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现代农业关键技术及展望
2020-12-16孙丽
孙 丽
(衡水学院数计分院 河北衡水 053000)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农业生产体系中和有效利用农业生产形式转变为自动化、智能化,通过科学的管理办法对农作物种植以及生产可制定较为精准的方案,以此来降低农业生产整体成本的投入。此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本身的不断更新与优化,我国农业发展趋势也逐渐由传统的机械化向自动一体化方向发展,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1 “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农业发展内涵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发展是我国对农业体系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向,通过将农业生产体系与网络化、精细化相结合,建立一种多维度的农业生产格局,然后通过示范区的带动效应来加速农业生产体系的成型效率。在互联网平台的支持下,现代农业生产与营销形成有效对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农业驱动力,将有效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信息平台提供的集成系统会更加精准地测定出当前农业生产中各类信息之间的协调性与耦合性关系,然后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以建立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机制,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
2 “互联网+”现代农业关键技术
2.1 IOT 技术
IOT 技术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建立的一种万物互联的信息系统,也就是目前我们所说的物联网。通过物联网技术可有效地对系统内的信息节点进行精准定位,依托于固定的信息服务协议,将承接物联网信息采集的传感器进行有效关联,保证数据信息在采集与应用过程中实现精准定位以及全过程跟踪。现阶段,物联网在农业体系中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感知层。其属于信息采集的过程,通过将物联网与农业产业的生产环节进行精准的信息整合,然后为后续信息指令传输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感知层所起到的作用主要在于对系统数据信息的整合,通过内部参数的核定,保证数据信息在感知层内实现精准化确认,提高实际数据处理能力。第二,网络层,其是对信息进行定向传输与分类传输的重要载体,通过将信息的物理服务器与网络服务器之间建立对接传输渠道,来保证信息传输的精准性。依托于网络层可对数据信息进行罗列,在数据对接渠道的建设下,保证农业网络中产生的数据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传输,这样便可最大限度提高系统本身的应用性能。第三,应用层。应用层则代表物联网智能处理的实现部分,其通过相关指定的传输来正确界定出某一类信息行为产生的联动影响,然后通过相关指令的下达来保证农业生产体系中各项信息的实现整合与利用,进而为农业生产稳态发展奠定基础[2]。在应用层的实现下,数据信息本体将形成一种自动化、智能化更新的机制,且可依据数据库信息的比对,提高数据指令下达的精准性,保证农业生产体系中的各类数据得以正常传输。
2.2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是通过云储存环境与精密算法来对信息进行结构式运算,当然其依赖于计算机实体对信息本身的分布式处理能力,然后通过云端的计算模式来减轻终端处理的烦琐度,以此来确保数据信息的运算实现虚拟化、资源分配化的高效性。此外,云计算本身的系统平台可对大容量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在极短的时间内可完成多结构、高容量的信息运算。对于农业生产而言,由于农业生产本身产生的信息具有多元性,各类复杂信息如单一地传输到物理服务器中,则必然造成物理服务器本身处理信息的冗余性问题。通过云计算的支持,则可有效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且通过将终端与服务器本身进行连接,可利用信息在系统之间实现同步性传输,以降低整体资源成本的消耗。从数据运算机制来看,作为分布式处理的一种数据处理机制,其通过云平台的建设,可有效保证系统自动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针对农业生产、运营中的海量信息,可通过网格计算为数据提供多个对接口,进而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但从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来看,传统分布式处理显然无法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这就需要负载均衡、串并行运算等多种技术体系共同作用在数据处理平台中,以保证数据的高效率运行,进一步满足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3]。
2.3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是对信息价值本身进行深度挖掘,其通过精准的数据模型,来对内部信息的某一个节点进行多维度统计,然后预期分析信息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趋势,进而挖掘出信息在相关领域中起到的作用,为相关人员提供决策类信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数据源信息的传输渠道具有较大差异性,传统的数据整合形式无法对信息进行高效率处理,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即可实现数据管理的集成化与综合化,依托于数据本身基准参数的核定,可进一步规范整个农业生产数据的整合与传输路径,然后通过相关信息的界定来分析出符合农业生产需求的决策类信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农业产业而言,可为物理存储器的数据与云平台建立一个对接渠道,通过数据本体的确认,分析出数据在网络节点中的运行规律,通过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可进一步界定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数据运行本质,以保证在不同类型数据交互中挖掘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行业的运行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2.4 3S 技术
3S 技术在农业生产体系中的实现是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定位系统为载体进行相关操控的。遥感技术对空间内农作物的信息生长状况进行获取,通过将不同时间段内信息生长行为所产生的信息同步传输到主系统中,令管理人员认识到当前农作物的生长状态,以此来制定相关方案,进行基于农作物生长状态的宏观调控。地理信息系统则是将各类空间信息进行可视化实现,精准地阐述出当前的条件和环境对农作物造成的相关影响。定位系统则是对空间信息呈现出三维化以及四维化的效果支持,然后通过信息传输反馈机制,将地理信息呈现出的动态变化模式同步传输回主系统中,以此来实现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分析,为后续农业自动化施肥、施水工序的操控提供定位支持。3S 技术为农业生产体系的发展带来较大的支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对农业产业的覆盖环境进行精准定位,进而从宏观角度制定相应的规划,以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层面上的数字化处理。通过技术体系之间的相互融合,数据本身在网络中的映射机制也呈现出模型特性,这样便可有效保证数据信息处理的精确性,特别是对不同区域的农业产业来讲,对农业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关联到一个主系统中,可有效依靠数据对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出不同地区之间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这对于后续政策机制的建设来讲,可为其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服务,进而令地区做出相应的预防及建设措施,保证各类农业工作开展的有序性。
3 “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及发展方向
3.1 “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农业发展是一种主流趋势,技术体系与种植、生产、运营体系的结合,可有效提高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但目前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与农业技术的融合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各类机制的不完善,间接阻碍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效率。例如,农业信息化平台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平台信息获取与农业实践无法形成有效对接,令信息本身呈现出滞后性的传输效果。同时承接现代农业信息发展的技术人员并不具备专业技能,公众人员无法依托先进技术来实现农业的高效率生产,则必然造成互联网农业体系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表面化效果,无法发挥出技术本身的应用价值[4]。
3.2 “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为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效率,应依据各类信息化技术来建构基于智能实现的农业生产运营体系。通过将各类生产工具运营工序进行精细化分析,然后依托于数据信息本身的精密计算模式,将各类信息产生的行为进行分化处理以及信息行为在某一时间节点下的预测导向,以此来将信息平台与农业具体实践建立相关的对接渠道,保障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同时必须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农耕人员进行与信息平台相关的技能化培训,并应加大硬件与软件的融合力度,为农民提供一体化、智能化的信息操控平台,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实现的智慧农业体系,令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农民可依据信息平台对农业生产及运营进行一体化操控,以此来解决农业生产与运营中的成本消耗问题,以全面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 小结
“互联网+”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实现,是将信息化系统与农业生态体系进行联动,来建立基于信息平台的农业运营机制,通过信息技术令各项生产、运营、营销工作的开展维系在一个均衡条件下,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成式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