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角下高等教育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2-16董秀成
张 琼 董秀成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一倡议以来,从理论框架到具体实施已经在各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随着合作的不断纵深化发展,无论是大型国企合作还是民间企业合作,中国各类型企业都积极地参与到“一带一路”提供的大好机遇中来,已经实现了“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基于此,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社会科学学科——会计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培养模式是以普通职业院校培养和高等本科教育培养为主,培养出来的会计人员均是满足国内不同规模企业需要的基层应用型会计,而且大多以英语为第一外语。但是“一带一路”沿线的71个国家中,官方语言就多达53种,各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会计培养模式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形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一带一路”对会计人才提出新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和资本流动,2020年1-2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55亿美元,同比下降1%,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猛增,总计达27.2亿美元,同比增长18.3%。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53.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完成营业额91.4亿美元。而会计作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对于“一带一路”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一带一路”覆盖的国家多、面积广,各国在政治经济体制、人文习俗、会计准则及会计处理等方面均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使得国际间合作的会计工作难度增大,因此,“一带一路”视角下对会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呈复合型、多元化趋势发展。区别于传统的会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新的需求。
(一)立足国际视野的职业核心能力
从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国际化脚步越来越快,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多,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都需要会计发挥其经济管理职能,尤其是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大趋势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投资国的官方语言和会计基本技能,还要了解合作国家的财经法规、会计准则、投资政策、税收法律和资本运作规则等综合情况,甚至还需要立足国际视角掌握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宗教信仰、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民情民生等一系列相关信息。只有这样,结合自身的核心专业知识和会计处理能力才能如鱼得水,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为国际合作和涉外投资保驾护航。
(二)国际化知识背景的持续学习能力
“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会越来越多,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国家我们不是很熟悉,而涉外企业会计需要处理在不同国家的经济事务,需要把会计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另外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这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持续的学习能力,在了解国际化相关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地摄入与财会业务相关的知识,能够处理本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复杂经济业务。这不仅要求会计人员精通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去了解其他国家至少是与企业有业务联系的国家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知识,以便更好地实现会计的基本职能,从而更有效率地推进企业国际化合作。
(三)良好的专业外语水平和沟通能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除了英语为主要沟通语言外,还有法语、俄语、泰语、越南语等50多种语言,有些发展中国家英语在该区域的应用并不普遍,所以在企业与该国进行业务往来时,就需要采用汉语和对方国家的语言。因此要求会计人员不仅会英语还要熟悉和运用一些例如俄语、哈萨克语、印尼语等语言,在企业间相关业务处理出现财务方面的问题时,能够运用该国语言进行良好沟通,及时完满地解决业务问题,从而实现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合作中无缝对接。
(四)良好的决策分析和综合应变能力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但是在监督职能中又衍生出一系列的包括预测、决策、分析、控制、考核等职能,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通过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来进行预测和决策,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提供的信息能够协助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专业能力的升华。“一带一路”中涉及的国家众多,情况复杂,在企业进行合作或者投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经济数据分析,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分析决策能力,在拥有的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为企业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财务信息依据,从而解决企业在面临众多方案时的正确抉择问题,顺利实现国际合作。
三、我国高等教育会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2000年至今,我国会计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教育体制、教育层次、办学形式、教学方式不断丰富完善,会计教育体系不断多元化。据统计,2018年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在校人数(本科和大专)达到了240万人以上,但是培养出的大多是基层会计,具备高级管理能力的会计人员甚少,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无关系。
(一)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一带一路”需求不匹配
我国目前大多数高等教育财会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宏观,基本都是沿用学校历来的培养计划,再添加或修改,基本诉求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中国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惯例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会计、审计等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国际会计审计实务操作基本能力及会计理论研究初步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但随着知识经济和人工智能及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陈旧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大环境,尤其是“一带一路”联动机制带动了众多国家的经济合作,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需求,需要大量的财务人员解决不同国家企业合作中的财务问题,这在第二个问题中已经进行了分析。而基于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一带一路”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不匹配。
(二)会计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一带一路”财务需求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科体系主要内容基本上统一为基础会计、中期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电算化会计等专业课,这些课程设置基本都是通才的培养模式,主干课程的设置已基本上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近。但专业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大。据调研报告显示,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课占总课时的50%以上,而国外同专业同级别学校专业课只占总课时的32%,其他更多的是实践和拓展专业的内容。随着我国与国际经济政治联系愈加密切,也有很多高校开始了国际化探索,设置了ACCA、CIMA等国际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的课程,大部分学校甚至仅仅开设了几门双语教学课程而已,并没有针对培养“一带一路”国际化会计人才而设计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所以根本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对未来财会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三)会计理论与“一带一路”实践结合性差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学生培养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二是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对此,尽管会计专业的高等教育也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但终究走不出“重考试轻能力”的桎梏。会计是一项实践性特别强的技能型管理活动,其能力是在不断的业务处理和不断的实践积累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学生往往在学校里只学到了基本理论,配合的是与理论课配套的模拟实验或者是设定情境下的固定试验模式,学生们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成绩,但是真实的复杂业务处理和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往往进入岗位并不能立刻适应工作。这两个方面是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以后,对会计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能够真正处理复杂的区域业务,还要接触不同国家的企业和不同领域的经济业务,熟悉其他国家的经济法规、税收法律、大数据下的会计数据处理、经济趋势的预判等,仅靠在学校学习的狭隘的理论,是不能够满足“一带一路”环境下会计人员真操实练多元性要求的,甚至有些理论在实践中得不到真正运用,白白浪费了学习理论的时间和精力。
