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好习惯 成就好人生
——少先队员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16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韦云成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韦云成
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义务教育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作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承德路校区来说,经过研究思考,我们确定了“十大好习惯”作为我校少先队员养成教育的突破口。
一、摸清家底,凝聚共识
我校所在的承德路校区是一所具有70年历史的学校。学校目前有24个中队,队员986人。在追溯办学历程的基础上,学校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梳理挖掘并提炼出了以“润德”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理念,以“办大德上善之校、做慧德启智之师、育明德乐学之生”为办学愿景,追求“为每个队员提供适合的教育”。
学校孩子的现状怎么样呢?独生子女占31%,二孩占52%,三孩及以上占17%。家庭中父子两代51%,祖孙三代占37%,其他类型12%。父母带的占比57%,爷爷奶奶带孩子占12%,其他类型占31%。家长职业类型机关2%,企业工人22%,打工36%,个体40%。家长文化,父亲小学文化9%,初中41%,高中32%,大专10%,本科3%,其他5%。母亲的文化,小学16%,初中44%,高中27%,大专7%,本科2%,其他4%。家庭图书20本内23%,20—50本49%,50-100本19%,100本以上9%。有独立学习空间65%,没有的占比35%。作业完成情况,孩子独立完成30%,父母辅导40%,爷爷奶奶辅导5%,辅导班17%,其他8%。参加辅导班1个占比27%,2个的占比5%,没有参加的61%。时断时续型7%。孩子接送方式自己回家24%,父母接送54%,爷爷奶奶接送19%,其他3%。
观察发现,少先队员良好习惯养成面临的严峻挑战:(1)阅读情况堪忧,没书读,不爱读书。(2)作业完成存在不小的问题。(3)文明习惯较差,语言不文明,说脏话比例不低。行为文明方面,乱抛乱丢的问题比较突出。(4)规则的意识比较薄弱。(5)自我管理能力挑战大,受家庭、社区影响很大。
我们在先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众多的需要养成的习惯中,遴选了15条好习惯,然后再做进一步的筛选,通过师生家长的投票产生。这10条好习惯,凝聚了老师、队员、家长三方面的共识,特别是老师们付出了辛勤的努力,通过智慧的引领,队员们得到了一次教育。家长们踊跃投票中,对养成教育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提高。
二、整合融通,形成合力
1.课程与评价,使得习惯养成有智慧。
良好习惯的养成,脱离不了课堂。习惯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就有习惯养成的因素,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习惯的要求与培养也十分必要。不管是语数外,还是道德与法治、科学,包括音体美等其他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许多都与习惯养成发生联系。如语文课,育人价值的挖掘,语文素养的提升,哪一项不与读书好习惯相关。道法学科中低年级更是聚焦习惯培养。让十大好习惯主动与学科发生联系,内容需要进行整合,让课堂教学助力习惯的养成。
校本课程《承德娃十大好习惯》,由学校老师组织编写,更为聚焦,集中于十大好习惯的培养。每一课内容编排由“古今名言我知晓、小小故事我爱听、习惯要点我记牢、习惯标兵我来找、好习惯我能行” 五部分组成。名人名言深刻隽永,小小故事引人入胜,习惯要点清楚明白,习惯标兵榜样引领,最后知行合一我能行。
评价引领,目标导向。评价是指挥棒,抓住了目标导向,就把握了队员成长的方向。通过评选习惯养成标兵、习惯养成之星,通过表彰,让孩子们发现努力的方向。每个期末,优秀承德娃的评选,十大好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这样既有过程性评价,也有终结性评价。
2.文化环境,滋养队员良好习惯的养成。
校园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校园绿树红花,四季如画。樟树告诉我们要学会坚持,松杉告诉我们要昂首挺胸,腊梅告诉孩子要不怕困难……绿色校园,文化长廊诗意盎然。校园景观处处充满育人的美丽,蓝色的小脚丫引导着孩子的脚步,有时告诉他们要靠右行,有时在提示他们要按秩序排队。校园道路斑马线标志时刻提醒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实线、虚线、斑马线都是遵守交通规则的提醒员。校园阅览室、承德娃悦读吧、图书角都成为孩子们爱去的地方。
学校各个中队积极构建良好的中队文化,积极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努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家长学习,强化孩子习惯养成之力。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摆在家长们面前的一道难题,需要学校的引领。为了让家长掌握科学有效的家教方法,11月,我校连续举行了六场家庭教育讲座,为全校一到六年级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全覆盖培训,家庭教育师与家长畅谈学生习惯培养的收获与喜悦,去努力解开家长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困惑,效果是喜人的。
