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兽医学角度看非洲猪瘟防控
2020-12-16史万玉
史万玉
(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烈性、高致死性传染病。病猪主要表现发热,厌食,喜卧,萎顿,虚弱;胸、腹、会阴、腿部皮肤发红;耳朵、腹部或后腿呈蓝紫色或出血;初期便秘或腹泻,继而呕吐、便血;妊娠母猪流产。该病死亡率高,死亡快,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中兽医学与中医学一脉相承,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动物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门传统实践医学。历史上为动物疾病的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中兽医学是如何认识非洲猪瘟的?其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有何独到的见解和措施?文章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1 中兽医学对疾病的认识
中兽医学认为疾病是动物机体自身或动物体与环境之间不能够维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中兽医学所说的平衡是指一种动态的平衡,即,机体的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以及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均在一个最高限和最低限的范围内波动。当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时平衡即被打破,机体便处于发病状态。故中(兽)医学有“过与不及皆为病”的说法。
当机体失衡处于病态时,应用中药的偏性(寒、热、温、凉)来纠正机体的偏态,疾病即可得到治疗。
2 中兽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与防控
2.1 中兽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
中(兽)医认为,细菌、病毒等“邪气”本来就是自然界的“常在之物”,人及动物要想在自然界生存,必须要与其构建平衡,达到“和睦”相处。现代医学倡导的“消毒(抑杀)和隔离(躲避)”只是权宜之计。因为长时间的过度抑杀只能逼迫病原加速变异,使其变得更加强大(产生耐药性,出现超级毒株);且隔离躲避只是暂时的,“躲了和尚,躲不了庙”。
“疫病”的发生就是动物机体与“疫毒之邪”之间不能够维持动态平衡,力量出现相对失衡的一种表现。即,机体的抗病力“正气”抵抗不住“疫毒之邪”,邪气乘虚而入,并在体内不断壮大,进而严重干扰到机体自身的平衡而发病。
2.2 中兽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中兽医学认为,当疫病发生之时,动物机体的“正气”一定弱于“疫毒之邪”。要想达到对疫病防治的目的,只要使体内的“正气”强于体内以及环境中的“邪气”即可实现。而想让机体的“正气”战胜体内以及环境中的“邪气”,可通过“扶正”兼“祛邪”的途径实现。
2.2.1 中药的“扶正”作用
“扶正”即扶助正气之意。“正气”是指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特异性的抵抗力。由此可见,“正气”由“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机体特异性抵抗致病因素的能力”三个方面共同构成。故“扶正”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同时入手。
2.2.1.1 应用中药提高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
中兽医学把动物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叫做“阳气”,俗称“火力”。“阳气、火力”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动力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机体抵御外邪侵入和保证体温相对恒定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阳气、火力”充足,意味着动物抵御疾病的能力就强大。壮龄动物比老龄动物抗病能力强就是因为其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足的原因。
