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常见病虫害分类的探讨
2020-12-17周永军李平儒
周永军,李平儒
(瓜州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甘肃 酒泉 735000)
苜蓿种植的过程中,褐斑类型、花叶类型、霜霉类型的病害较为常见,蚜虫类型、草地螟类型、蓟马类型与盲蝽类型的虫害也经常出现,对苜蓿的正常生长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注重病虫害发生类型与特点的分析,采用有效措施防治,保证苜蓿的正常生长。
1 苜蓿常见病害的分类
1.1 褐斑病类型的病害
对于褐斑病而言,主要就是苜蓿在生长过程中感染假盘菌所诱发的病害,又被称作是叶斑病。苜蓿在感染此类病害之后,植株中间部位叶片会先出现黄色斑点,叶片上面会生成小圆褐色斑点,直径在1~2 mm左右,发病后期会有黑色小颗粒。一般情况下,植株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感染此类病害,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诱发叶片泛黄甚至枯死,严重时导致叶片脱落,产量降低,植株中的粗蛋白质的含量也会明显减少,销售价值降低。
1.2 花叶类型的病害
目前在苜蓿种植中,花叶类型的病害属于非常严重的病害,多数都发生于春季与秋季,属于花叶病毒所引发的病害,在发生此类病害之后,苜蓿的产量、质量会有所降低,越冬能力削弱,叶片出现变形的现象,长势衰弱,甚至还会出现根系坏死现象与植株死亡的现象,产量也会降低。
1.3 白粉病类型的病害
苜蓿白粉病多发生于干旱地区,发病后会导致光合效率降低,植株的呼吸强度有所提升,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叶片脱落,产量降低,不能确保销售价值。在发生白粉病之后,初期阶段叶片与花柄等部分可能会有丝状斑点,之后会扩大呈现出白粉状态,在病情严重之后白粉状态的斑点中会有黄色、褐色的小点,此类病害多发生在温度21℃~27℃、湿度在50%~70%的环境中,气候干燥的地区,发生率最高。
1.4 锈病类型的病害
锈病属于苜蓿植株生长期间较为常见的病害,温度、湿度越高的环境发病率就越高。此类病害主要是由单胞锈菌属之内的条纹单胞锈菌所诱发,在发病之后叶片会有接近于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病斑,颜色是灰绿色,发病之后表皮部分会破裂,有褐色斑点,会导致叶片出现皱缩现象与掉落现象。在苜蓿植株感染锈病之后,光合作用的性能会有所降低,呼吸强度也会随之提高,再加上叶片表面有开裂的现象,水分的蒸腾速度会加快,导致叶片正常生长受到不利影响,降低产量,严重的减产率甚至会在65%左右。与此同时,苜蓿主要是用来饲养家禽,如果感染锈病,会导致其中含有毒素,家禽食用之后很容易出现中毒现象。
1.5 霜霉病类型的病害
此类病害,是苜蓿霜霉病菌所诱发,多发生于高温度与高湿度的环境中。植株在发病之后,叶片的颜色会变成黄绿色,还有一些褪绿斑,其中形成灰紫颜色的霉状物。在植株病情加重之后,颜色开始逐渐变浅,叶片也会呈现出向下部弯曲的现象,生长的速度减慢,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出现叶片枯死的现象。此类病害多数都发生在较为潮湿并且降雨量高的季节,尤其是季节交替的时间段,病害处于高发期。
2 苜蓿常见虫害的分类
2.1 蚜虫类型的虫害
蚜虫又被称作是“蜜虫”,主要就是普通蚜虫、翅蚜等,具有爆发性的特点,是同翅目蚜科的虫害。从外表来讲,蚜虫具有一定的柔软特点,体积很小,和针头的大小相似,表面有着一定的光泽度,身上还有很多明显的斑点,口器处于刺吸的状态,触角的长度很大,一共有六节。该害虫的颜色是黄褐色,尾片具有细长的特点,并且两侧区域长有刚毛。在苜蓿生长的过程中,多数蚜虫都会在嫩茎区域、叶片背面区域、顶芽区域等聚集,刺吸其中的汁液,导致叶子出现卷缩现象、畸形现象,严重的甚至会使得叶片脱落,整体的产量降低,不能确保苜蓿的生产质量[1]。
2.2 蓟马类型的虫害
蓟马虫害,主要就是依靠着苜蓿汁液维生素所生长的昆虫,幼虫时期的颜色是白色或者是橘色,成虫时期的颜色是棕色或者是黑色,体积很小,行动非常便捷。一般情况下,苜蓿生长期间的蓟马害虫,主要分为普通类型、牛角花齿类型几种,主要就是在第一茬种植的过程中发生,对叶片组织、花器组织等都会造成危害,在发生虫害之后,会导致植株出现皱缩现象、卷曲现象,甚至会使得整个植株枯死[2]。
2.3 金龟甲类型的虫害
通常情况下,此类虫害多生长于地下区域,颜色呈现为黑褐色,表面具有光泽度,生长为成虫之后,背面的颜色是铜绿色,光泽度很高,和金属的光泽较为相似。在发生此类虫害之后,会导致植株的根系、茎叶组织受到危害,整个植株枯死,产量降低,不能确保产量和质量。
2.4 盲蝽类型的虫害
盲蝽属于常见的虫害,成虫的长度在4 mm左右,身体上有较为密集的短毛,颜色为绿色,具有复眼的特点,没有单眼。前胸区域的颜色是深绿色,并且存在很多黑点,前缘非常宽,前部翅膀膜处于半透明的状态,颜色是暗灰色,前足的颜色是黄绿色,后足的末端区域的颜色是褐色。在发生此类虫害之后,会导致植株的叶片被吃光,出现植株枯萎的现象,不能确保植株的良好生长[3]。
2.5 草地螟类型的虫害