4.活动体验,学生习惯养成动力之泉。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如读书节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孩子爱读书好习惯的养成。诗歌朗诵、经典诵读、课本剧表演、图书漂流、小书虫评比,这些读书节活动开展使得读书有趣生动起来,使得读书好习惯的评比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低年级的长耳朵会听、俏嘴巴会说、亮眼睛会看、金手指会写、小脚丫会走的神气承德娃系列活动,使得低年级队员的习惯培养生动有趣。
三、 按成长需求,长程序列设计,提高习惯养成之效
1.年段成长需要决定习惯养成的长程内容。
聚焦发展需要,长程设计“承德娃”活动。一年级,神气承德娃; 二年级,能干承德娃;三年级,聪明承德娃;四年级,活力承德娃;五年级,阳光承德娃;六年级,智慧鸾娃。
年级的成长需要不同,自然十大好习惯的培养重点不同,如同一类习惯养成,在不同阶段是有着不同要求的。如第十条好习惯:爱护环境,随手捡拾,养成环保好习惯。一年级的内容:①不随手丢垃圾;②不随手采摘小花、小草;③知道垃圾要丢到垃圾箱里。二年级的内容:①爱护课桌椅,不在桌面上乱涂乱画;②不随意践踏草坪;③不乱扔垃圾。三年级内容:①主动把垃圾丢进垃圾箱;②爱护小花、小草;③垃圾能进行简单分类。四年级的内容:①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②提醒他人不要践踏草坪、不要破坏公物;③知道低碳节能就是践行绿色环保。五年级的内容:①提醒他人要爱护坏境,并能以身作则;②积极做一个环保小自愿者;③平时注意节能。六年级的内容:①能设计爱护坏境的温馨话语;②积极参加环保宣传;③积极做低碳出行践行者。
评价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低年级主要是星级评价,直观;中年级,一般为主题评价,有血有肉。高年级,一般是能效评价,客观标准。
2.习惯养成的系列化
习惯的养成绝非易事,除了上文所述要具有长程意识,还要把握本年段的成长需要,再就是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整合融通,设计系列化活动体验。如高年级自己事情自己做劳动习惯的培养,“智慧承德娃巧生活”系列活动设计的就比较好,扣住了“巧”,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活动系列有巧打扫、巧整理、巧装饰、巧烹饪、巧出行五个组成,活动主题来源于生活的需要,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来源于孩子的真实表达,这个习惯养成系列活动通过横向内容上丰富,使得效果就比较好。
习惯的培养,有着内在的过程,需要做好前移后续。前期要做好习惯的兴趣引导与习惯的规范明确,过程中要适时的榜样教育,并鼓励积极实践体验,接着需要评价奖惩促进,还要形成良好习惯的风气或环境,巩固养成。如一年级良好行走习惯的养成:首先兴趣性引导,如用大雁的故事引导;然后,讲清楚放学走路的要求,讲清纵向对齐的要求,行走距离的控制等;接着,通过高年级或者身边榜样来引领,来教他怎么走;再通过系列的体验训练,同时进行着评价引导,巩固习惯的养成之效。这一习惯的养成并非一个闭环过程就能形成,需要在不断反复中巩固提升,“走好路”这一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四、搭设平台,推动习惯养成
1.提供平台,展示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通过精心设计各种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各中队的管理特色、成功经验, 交流实施中的感悟,发现并挖掘典型,树立榜样。召开“习惯教育分享会”活动,及时推广经验,实现资源共享。阶段成果展示现场,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锻炼习惯三个层面展示学生良好习惯和养成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如以“悦读”工程为切入点,开展了“养成读书习惯,书香润泽校园”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围绕“悦读”工程有效开展了“午读20分,好书伴我行”“承德娃悦读吧,和书交朋友”“图书漂流跳蚤市场” “悦读排行榜”等系列活动。学校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承德娃十大好习惯》,使习惯教育的实施更加聚焦,突出重难点。
2.设计平台,倒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队部主动设计一些平台,通过任务驱动机制、定期研讨机制、展示汇报机制,倒逼队员良好习惯的养成。如一年级,为了让孩子迅速养成行走的好习惯。学校主动告知,要在一个月后开展放学路队评比。一个月后活动如期举行,孩子们一个月的努力得到展示,好的习惯得到养成。校园斑马线,通过“我是小交警”岗位的值守,“逼”着孩子逐渐养成遵守校园交通规则的习惯——实现靠右行,过路要走斑马线。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将扎实做好“承德娃十大好习惯”养成教育,相信我们的队员们一定能成长为有素养、有担当的承德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