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共享的角度探究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
2020-12-17张淑娟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张淑娟(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实现财务共享的意义
(一)可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的流程
从目标层次分析,企业组织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最终作用就是希望通过这一建设工作帮助企业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企业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平台可以指定个性化的财务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定更加规范的管控流程,因此,财务共享的出现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进一步提升,将传统形态下的财务管理工作转变成更加标准化的程序处理方式。这样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不仅能够极大的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同时还对企业的直接收益提升具有帮助。通过规范的财务管理流程能够降低企业内部管理的复杂性,将一切的管理工作变成客观的流程,做到有章程可以依据的效果。同时,规范的工作流程对于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效率具有帮助,因此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是全方面的。
(二)能够提高企业服务项目的专业性和可行性
在企业中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加速企业财务资金的结算速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通过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可用信息资源,因此也能够方便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管控工作需要和企业签订合同,合同中应当明确标明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内容,各方的责任范围等内容。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当可以为企业提供可视的财务信息服务数据,能够统一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企业通过这一项共享中心建设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内部管控能力,这对加深企业的业务深度和提高企业的内部服务专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员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之后能够更加方便的了解企业的各项发展数据,这对提高企业人资管理水平,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建设企业文化等都具有积极的帮助。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对于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加速企业财务业务的工作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中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缺陷
(一)增加了企业信息的不安全性
其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是需要实现企业信息化为基础的,这也不可避免的将企业的信息放在较为开放的环境下,因此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信息风险。财务共享中心实际上就是一个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平台,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将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以下工作集中放在财务共享平台上处理。因此企业的内部财务信息相对传统的财务处理方法风险更高。比如企业的信息管理如果存在漏洞,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容易受到病毒攻击等。这些风险加剧了企业的财务管控不稳定性,造成了企业的信息安全性降低的后果。
其二,企业中的财务共享工作是以信息方式展开的,但是共享中的信息真实性有待商榷。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时候,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在共享中心办公,集中处理企业的财务管理事务。为了加速财务共享中心的数据处理效率,财务的相关单据都是通过扫描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方法和传统的人工录入方法相比更加容易造假。因为扫描过程中不能验证单据是否真实,这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信息风险。
(二)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一定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
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上分析,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成本除了建设完成之后的正常管理成本之外,企业建设这一共享中心的过程同样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是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对传统财务管理的考验。但凡是变革就会具有牺牲,企业要想实现财务管理的变革也需要付出相当的成本。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初期阶段,企业需要付出很多的人力成本、资金成本,从初期阶段分析,这一阶段中企业的建设成本和收益明显不成正比。企业在共享中心建设的初期阶段不可能实现回报。企业要想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顺利运行还需要高薪聘请专业的人员指导工作,这也是一项极大的人力成本。很多大型企业建设共享中心的地点是独立的办公区,因此要想建设有效的财务共享中心还需要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这是企业固产资源的成本付出。建设共享中心需要特定的地方,建筑物等成本,因此初期阶段的成本相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再者,当财务共享中心开始使用之后,企业需要为共享中心提供及时的新信息,用于信息维护的成本也非常大。
(三)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问题
当企业建设财务共享体系之后,企业的财务人员会发生变动,部分财务人员的工作被信息技术取代,因此有的财务人员,尤其是数据核算和基础分析的人员工作发展受到限制。甚至部分财务人员的工作和财务业务出现了分离。在财务共享体系的影响下,财务人员的分工更加明确,财务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敏感度,同时还需要优化自身的工作能力,寻找新的工作方式。
在企业中建设财务信息共享之后,企业的财务人员伴随着更高的失业风险。因为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具有的财务业务办理流程正价正规,传统意义的财务人事结构发生了改变,很多不必要的岗位出现了精简,降低了部分财务人员的使用。很多财务人员就会在这种变化中走上失业的道路。不仅如此,通过财务共享管理会出现重复性的财务管理工作,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是非常枯燥的,虽然财务管理的流程更加规范,但是人员在业务办理的过程中也被趋向于机械化,扼杀了人性的个人思想。这样的工作会严重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也说明,在企业建设财务共享体系之后,企业的财务人员会出现部分人员主动离职。再者,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财务共享体制不匹配,在财务共享影响下,财务人员所需要的专业性更强,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也会造成部分财务人员不适合新的财务工作岗位,面临着失业威胁。
■提高企业财务共享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企业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科技不断发展,云计算技术已经普及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开始使用这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这种时代背景的推动下,企业的财务信息公开性越来越高,信息开放程度增加,同时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威胁。开放的环境下,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容易受到网络恶意攻击,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息安全。这就要求,企业需要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企业应当在信息共享系统的维护工作中增加投资比例,建立专业的信息技术维护部门,提高企业的网络信息防护能力,避免出现网络安全漏洞,始终将企业的信息安全等级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企业应当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同时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加强信息监控和对外信息披露能力,防止因为信息安全因素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的内部管理也需要注重安全防控能力的建设,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注重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方控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建设多样化的信息审核制度避免企业财务信息失真。
(二)选择正确的共享中心建设地址
企业中共享中心的建设地址非常重要,企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正确的建设位置。地址的选择和企业的共享中心是否能够顺利建成息息相关。集团企业应当从战略目标和企业发展等综合性因素中寻找合适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位置。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应当聘请综合性的人才就任共享中心的关键岗位。人员离职风险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企业应当注重复合型人才的使用,以降低人员离职造成的影响。企业还需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工作,注重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
■总结
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符合企业的规模和运营发展水平。当企业不断前进的过程中,不管是规模还是运营能力均得到了质的飞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需要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制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战略是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企业应当对此抱有支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