苜蓿植株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草地螟属于经常出现的害虫,具有杂食性的特点,成虫的长度在10 mm左右,翅膀的长度为23 mm左右,触角具有丝状的特点,前部翅膀的颜色是灰褐色,有着暗褐色的斑点,后部翅膀的颜色是黄色,有着条纹状态的斑点。在苜蓿生长期间有草地螟虫,很容易导致叶片被吃光,对植株的正常生长会造成不利影响。
3 苜蓿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为了可以促使苜蓿植株的健康生长,应该有效防治病虫害,筛选最佳的防治措施,确保苜蓿能够健康生长。具体的防治措施为:
3.1 强化检疫工作力度
苜蓿实际种植期间为了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应该强化检疫工作力度,在生产环节、流通管理环节,都需要有效开展检疫工作,保证能够预防出现病虫害问题。在此期间,必须要重点开展种子、运输环境、种植环境的病虫害检疫工作,明确种子是否存在病虫害问题,了解在运输环节、种植环节中有无病虫害,一旦发现有问题,必须要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保证可以有效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4]。
3.2 遵循绿色化的防治原则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预防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应该遵循绿色化的防治工作原则,保证可以有效开展相关的防治工作。首先,可以采用农业防治的工作措施,在种植管理环节中,选择并且培育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例如:使用种子包衣技术来增强种子抗病虫害的能力;在耕作的过程中,在病虫害没有蔓延的情况下,尽早开展收割工作。与此同时,还需做好施肥管理工作,按照植株生长的营养需求,调节磷肥、钾肥的施用量,补充充足营养,增强抗性,规避病虫害;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还需采用物理防治的方式,结合病虫害的类型与特点,采用物理方式、机械方式等开展相关防治工作,针对机械收割的时间进行适当调整,预防出现病虫害蔓延的现象;最后,应该积极利用生物类型的防治方法,在种植区域中释放虫害的天敌,例如赤眼蜂、金小蜂等等,可以起到良好的虫害防治作用。在病害防治的工作中,全面开展检查和监督工作,一旦发现有病害植株,必须立即去除病株,尽可能地避免病害蔓延的问题,保证可以有效实现物理防治的目的[5]。
3.3 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
化学防治工作,应该遵循高效性原则、低毒性原则、低残留性原则,合理选择相关的药剂,保证具有良好的病虫害防治作用。实际工作中,应该按照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合理选择药物,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保证病虫害的全面防治。例如:蚜虫类型的虫害防治,可以采用质量分数为51%的辛硫磷药物、31%的灭虫多药物,轮流喷洒,将药物剂量控制在200 mg/hm2左右,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消灭蚜虫的作用,还能在药物轮流喷洒的情况下预防出现抗药性的问题;蓟马类型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可以采用11%的吡虫啉药物或者是5%的高效性氯氰菊酯药物,剂量控制在100 mg/hm2左右,保证防治效果;金龟甲类型害虫防治工作中,可以将41%的辛硫磷药物,将100 mL的药物加入4 L的水中搅拌均匀,然后施洒在土壤中,以此预防害虫;在病害防治的工作中,对于褐斑病而言,可以利用质量分数为71%的代森锰锌药物或者是74%的百菌清药物,有效防治相关的褐斑病;在霜霉病的防治工作中,采用64%的代森锌药物或者是51%的福美双药物,每0.067 hm2地用量90 kg左右,保证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在锈病的防治工作中,可以采用代森锰锌药物,每0.067 hm2用量在0.3 kg左右[6]。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苜蓿植株实际生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病害和虫害,对植株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的还会出现叶片脱落、产量降低等问题,直接影响苜蓿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在实际种植期间,按照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规律与实际情况,科学地采用物理防治方式、农艺与生物化学防治方式等开展工作,尽量减少农药的应用量,预防出现污染环境与农药残留的问题,在采用农药防治方式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剂量,尽可能使用低毒、高效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