动物机体内的“阳气”在同“邪气”斗争时,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来抵抗“病邪”。在感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动物往往会出现“发烧”的症状,这一现象即为“阳气”与“邪气”抗争的具体表现形式。故,如果得了感染性疾病的动物不发热,反而表现出体温相对较低,则表明机体的阳气虚衰,已无抗争能力,基本难以治愈。
中兽医学认为,再好的东西都有个度,正所谓“过与不及皆为病”。当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太足,也就是“阳气”太过时,会“化为火”(俗称上火)。例如,临床上大补元气的人参吃多后流鼻血就是气补得太过化火的表现。再如,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极易长青春痘,而年纪大的老年人却不会长,也是因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五脏六腑机能活动最足的时候。常达到除了满足自身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外,还有多余的气,便化火长痘。而老年人脏腑机能已经衰退,很难有多余的“气”来化火长痘。
当前的养猪生产实践中,由于饲养环境的复杂、化学药物的过度使用、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和各种免疫抑制疾病的广泛存在,严重损伤了猪群的阳气,使机体长期处于阳气不足的“亚健康”状态,故应用中药促进猪群五脏六腑的机能活动便可大大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
许多具有“补阳气、增火力”作用的中药原料均具有促进机体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作用。比如,人参、黄芪、党参、附子、肉桂、干姜、白术等等。所以在开发具有“扶正”功效的中药组方时,一定要选择“补阳气、增火力”的中药原料以促进机体的脏腑机能活动。
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足,阳气就足,其就对各种致病因素均具备强大的抵抗力。由此可见,中兽医学中的“阳气”与现代医学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基本一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党参、黄芪、肉桂等补气助阳中药均具有提高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
2.2.1.2 应用中药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中兽医学认为,机体除了要维持自身五脏六腑的平衡外,还必须与所处的环境维持平衡(即天人合一),否则仍然会引起疾病发生。比如,养殖实践中由于环境的突然改变,导致疾病的发生便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也是其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对机体进行“扶正”时,除了要应用中药促进机体五脏六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还要在做好环控的同时应用中药提高动物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即抗应激能力。
中兽医学认为具有“镇静、安神”功效的中药(如,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朱砂、龙骨、牡蛎、茯神、夜交藤、合欢皮、合欢花等)可显著降低机体对环境的敏感性,从而显著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例如,对睡眠环境要求极其苛刻的易失眠患者,通过口服安神补脑液可以显著提高睡眠质量就是此理。所以在开发具有“扶正”功效的中药组方时,还要选择“镇静、安神”的中药原料以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
2.2.1.3 应用中药提高机体特异性抵抗致病因素的能力
中兽医学在一千多年前就意识到,环境中充斥着各种“疫疠之气”,动物机体要想在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还要与“疫疠之气”维持平衡。而要与“疫疠之气”构建平衡,光靠机体自身的平衡和对环境的适应力还不够,必须还要具备对“疫疠之气”特异性的抵抗力。要具备对“疫疠之气”特异性的抵抗力必须通过与“疫疠之气”巧妙接触,在全面了解对方的基础上构建起一套特异性的应对能力。例如,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记录着被狂犬咬伤后,为了预防狂犬病,可取狂犬的脑组织,蒸熟后在伤口上外敷的方法。实际上这就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组织灭活疫苗”。这比西方的牛痘疫苗早800多年。可见,疫苗的鼻祖并非“牛痘疫苗”。且疫苗接种这种故意让病原与机体接触的做法,更符合中兽医学通过接触构建平衡的理念,而与现代医学对待病原一定要消毒、隔离的理念相悖。
