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西部地区西洋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16车振华马保瑞曹永强魏树伟
车振华 马保瑞 曹永强 魏树伟
(1山东省齐河县祝阿镇林业站,齐河 251114;2山东省齐河县自然资源局,齐河 251100;3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 271000)
近年来,为了实现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果品生产,赢得市场,山东省中西部地区引进栽培了红巴梨、凯斯凯德、阿巴特、超红梨、红考密斯、秋洋梨等西洋梨。由于对西洋梨的生长和结果特性缺乏了解,按照白梨、日韩砂梨的特点进行管理,生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解决对策,供生产参考。
1 存在问题
1.1 整形修剪难,用工多
自然生长的西洋梨树冠直立,骨干枝、枝组角度不开张,且不易更新,树冠郁闭,树形紊乱,树体结构难确定,与白梨、砂梨系品种相比,难整形修剪。修剪时抹芽、拉枝开角、疏枝等整形修剪用工多。
1.1.1 枝条柔软,易披散下垂 西洋梨幼树长势较旺,成枝力强,枝条直立生长、密挤,树势极易上强,树冠直立,干性强。枝条柔软,主枝、枝组拉枝后角度过大(呈90°以上时),梢部枝叶密挤,生长季节在风吹、雨淋的作用下,枝条易披散下垂,树冠底部枝很容易形成扫地枝,结果后更容易下垂,影响树体通风透光。
1.1.2 大枝角度难以稳定,背上易发生丛状徒长枝 主枝、枝组角度难以稳定(固定),背上易发生丛状的徒长枝,并且发枝较多、较细、密挤、林立,影响侧生、背后枝芽的生长发育和成花。
1.1.3 枝条基部易光秃 1年生枝条受顶端优势的影响,基部、中部的芽萌芽率低,甚至不萌芽,易形成光秃带,梢部萌芽率高,管理差容易造成树体上强下弱、树冠下部和內膛光秃,盛果期后易造成结果部位外移,不利于密植栽培。
1.2 成花难,盛果期较晚
近年来,当地栽培的秋月、新高、华山、丰水、爱宕、新梨7号、皇冠梨等优良品种易实现早果丰产,4年生梨树便进入盛果期。西洋梨原产欧洲及亚洲西部,具有幼树直立生长、易徒长、生长势强,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不易成花等生长结果习性,进入盛果期较晚。相同的栽培管理模式,西洋梨成花较难,种植效益不如日韩梨。
1.3 易感染病害
西洋梨进入盛果期后,管理粗放,树冠郁闭,负载量过大导致树势衰弱,树体衰老加快,极易感染腐烂病、干腐病等枝干病害。有的梨园轮纹病也发生严重,采摘时即使果实没有轮纹病症状,采后3 d尚未完成后熟的果实,便出现轮纹烂果病症状,失去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
1.4 果实品质差
西洋梨采摘一般在7~8月份,正值华北平原地区的雨季。此时雨水较多,加之部分果农为使梨果快速膨大,有适当浇水的习惯,致使果实酸度大、甜度低、风味差,果实品质差。
1.5 市场行情好,但销售量少
目前市场上水果琳琅满目,外观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西洋梨以其奇特的外形、色泽和口味,满足了现代人们对果品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市场上行情较好,但销售量少。究其原因是西洋梨采摘后需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3 d,完成果实的后熟,果中淀粉由内向外转换为糖分,才能呈现出“肉质细腻、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的独特口感。而普通消费者购买后未充分后熟就直接食用,由于肉质过硬和口感不好,错误地认为不如脆甜爽口的日韩梨好吃,形成了较差的口碑,从而影响了西洋梨的消费市场。
2 对策
2.1 采用矮化砧木