(四)会计教育培养“一带一路”的国际性不显著
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是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因此涉及到众多国家和领域的不同类型企业,是属于国际性的行为。而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大多仍然是立足国内市场,培养满足国内业务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与国际接轨的表现只是体现在学习了专业外语和英语的四级六级考试,这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的国际性需求。因为“一带一路”覆盖的国家众多,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进来。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工作语言就有18种,只用英语去处理所有国家的会计业务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四、“一带一路”高等教育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
基于以上分析,如何让我国培养出的会计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适应“一带一路”的新要求,需要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主要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把“一带一路”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补充到培养目标体系中
“一带一路”不仅要求会计人才的专业化和国际化,还要求会计的通才化和复合化,因此,在满足整体环境对会计人才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频繁的新形势对会计的需求目标补充到会计培养目标体系中去。使得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了解公司管理的总体状况、拥有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还要具备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及财经法律法规、具备有效的业务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分析决策能力。把“专才”与“通才”教育有机结合,高度契合“一带一路”需求,培养出具备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综合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二)构建满足“一带一路”需求的会计课程体系
“一带一路”需求的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国际思维”,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其价值,在课程体系建设这一环节,需要根据会计学科发展趋势来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我国的会计高等教育需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思维,课程设置主体方向要从单向的专业教育向多维综合素质教育转变,所以在传统的会计类专业课程之外,针对我国不同地区在“一带一路”上的功能和作用,分别设置不同的会计和专业外语及合作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综合课程,来辅助会计专业知识体系,达到针对“一带一路”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的课程体系设置可以用图1来表示。
但要注意,在该课程体系中,课程学时的设置需要科学合理,课程的学期设置也要循序渐进,有些课程如注册会计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经历自主选择,而不做硬性规定。达到科学精准地利用好四年的时间,达到“一带一路”培养的“三化”目标。
(三)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多维教学创新模式
传统的实践教学基本都是在学校内部利用会计模拟实验室来进行的,这种实验课程虽能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但是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不能锻炼学生对复杂业务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建议实行多维度的实践教学形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在传统实践教学基础上进行创新。
图1 针对“一带一路”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
1.除课堂内容满足的“一带一路”国际化要求外,在实践环节,提倡加入真正的案例教学,以往的案例教学一直是MBA和MPACC的教学中比较常见和重视的,现在本科教育中也加入了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但案例教学在实际运用中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流于形式。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问题实质,用“问题导向”、“及时反馈”等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和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表达,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适应“一带一路”复杂的经济业务和国家间的贸易摩擦。
2.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的联合培养,主动出击,与国外高校进行合作,制定国外培训时间和计划,有针对性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国际化高端复合型会计人才。
3.短学期专题培训的针对式培养,在每个寒暑假之前的一至两周内,针对我国会计人员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会计问题、文化差异、语言沟通障碍等,聘请企业专家举办学校短期专题培训,旨在把实际业务中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渗透给学生,让他们得到知识的拓展,使以后在处理“一带一路”业务遇到难题时能够有所借鉴。
(四)创建会计人才的“一带一路”订单培养模式
由于会计的服务范围非常广,任何类型任何规模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都需要会计来进行经济管理,所以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不只是为了满足某一领域而专门设置的,而是为满足整体会计行业来培养人才的。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一带一路”对会计人才的高要求,可以考虑实施“一带一路”的订单式培养服务模式,学校应该主动出击,综合“一带一路”的不同类型企业,了解他们的需求,分国别分业务地进行学生的订单式培养,把学生送到合作企业去进行校外实践,作为实习成绩,毕业后企业和学生都可直接进行双向选择。
自2015年以来,8个国家的47所高校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联盟成员126个。目前,24所高校根据自身专长和特点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机构或学院。我国与沿线高校和学术机构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不断深化。可以利用这一基础,与国内外的大学进行人才培养和交流,鼓励高校与沿线国家进行会计留学生交换,使双方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政策,推动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尽快建立。
(五)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制和质量保障模式
自国家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以来,教学质量评价和质量保证体系得到了各院校的高度重视,建立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教学质量来说是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带一路”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可以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加入新的考核指标,比如国际化合作、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等,对于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可以专门设置行业“一带一路”的合作管理指标进行质量评价。
为了更好地保障“一带一路”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该完善激励机制,针对教师设立教学成绩奖励,针对评分前百分之几(比例各学校自己商榷)的教师实施绩效奖励。针对学生可以考虑设置“一带一路”课程奖学金,在涉及“一带一路”范畴的课程获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奖励;还可以设置“一带一路”的专门学分,学生把学分修满后可以得到对应的奖学金,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还需要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复合能力,定期进行师资培训,保障教师与时俱进地接受会计领域的最新知识,加强国际间高校交流,保障师资力量高质量高水平。
五、结语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伟大倡议,旨在全世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作为中国的经济管理人才,需要配合这一倡议拥有符合该趋势的能力,来助推中国的对外发展。而中国的高校肩负起培养这一领域人才的任务,要积极寻求培养会计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模式和路径,实现高校培养目标和国家的总体目标。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对会计人才新的需求为出发点,剖析目前会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培养模式的创新,期望为国家培养出更符合“一带一路”要求的会计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