综上,要想提高机体特异性抵抗致病因素的能力,必须要与病原接触,只有通过接触才能了解对方,进而构建起一套特异性的“应急预案”与之抗衡。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就是给动物接种疫苗。
虽然我国拥有众多种类的畜禽疫苗,但是在畜禽养殖实践中,许多免疫后的动物机体却不能获得有效的保护,仍然发病。笔者认为,并非我国生产的畜禽疫苗不过关,其主要原因是在我国近些年的畜禽养殖实践中抗生素滥用,严重损伤了机体脏腑功能,机体无法维持平衡,难以进行充足免疫应答所致。为此,许多养殖企业在接种疫苗时,常配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脏腑功能的中药(例如,黄芪多糖等),以提高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进而显著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2.2.2 中药的祛邪作用
在辅助机体“正气”战胜“疫毒之邪”的过程中,除了应用中药进行“扶正”外,还可以应用药物进行“祛邪”,以削弱“疫毒之邪”的力量,从而使“正气”全面战胜“邪气”,达到疾病痊愈。
“祛邪”的具体做法是,在应用消杀药物祛除环境中的“疫毒之邪”的基础上,根据邪气入侵机体部位和病位深浅的不同,辨证应用中药组方,将侵入机体的“疫毒之邪”驱逐出去。
2.2.2.1 应用解表法,将入侵肌表的“疫毒之邪”从体表散出
“疫毒之邪”在入侵机体的初期,首先入侵机体的表面,引起发热兼恶寒的表证。此时可应用具有解表发散功效的药物,将侵入动物肌表的“病邪”发散出去。
中兽医学认为表邪有寒、热之分,故表证分为表热证和表寒证。表热证,治宜辛凉解表,常选用味辛性凉的解表中药与清热解毒药配合使用,发散肌表的风热之邪。代表方有银翘散(银花、连翘、淡竹叶、桔梗、荆芥穗、薄荷、淡豆豉、牛蒡子、芦根、生甘草)和双黄连(金银花、黄芩、连翘)。表寒证,治宜辛温解表,多选用味辛性温的药物发散肌表的风寒。主要代表方有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羌活、独活、枳壳、茯苓、桔梗、川芎、甘草、薄荷)。
2.2.2.2 应用宣肺法,将入侵肺系的“疫毒之邪”随肺气呼出
有的“疫毒之邪”(如,流感病毒,支原体等)主要入侵肺系。“疫毒之邪”入肺后,机体本能地通过加快呼吸频率(喘)和咳嗽,将蕴积肺系的“疫毒之邪”外排。宣肺法就是应用能够提高肺脏宣发功能的方药,提高单次呼气向外排邪的能力。在药物的作用下,肺系中的“疫毒之邪”可快速随呼气排出,机体的呼吸频率和咳嗽自然减弱或消除,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功效。临床上应用治疗呼吸道病证的麻杏石甘口服液(麻黄、杏仁、石膏、甘草)便是宣肺平喘的经典代表方剂。
2.2.2.3 应用泻下法,将入侵肠道的“疫毒之邪”随粪便排出
有的“疫毒之邪”(如,大肠杆菌、腹泻病毒等)主要入侵动物的肠道,导致肠道功能失衡,出现腹泻下痢、里急后重、甚至便血等症状。泻下法即应用能够清热泻下的方药,攻逐肠道结滞的“疫毒之邪”,促进肠道内的“疫毒之邪”及时随粪便排出体外。没有了“疫毒之邪”干扰,肠道机能恢复正常,下痢腹泻等症状消失,从而到达到“止泻”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感染性腹泻的白头翁口服液(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和四黄止痢颗粒(黄柏、黄芩、白头翁、大黄、陈皮、苦参、地榆、白芍、秦皮、板蓝根)便是泻下法的经典代表方剂。
2.2.2.4 应用通淋法,将入侵肾系的“疫毒之邪”随尿液排出
有的“疫毒之邪”(如,猪瘟病毒、鸡肾传支病毒等)可以入侵动物的肾系(泌尿系统),造成泌尿系统的水分被过度蒸发,临床上出现排尿不利、尿液浑浊、尿酸盐沉积,甚至尿结石等症状。通淋法即应用能够清热利尿的方药,攻逐蕴积肾系的“疫毒之邪”,使肾系的“疫毒之邪”及时随尿液排出体外。没有了“疫毒之邪”干扰,肾系机能恢复正常,排尿不利、尿液浑浊等症状消失。临床上的八正散(木通、瞿麦、车前子、萹蓄、滑石、大黄、栀子、甘草)便是通淋法的经典代表方剂。
2.2.2.5 应用凉血法,将入侵血脉的“疫毒之邪”从营血中透出