现代梨园为实行机械化、省力化、规范化、标准化、娱乐化(采摘)栽培,采用宽行密植栽培,为了控制西洋梨的幼树旺长,解决难成花、进入盛果期晚的问题,在建园选苗时,选用中矮1号等为矮化砧木或矮化中间砧培育的西洋梨苗,以控制树势,实现西洋梨树体矮化、早结果、早丰产的目标。
2.2 合理整形修剪
2.2.1 选用早果丰产树形 根据栽植密度和架材投资情况,树形宜选择高纺锤形、“Y”字形或棚架形。高纺锤形干高50~60 cm,树高2.5~3 m,在中心干上着生10~15个螺旋状排列的主枝,主枝两侧分生小结果枝组。相邻两主枝间隔20 cm,同侧的两个主枝间距40~50 cm,主枝与主干的夹角呈70°~80°。树高达到3 m时落头开心,树冠呈高纺锤状;“Y”字形干高40~60 cm,有 2个主枝,呈 40°~50°角向行间生长,每个主枝距离主干60~80 cm处,侧面培养2~3个大枝组,100 cm以上培养4~6个枝组,均匀分布在主枝两侧,上小下大,树高2.5 m;棚架形有2~4个主枝,呈 40°~50°角向上生长,主枝上配备1~3个侧枝,在主枝、侧枝上的分枝均匀绑于棚面上,采取拉枝、压枝、摘心等方法,培养结果枝组。
2.2.2 刻芽定枝 根据西洋梨成枝力低、萌芽率低、基部易光秃的生长习性,从定植第2年开始,按照高纺锤形、“Y”字形或棚架形等目标树形的树体结构要求,在需要培养主枝或枝组处刻芽定枝,培养永久性主枝或枝组,不留临时枝。主枝或枝组回缩更新时,保留20~40 cm的永久桩,使中心枝、主枝上不产生疏枝疤痕,及早预防腐烂病、干腐病等枝干病害。高纺锤形在离地60 cm以上开始选芽刻芽,首先选择东西方向伸向行间的2个饱满芽进行刻芽,保证下部最低的小主枝向行间生长,实现树体的下大上小,然后再向上在中心枝上螺旋刻芽,每隔10~15 cm刻1个芽,同方向上下芽间距40 cm左右,分散中心枝的生长势,刻至距中心枝梢部30 cm时停止刻芽,任其生长;“Y”字形、棚架形选择出主枝单轴延伸,在主枝两侧每30 cm左右选择侧芽进行刻芽促发枝,将发出的新梢绑缚在架面上,呈70°~80°倾斜生长,培养枝组或结果枝组。
2.2.3 抹芽 春季及早抹芽,抹除离地40 cm以下的萌芽以及主枝、枝组背上的徒长枝芽,控制无用枝梢的生长,防止背上枝林立,避免疏枝后形成疤痕。
2.2.4 开张角度 根据高纺锤形、“Y”字形或棚架形对西洋梨树主枝、枝组角度的要求,当新梢长至15~20 cm时用牙签撑开基角呈60°~70°,新梢长至50 cm时及早拉枝或用开角器开角(不等季节只看枝条长度),缓合枝势,促进枝梢基部芽体饱满,防止光秃,为萌芽发枝、成花做准备。
根据西洋梨枝软,进入盛果期后主枝、枝组易下垂、背上易发旺枝的特性,高纺锤形离地60~90 cm的下部枝条开张角度控制在70°左右,以保证较强的生长势。离地100 cm以上枝条开张角度80°左右;“Y”字形、棚架形选择 2~4 个主枝呈 30°~40°角,向行间倾斜生长延伸,在主枝两侧20~30 cm的间距选留枝条,开张角度80°左右,培养枝组或结果枝组。
2.2.5 摘心 主枝、枝组的延长枝外的新梢,长至50 cm左右时进行摘心,促进新梢芽体发育,防止枝条基部光秃,培养结果枝组。
2.2.6 疏枝 梨园行间一般留有1.2 m左右宽的通风透光作业带,西洋梨对光照条件要求较低,叶片小、分枝多、级次高,夏季、冬季修剪时,疏除徒长枝、竞争枝、过密重叠枝,适当多留分枝,以实现“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的枝满冠的丰满树形,早果丰产。
2.2.7 培养、更新结果枝 西洋梨不同品种间的结果习性差异较大,大部分品种以短果枝和短果枝群结果为主,部分中长果枝也可结果。对幼树宜轻剪缓放,冬夏结合摘心、开角、缓放和回缩措施。一般枝梢冬剪缓放不短截,注意培养和更新结果枝,待缓放出分枝并开始成花后进行回缩。盛果期后及时回缩更新较弱、无结果能力的老枝,利用健壮果枝结果。
2.2.8 主枝、枝组的稳定、更新 西洋梨树进入盛果期后,保持主枝、枝组合理的倾斜生长角度,调节树势平衡,防止上强下弱。冬剪时疏密留壮,保持主枝、枝组上的稳定,不做大的更新,疏大枝,每年对主枝、枝组上的结果枝组留20 cm长的枝轴进行更新复壮修剪,使树势中庸。
