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几点思考

2020-12-16陈红英

江西教育A 2020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长心理

陈红英

据数据显示,我国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异常发生率达15.6%,厌学、抑郁、暴力、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屡见不鲜。仅仅是学生心灵脆弱、缺少挫折教育吗?如何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少年?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明确目标,也缺乏固定的时间保证和研究检测的手段。其次,专业师资队伍缺乏。目前城市学校有心理专业教师的占50%,农村学校基本没有科班出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班主任和思品课教师成为该课程的“主力军”。第三,家庭教育环境堪忧。许多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有些家长根本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这些都降低了孩子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要按教育部有关规定为中小学配齐心理学专业教师,加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步伐,实现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等各方面的紧密配合。

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过去比较多的是青春期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现在出现心理问题的年龄低至八九岁,甚至六七岁。以前出现的心理问题多表现为焦虑、强迫等,现在还出现抑郁、“空心病”等症状。如果从小没做好相关疏导工作,日积月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或一些过激行为,严重的甚至会有恶性伤害行为。

二、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抚养环境的变化。很多年轻父母工作繁忙,孩子都由家里老人带,一会儿在奶奶家,一会儿在姥姥家,环境不断变化,孩子就容易缺乏安全感。有个亲戚家的男孩子,有轻微自闭症,送到心理咨询机构治疗,才知道孩子三年中换了六个幼儿园,他要不断适应新的集体,不断面临分离与聚合的情况,心理安全感难以建立,逐渐地,就本能地形成对人的戒备和恐慌心理。2.缺少真正的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现在家长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比如孩子在那里玩拼图,家长在旁边看手机,这种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陪伴。3.孩子的自信主要来自外界,如家长和老师的评价,有些家长和老师只是单一地评价孩子,比如孩子钢琴是否考过级、考试成绩是否优秀等,没有看到孩子别的优点,以单一标准进行评价,容易让孩子心理处于失衡状态。4.焦虑情绪的传递。由于父母有时会攀比,加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因素影响,父母也会处于焦虑情绪当中。这种焦虑与不安也会传给孩子。5.不良信息的干扰。当下网络信息量大且泥沙俱下,由于孩子还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在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下,孩子的心理可能会处于混乱状态。

三、如何应对心理问题的举措

1.尊重孩子,多与老师沟通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一旦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与行为。孩子的情绪主要表现为易激动,自律和自控性较差,一旦缺乏有效引导,孩子易出现厌学、网瘾、攻击性行为等。1.家长要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不仅要爱孩子,相处过程中更要讲究方法。孩子自尊心特别强,要小心呵护。有时不自觉伤害了就再难弥补。2.建立科学一致的教育理念。父母的教育理念要一致,不能你说东他说西,孩子不知听谁的。家长也要不断学习专业的教育方法和育儿知识,两代人共同成长。

2.学校要提供倾诉的机会

学校要定期开展讲座、社团活动等,为孩子提供倾诉的场所和机会。配备心理咨询师,还需加强危机干预,避免极端问题出现。教书育人,育人即育心,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3.未来家庭应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

这次疫情让家长和孩子有许多的相处时间,这种社会重大事件中有很多东西是无法通过教科书直接教给孩子的,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充分发挥家教功能,从生活习惯形成、自我管理能力的養成、感恩与责任感的教育、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生命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等各方面挖掘相关素材。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集中制、规模化、大一统、整齐划一的学习方式,在网络平台、慕课技术等强有力支持下,泛在学习成为趋势,在家学习也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如何履行责任可能会直接决定学生成长的“空间”。(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义坊学校)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家长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