许多“疫毒之邪”(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等)入侵机体后,会快速由表及里,最后进入血脉,临床上出现高热、神昏、精神萎靡、行走摇晃、呼吸急促、食欲废绝、全身出血等症状。凉血法就是应用具备清热凉血功效的方药,发挥透热养阴、凉血祛瘀之效。兽医临床常用的清瘟败毒散(石膏、水牛角、生地、桔梗、栀子、黄芩、知母、赤芍、玄参、竹叶、连翘、甘草、丹皮)便是凉血法的经典代表方剂。
2.2.2.6 应用攻毒法,使入侵机体的“疫毒之邪”就地失活
有些“疫毒”毒力较强,在解表、宣肺、泻下、通淋、凉血之法难以使其及时排出的情况下,可采用本身具有更强毒性的方药,通过以毒攻毒,使“疫毒”快速失效。例如,将“蜈蚣”“全蝎”“蟾酥”“乌蛇”等毒性较强的中药原料,用于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烈性疫病时,能够起到以毒攻毒,以毒制毒,一物降一物的疗效。从而使动物体内的疫毒失活,不再具备危害机体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兽医学在防治动物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提高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来维持机体自身的平衡;其次,通过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来维持机体与所处环境的平衡;最后,通过提高机体对致病因素特异性的抵抗力,以及祛除环境之邪和祛除体内之邪的六大途径来维持机体和疫毒之间的平衡。
3 中兽医学理念对非洲猪瘟防控的启示
中兽医学认为,“非洲猪瘟疫毒”也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其被发现就达百年之久,在未被发现之前其应该就长期在自然界存在。猪群发生非洲猪瘟,并不是因为非洲猪瘟病毒在自然界新出现,而是机体的“正气”与“非洲猪瘟疫毒”难以维持平衡而导致的。故,当一个猪场发生非洲猪瘟时,不要把整个猪场的猪全部捕杀。应先把整个猪场严密封锁隔离起来,然后将发病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未发病的猪在严格封锁的前提下,应用中药进行“扶正”和“祛邪”,达到防控非洲猪瘟继续发生的目的。即进行“定点清除”“拔牙”,而非全场扑杀。最终那些不发病也未感染的猪,其繁殖的后代对非洲猪瘟一定具备较强的抗性。
另外,不要把非洲猪瘟的发生全部归罪于“非洲猪瘟病毒”,将全部精力放在通过彻底环境消杀来“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上。因为,病原本是自然界的常在之物,让其彻底在自然界消失很难,过度的消杀一方面会成为“病原变异”的动力,另一方面还会打破环境中原有的微生物平衡,对环境造成破坏(有必要对非洲猪瘟期间大量使用消毒剂对环境的破坏进行一下评估)。
因此,从中兽医学的角度看,防控非洲猪瘟更加合理的做法是:非疫区,在适度生物安全的基础上,重点放在提高猪群的“正气”上;对于疫区无疫病的猪场,在适度生物安全的基础上,应用中药进行“扶正”兼“祛邪”。
4 非洲猪瘟中兽药防控推荐方案
2019年4月20-21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在雄安新区召开了“‘屏风行动’——非洲猪瘟的中兽药应对策略”专题研讨会。通过研讨,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并形成了一套中药预防非洲猪瘟的推荐技术方案。
4.1 无疫情地区的猪场
对无疫情地区的猪场,以“扶正固本”为原则,推荐应用玉屏风颗粒(每吨饲料中拌入2 kg,每月连用14 d);或芪贞增免颗粒(每吨饲料中拌入2 kg,每月连用14 d);或其他具有扶正固本作用的中药。
4.2 疫区而无疫情的猪场
对于处在疫区而无疫情的猪场,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推荐以下各法:①玉屏风颗粒+板青颗粒+双黄连可溶性粉(每吨饲料中各拌入1 kg,每月连用14 d);②芪贞增免颗粒+板青颗粒+双黄败毒颗粒(每吨饲料中各拌入1 kg,每月连用14 d);③在每吨饲料中拌入黄芪多糖粉0.8 kg+双黄连可溶性粉1 kg,每月连用14 d;④在每吨饲料中拌入扶正解毒颗粒2 kg,连用7 d,每月2次。
由于古代的中国人民在预防和治疗“瘟疫”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比如,建立了卫气营血和六经等辨证一系列针对瘟病的辨证方法,总结出了《温病条辨》和《伤寒论》等诸多具有很高临床指导作用的疾病诊疗经验。再加上近年来,中医界在应用中医药防治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炎、非典型肺炎以及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方面的成功经验,深信中兽医药在防控非洲猪瘟方面也一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