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进行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

2020-12-16王晓青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仪态语感注意力

王晓青

听话与说话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话与说话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人的听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不断探索听说训练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一、听话能力的训练

1.训练听力,应从培养良好的听话态度做起。听话是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听觉分析器,接受有声语言吸取信息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而口语又具有一闪即逝的流动性特点,所以听话的态度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是最关键的。听话中要善于集中注意力,善于保持注意的持续和稳定,克服注意的分散;听话过程中顺利实现注意力的转移,话题的转移;听话中要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以兼顾一个听话过程中的若干要素,如边听边观察周围环境,边听边抓住谈话重点,或边听边记录;听话中还要善于排除干扰,排除说与听之间的难免产生的客观的和主观的干扰。因此,在听话训练中,应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养成耐心、专注的听话态度。

2.训练听力还要培养学生听话时的辨识、记忆和理解能力。辨识能力,主要是指对特定的语音序列和构成语音各要素的辨别和感知能力。训练学生的听力,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训练他们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敏锐性。听话时利用关键词语进行记忆是一条捷径。利用词语进行记忆,是人类独有的本领。听话时着重记住说话人的观点和提法,着重记住对重点场景的描述,对重要事物估量的分寸等等,都能强化听话的记忆。听话的理解能力是听话能力的核心,既包括对话的含义的理解,又包括对其说话的意图、情感色彩的揣度。培养学生的听话理解力,就是使他们具有通过说话人的外部语言,追溯其内部语言的能力。听的时候必须前后照顾,互相呼应,抓住其外在条理和内在联系。同时在听话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严密性、逻辑性,以及联想力和想象力。

3.训练听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语感,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一种直觉,一种敏锐,感觉语言的正误、文野、雅俗、工拙、庄谐,以及语言风格中的种种特色。听话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渠道;而人具有良好的语感,又必然会大大提高他的听话能力和水准。

二、说话能力的训练

首先是仪态和心理素质的訓练。说话活动是面对面的交际,说话人可以借助手势、姿态、表情来表达思想感情,说话者的仪态是说话活动特有的要求,它与说话的内容相辅相成。说话人应做到诚实礼貌、谦虚好学,才能使仪态显得大方、自然。其次,学生当众讲话最大的心理障碍是紧张、胆怯,要培养学生一种健康的发展欲,想讲话、敢讲话,要有勇气冲破羞口、讷言的障碍,培养学生当众讲话的自信心和胆量。

其次是训练学生组织内部语言的能力、快速的语言编码能力和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日常交谈,多是边想边说,“想”是说的前提。这“想”,就是内部语言。学生组织内部语言的能力训练,实质上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其一是思维的敏捷性,内部语言组织要快。在谈话中,边听边想,对方在说,如何对答,聆听之中已成竹在胸。其二是思维的广度和周密。组织内部语言时要条理清楚,不遗漏重点,不出现大的片面性和逻辑的混乱。其次,说话时要将内部语言转换为外部语言,这就需要快速的语言编码能力。培养学生快速编码能力,除了丰富他们的语汇,使他们谙熟语法规则,掌握多种句式变化外,还应包括快速选词,快速组句,根据语境特点与听话人的反馈,调节说话内容与方式,以及说话时上下联系、前后呼应等能力。

再者是提高语音的控制能力。要练就大脑语言中心对语音的控制力,做到准确发音,这种控制能力是说话中语音质量的保证,这种控制能力还能帮助我们克服和矫正语病,纠正说话中的不良习惯,不断提高说话水平。

猜你喜欢

仪态语感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雪(新韵)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回忆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如何对幼师女生进行仪态与气质塑造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
作报告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