经。要以提升景东茶叶质量为核心,加快推动标准茶叶初制所的建设步伐。

(四)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是振兴茶叶产业的必由之路。茶叶产业化经营,依托龙头企业,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

(五)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管理,提升质量,形成自己的原料品牌,要坚持走“企业+初制所+协会+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健全管理机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实现茶农增收、企业增效。

(六)建设茶叶交易中心

建设以“展示、交易、仓储、体验、科研、旅游”6大功能为一体的景东普洱茶综合交易中心。借助浙江大学茶学系、茶叶研究所平台,加大对茶叶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茶叶种植、管理、采摘、加工水平,强化宣传、销售渠道,全力助推景东茶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景东普洱普洱茶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景东县总工会: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进企业活动
好的普洱茶自己会说话
普洱茶怎么泡
普洱茶最美的现实传说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逆风挥杆
云南景东欢庆彝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
大美之土无量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