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让核工业精神薪火相传

2020-12-16甘甜朱天星

江西教育A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东华核工业理工大学

甘甜 朱天星

秋日,东华理工大学抚州校区,94岁的宋金如老教授按时走出家门,沿着太谷路走向她的“稀有散装实验室”。路旁的大樟树高耸入云,那是当年学校从山西搬迁至江西建校时栽种的。

“我们从太行走来,扎根在红土地上,伴随着核工业前进的步伐,在艰辛中奋斗成长;我们投身国防军工现代化建设,在创业中铸就辉煌……”校歌勾勒出了该校的不凡出身。从1956年创办的太谷地质学校,到20世纪60年代因“追逐”铀矿迁至抚州,再到如今的东华理工大学,作为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校,东华理工大学每年为核工业系统和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人才。

同样源源不断产生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先进人物典型。

9月7日,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名单揭晓,来自东华理工大学的李荣同教授,继宋金如、周义朋两位教授之后,荣膺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称号。东华理工大学也成为江西省唯一连续三届有教师获此殊荣的教育单位。

三位老师身上迸发出的光和热,是偶然还是另有原因?为什么先进人物群雕在这所学校相继产生?

“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做好”

东华理工大学前身是我国第一所核军工机密学校——太谷地质学校。学校创建之际,正值建国之初,时势维艰;霸权欺凌,耀武核弹。我国的核事业要起步,最重要的就是培养新中国第一代核地学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1956年,100多名教职工接受秘密调动任务,聚集到太行山下,太谷小城,开始了我国铀矿地质人才的培养工作。

1959年9月,学校又迁至江西抚州。

时值自然灾害时期,生活极度困难,“一顶蚊帐,两只大瓷碗,是我报到后分配到的所有资产。”1960年9月,该校第三届本科生叶诗龙第一次走进位于抚州的校园,眼前的大学与他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竹篱笆围起的校园里仅有两栋楼,学生宿舍、食堂都是临时搭起的简易房,道路基本是泥巴路和煤渣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们艰苦创业,一边教学,一边修路整地、植树开垦,和施工队一起盖起了一栋栋大楼。

学校办学以来走过的每一步,今年94岁高龄的宋金如老人历历在目。她是新中国第一批本科大学生,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作为优秀人才,被输送到核工业系统,来到江西。“文革”中,她又在贵州一座深山筹建核工业企业……“就算再艰苦,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做好”,这句话常被宋金如挂在嘴边。

1987年,她从学校应用化学系主任的岗位退休,系里准备为她举行退休座谈会,她却遗憾地说:“我还没做什么啊,怎么就退休了?”她向学校提出:给她留个工作台,安排学生给她带。此后30余年,她选择退而不休,一头扎进实验室,相继研究了铀、钍等40余种元素的吸附性能,并建立相应分析方法。其中5种测定方法入编铀矿地质分析测试规程,成为国家核行业标准。

“铀矿地质工作是光荣而伟大的,但也是极度辛苦和危险的,住羊圈、扛钻机、抠矿石、吸矿粉……正是核军工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才有了今天核工业的辉煌。”“我们的命运与中国核军工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国家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一次初心寻访的座谈会上,二六一大队老一辈核军工人发自肺腑的心声,激起了师生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所有东华理工人接受着核军工精神的浸润和熏陶,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在一个个鲜活的身边典型人物身上。”学校党委书记柳和生说,校园里像宋金如、周义朋、李荣同这样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有很多,“为了从天边到身边,学校面向国家战略、高等教育和江西发展三大需求,打造自己的先进人物群雕,选树一批为国奉献、为人师表、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

“个人事业的背后是国家,是民族”

工作到30岁,再度迈进东华理工大学读研,周义朋起初就是奔着“核”而来。

2006年,学校承担的地浸采铀核能开发项目科研工作,要选派学生到新疆实习,周义朋自告奋勇,来到新疆,从此结下了15年的地浸之缘和新疆之缘。

为了研发绿色高效的铀矿采冶技术和工艺,他扎根茫茫戈壁滩,开展试验研究至今,每年在野外一待就是大半年。从30岁出头到年近半百,他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国家的核事业。凭着这份执着和坚守,他主持设计建成了我国唯一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铀矿地浸系统,为国家创造效益上千万元。

“别人常问我为什么能在戈壁荒漠里坚持那么久,我就想起我第一次去新疆,是史维浚老师带我去的,他当时已经70多岁了,但和学生同吃同住在车里,起得比我们早,睡得比我们晚,吃得比我们差。有一回物资不够了,他就带着大家啃馒头。”周义朋说,自己并非天生能吃苦,而是深受老师的感染,希望自己也能通过言传身教,把这份家国情怀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每当有待遇优厚的其他高校和企业抛出橄榄枝,本可以离开的周义朋依然选择留下。

“铀矿是事关国防建设和核能开发的战略资源,我放不下自己手上的事业,放不下国家的事业。”周义朋说,去年82岁高龄的史维浚教授不顾周围人的反对,又同他去了一趟新疆。

“老一辈核工業者的精神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弱了下去!”周义朋明白个人事业的背后是国家,是民族!

