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加强工匠精神淬炼的实践研究
——基于劳动教育的视角

2020-12-17王博吉林化工学院

营销界 2020年31期
关键词:工匠职业院校劳动

王博(吉林化工学院)

■引言

一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无数匠人匠心匠术匠品匠作的奉献历史,无论从世界范围看,还是从中国国情看,古往今来都出现了太多太多的匠人典型、匠人事迹,匠人精品、留下了激励后人、鞭策后人比学赶超的工匠精神,留下了值得理论界、教育界、企业界乃至各条战线各个职业岗位深刻研讨的弘扬工匠精神的论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代开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召唤的现下,中国制造必须升级,中国消费正在升级,党和国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工程,大力导向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国家加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工匠级人才,可谓之弘扬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议题与社会舆论场,也已经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航标性议题。因之,本课题专注劳动教育视角,探研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加强工匠精神淬炼的理路。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基于劳动教育加强工匠精神淬炼的重要性

(一)实现职业教育培育大国工匠人才目标的必然需要

我国打造大国工匠的国家战略正在深入实施,工匠精神是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推动制造业走出去的需要,满足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需要的社会共识越来越鲜明;在全社会重塑劳动光荣的理念,大力弘扬劳动奉献的理念,纠正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普通劳动者的不良风气,为培育大国工匠,重塑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环境的舆论氛围越来越浓厚;重视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教研成果越来越丰厚,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被淡化,引发了高职学生劳动观念的淡化,劳动价值的轻视、劳动毅力的弱势,怕脏、怕累、怕吃苦、怕流汗、怕在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打硬仗,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得过且过,甚至投机取巧,走上工作岗位后安心本职岗位、钻研本职业务、精致业务技能的意识和能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而轻轻松松、安安逸逸又怎么能适应精通技能学习的需求,又怎么能适应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成长目标的需求呢?无疑,职业院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必须加强,且应该在将工匠精神作为劳动教育核心内容、旗帜标杆的意义上加强,这就需要相关理论探讨和理论成果来启发来引导。

(二)纠偏职业教育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不足的客观需要

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凝练与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坚守与继承,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现下职业院校对劳动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工匠精神教育的理念与模式、专业教学教育的理念与模式都存在着片面的认识和局限性实践问题,缺乏对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大学生均经历了浓重的“学习至上”的家庭教育观念的洗礼,从小缺少基本劳动教育和劳动技能训练学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职业院校劳动课程设置边缘化和劳动教育轻量化、跑皮化,重视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未能设立和完善劳动教育相关课程,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在日常课程教学中缺少劳动教育的有效渗透,技能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力度不强,没有把劳动观念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毅力教育、劳动价值与工匠精神紧密结合。因此,从理论到实践的探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如何基于劳动教育加强工匠精神淬炼十分重要。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基于劳动教育加强工匠精神淬炼的内在联系

(一)劳动精神是工匠精神的根脉和本原

何为劳动精神?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个体人维持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劳动亦是群体人创造社会财富,与集体、社会、民族共馨共荣、共同发展的唯一手段。何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最为本真、最为核心、最为优秀、最具职业品质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是从业者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职业奉献能量最为集中最为高端的体现,是做人与做事、生存与从业、品行与技能的双惠双馨,是个人与劳动高度契合、高度呈现价值、高度产出职业贡献率与社会贡献率的“合金”。以更加朴实的概括来阐述工匠精神,即为热爱劳动、专注劳动、精致劳动、完美劳动、创新劳动、追求劳动价值和劳动奉献力最大化的劳动精神。由此可见,劳动精神是工匠精神的根脉和本原。

(二)工匠精神培养要由劳动精神培养打好基础

劳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学校课程、实践活动和生活劳动等使学生充分体验劳动过程,培养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培养学生成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投入劳动、自立自强的社会公民的一种教育形态。既然劳动是工匠精神的根脉和本原,那么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就不能脱离劳动教育的探论和实践,就需要加强将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品质为内涵的工匠精神为标杆,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专注劳动、精致劳动、创新劳动、追求劳动价值和奉献力最大化劳动品质的探论和实践。因而,工匠精神培育要由劳动教育打好基础,形成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循序渐进养成的“三位一体”理路,以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娴熟的劳动技能,而这也是工匠精神乃至劳模精神养成的必经阶段。

■基于劳动教育加强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对策

(一)构建劳动“专业+劳动”课程教学体系

要在“专业+劳动”的基础上,将劳动教育融汇到各学科建设中。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界的研究是在学校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四育”基础上,充实进劳,变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后更为关注的。目前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开设劳动实践课必要性的研究,二是劳动育人实践路径研究,三是针对劳动教育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对策的研究,尽管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学术研究在不断打开局面,但理论指导实践的分量不足,对于构建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的促进力度不足,应该在“专业+劳动”的基础上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一道进行,将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开展充分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与实施途径。

(二)构建劳动教育实践锻炼体系

劳动教育既是培育劳动观念的教育,更是进行具体劳动实践的历练,尤其需要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劳动环境中去体验和磨炼。现下的校园大学生极其缺乏劳动锻炼,极其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体验,口头和观念上的劳动观只不过是教条化了的劳动观,必须将劳动观置放于劳动实践中建立具体的认知与行动上的兑现,构建劳动教育实践锻炼体系,给予大学生以投身劳动实践锻炼的制度安排。因此,职业要立足校内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及校内在实训室、教寝室等地建立劳动教育实践点,构建境域化的劳动实践模式。通过联合企业、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和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唤醒学生的劳动情感,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构建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要建立基于专业素质养成的劳动精神培养与工匠精神淬炼,基于校内实训、校企实训、媒体信息汲取的联合途径进行,将劳动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把劳动敬业意识、劳动坚守意识、劳动专注意识、劳动奉献意识、劳动精品意识、劳动忍耐力、劳动忠诚度、劳动平常心等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与工匠精神的综合评价统统包含其中。要以动态记录学生参加劳动主题教育和劳动技能竞赛活动情况,从劳动认知、行为习惯以及在劳动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并将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外在的“他律”强化逐步实现学生的“自律”内化。以构建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职业院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精神的导向,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老模型上有新的建树。

猜你喜欢

工匠职业院校劳动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工匠神形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