盛果期后主枝角度开张较大,甚至可能下垂,在原枝头下垂衰弱时,合理利用背上枝,如果背上发生徒长枝可用于培养新枝头,原枝头适当回缩,保留结果。如树势很弱,背上无徒长枝发生时,原枝头可重回缩,少结果,促发新梢,疏密留壮,复壮树体,延长结果年限。
2.3 加强土肥水管理
2.3.1 行间留沟 秋施基肥时用开沟机开宽30 cm、深60 cm的施肥沟,施肥后浇封冻水塇土下沉即可形成小沟。或在初冬,梨树落叶清园后,行间用拖拉机带单铧犁或双铧犁耕翻深20 cm左右,将落叶、杂草等翻入地下,在行间形成深20 cm、宽30 cm左右的小墒沟。雨季到来之前,打通排涝沟渠,利用行间的小墒沟凹地自然排出积水。
2.3.2 合理浇水、排涝 根据平原地区梨园土壤墒情、降雨情况和西洋梨的需水特点,盛果期梨园每年浇春季催芽水、花后坐果水、膨果水、秋施基肥水、封冻水等5~6次水,特别是5~6月份果实膨大期,常遇到干旱天气,可采用小墒沟(沟灌)浇小水,既有利于加快浇水进度,实现水分的均衡供应,又能用小墒沟小水渗浇,防止土壤板结,节水、省工。采收前注意雨季排水、控水,以保证西洋梨口味香甜的品质。
2.3.3 平衡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中微量元素、生物菌剂全营养科学搭配,采取多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果园覆草、行间生草、梨树枝叶、杂草等有机物归根等措施,增加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利用生长期追肥或水肥一体化技术,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保证生长结果所需各种矿物质营养元素的供应平衡。
2.4 花果管理
2.4.1 蜜蜂或壁蜂授粉 采用蜜蜂或壁蜂授粉结合人工辅助授粉,确保西洋梨的坐果。
2.4.2 疏花疏果 严格疏花疏果,一般每隔 20 cm左右留1个花序。谢花后7 d开始疏果,先疏去畸形果、偏斜果,然后按间距20 cm左右留1个果,定果,留边果、下垂果。合理负载,产量控制在2 500 kg/667m2左右。
2.4.3 套袋 为实现农药减施,提高外观品质,有效地预防西洋梨果轮纹病的发生,疏果定果后进行套袋,成熟期前15 d摘袋。8月份前成熟的西洋梨,为省工,节约生产成本,可实行无袋栽培。
2.4.4 及时采收、分期采收 西洋梨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其果实品质和商品性。根据品种成熟期,在果形达到预定大小,并且呈现品种应有色泽时即可分期采收。先采摘树冠上部、外围、个头较大、颜色较正的果,不要等梨在树上后熟。
2.4.5 分级、贮存、后熟 采摘果就地冷藏或运至冷库,严格剔除病、伤果,随分级、包装,随风冷,保持2~5℃贮藏。也可采用深层井水配成0.02%~0.05%多菌灵药液或2%甲壳素100倍浸泡 1~2 min,以达到预冷、防腐、消毒的作用。浸泡后捞出梨果置于阴凉通风处,待果面晾干后进行包装、贮藏,减轻轮纹病的发生。西洋梨食用需要后熟,一般在配送运输和货架上完成待熟期,在后熟变软前销售。
2.5 防治病害
2.5.1 加强管理,提高抵御病害的能力 加强土肥水管理,沃土养根,疏花疏果,合理负荷,四季整形修剪,防止树势衰弱和树冠郁闭,提高抵御病害的能力。
2.5.2 刮除粗皮、翘皮 春季梨树发芽前,及早刮除主干、中心枝、主枝上的粗皮、翘皮,涂抹3~5°Be石硫合剂或1 000倍戊唑醇+400倍果树型天达2115,杀菌、护干、预防病害。
2.5.3 喷药防治 春季梨树发芽前喷3~5°Be石硫合剂或300倍45%施纳宁加3 000倍有机硅。谢花后7 d开始,每10 d喷施1次甲基硫菌灵、氟硅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25%吡醚·戊唑醇、45%吡醚·甲硫灵等,轮换交替使用,枝、干、叶、果均匀细致喷雾,连喷6~7次,采收前细致喷1遍70%甲基硫菌灵杀菌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