文化的传承,也影响造就了李荣同。

2003年,随着原工作单位与东华理工大学的合并,教授生物学的李荣同来到学校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任教。他至今清楚记得,初到学校不久,他就认识了同在一个学院工作的宋金如。

有一天,走上讲台的他发现教室后排坐着一位老人。课一讲完,李荣同立马走向老人,这才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宋金如教授。彼时,宋金如已经退休18年。“学校有听课制度,主要是帮助新来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她肯定我讲得不错,不断鼓励我。”李荣同回忆,宋老师的事迹全校闻名,一直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像李荣同一样视宋金如为榜样的后辈,还有中核内蒙矿业公司副总经理蒋小辉。“读本科时,由于家境贫寒,我在一个老式实验楼里值守,算是勤工俭学。当时宋老师整日在隔壁做课题研究。”入校不久的蒋小辉早早就认识了宋金如。“那时我们年轻,时常感慨在实验室摆弄瓶瓶罐罐太无聊,上专业课经常逃课。”但是当同学们看到宋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内心观念悄然改变,“宋老师90多岁还风雨无阻坚守岗位,我们年轻一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在老师们的带动下,东华理工大学涌现了一大批“服务军工、科教报国”的优秀学子,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美国劳雷公司总裁方励、国际原子能机构中方赴伊拉克核查专家郭冬发、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龙红山等各类领军人才和商界精英在内的23万余名毕业生。“一批又一批在核工地质行业‘下得去、留得住、立得起、干得好的优秀学子,彰显出典型育人的显著成效。”校长孙占学说。

“默默地明白了榜样的力量”

“退休后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实验室的宋金如教授是一位怎样的可爱奶奶?”“院士学长王耀南教授当年在学校是如何求学的?”“‘戈壁红柳周义朋教授为何扎根边疆十余载?”……东华理工大学的校园里,“核新讲坛”是青年学子们最为追捧的活动,场场座无虚席。学习研究、创业实践、自立自强、科学创造、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师生先进典型登上讲台,他们将自己的经历变成鲜活、生动的成长“教材”,面向全校学生巡回宣讲,给学子们带去了诸多当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思考。目前,“核新讲坛”已“开讲”500余场,10万余学子现场感受鲜活的榜样力量,成为“东华理工名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将“先进人物群雕”身上体现的核工业精神作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学校校党委书记、校长还“带头走进课堂”,坚持给新生上第一节思政课,并在课堂上介绍先进典型人物及他们所体现的崇高精神。

思政课还不止局限于校园。像李荣同的分享就在田地间。

这位扎根江西教坛34载的“农民教授”,把论文写在红土地上,把课堂搬到乡村田间,数十年如一日地奔波于学校与乡村,将科研成果毫无保留地献给乡村扶贫和教育事业,培养数千名扎根农业战线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技术骨干。常年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他皮肤黝黑,一位大学教授,硬把自己变成了“老农民”。

“8月暴晒的时候,李老师还经常到田地里帮农户采摘秋葵花。有些同学看田里太泥泞,采摘又比较累,有些不情愿。但李老师不一样,他把两个裤脚一卷,拿起袋子便下田去摘。他动作娴熟,很快就摘满了一大麻袋。”学生熊雨田的声音里透着满满的敬佩,“他常告诉我们‘只要是帮助农民的事,我都愿意做!”

“每年暑假我们还利用社会实践,把学生带到各个老师工作、服务的现场。”学校团委书记曾华就带着学生来到了李荣同服务的黎川县。

“下午3点多,李教授带我们去栽种菌菇的大棚,大棚的簾子一打开,热浪袭来,我们都站不住脚,李老师就迎着热浪走进大棚,同学们也默默跟了进去。”曾华那一刻明白了榜样的力量。

在榜样的带领感召下,学校不断涌现新的感动人物、催生新的感人事迹,产生了典型带动“链式反应”,涌现出“勇救落水儿童”的张勇烈士、“执行任务光荣牺牲的毕业国防生”刘刚烈士、“抗洪英雄”程扶摇烈士等一批英雄学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近千名大学生投身当地或学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一线,显现出蓬勃的“东华理工力量”,展示了炽热的青春担当。

猜你喜欢

东华核工业理工大学
认识成语
昆明理工大学
相同的“手” 不同的义
昆明理工大学
“质谱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专辑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浅析核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