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机制
2020-12-16陈欣
陈 欣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该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数据不清晰、智能化水平不足等问题,为当前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的立体化、智慧化升级提供了重要动力。
1 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产业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农业产业基础较差,多数地区缺乏强有力的主导产业,加上缺乏科技与资本、人才等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了农民的实际收入与产业效益,出现了“增产不增值”现象。从问题根源上看,正是缺少良好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影响了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为:
1.1 农业产业自身局限性较大,农业生产稳定性不足
农业经济基础薄弱,目前农业产业仍然是对自然环境依赖最高的产业。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始终呈现对自然依赖程度较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效益与规模。农业发展的天然行业因素决定了其现代化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庞大需求与深度依赖。特别是部分农民缺少智慧化的产业发展意识,影响了农业种植、经营与发展成效,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1]。
1.2 农业产业价值转化困难,农业生产效益相对不足
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规模整体较小、经营过于分散,抵御市场经营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在农业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并不明显,加上未能形成完善、系统化的农业产业经济链条,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转化。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产业规模明显不足,市场化意识也不够,从农业生产资料购置、农业产品加工制作到农产品营销,都未能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影响了农业产业的整体市场议价能力,也很难将现有的农业优势资源转化为农业产业经济优势。因此,亟须以现代技术为动力和主平台,为农业产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1.3 农业产业资源利用率不够,农业生产水平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基础、计算机网络设施及技术普及相对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经济管理成效。受农业行业自身因素影响,加上农业领域先进人才、智慧科技等多种局限性影响,我国农业经济整体呈现主导产业缺失、科技含量水平低和经济效益总值不高等多种问题,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滞后,影响了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2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当前计算机发展应用不断成熟,目前我国计算机技术创新应用成果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融合趋势明显提升,实现了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和农业营销及产业管理领域的全面应用[2]。整体上看,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系统化开展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活动,能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化链条,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2.1 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智慧动能
当前计算机技术向农业经营、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全面延伸,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有利于农业产业推广、普及新技术和新设备,优化农业产业资源要素配置。随着当前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完善,农业产业生产方式、经营机制和营销体系,都需要引入注重管理机制的智慧化升级。通过发挥计算机技术的科技优势,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夯实了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智慧基础。计算机技术加速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增加了农业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因此,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结合该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规模、计算机设施基础和农民科技素养等一系列因素,通过完善计算机技术应用机制,持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动能。
2.2 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产业链建设
在计算机技术成熟应用下,农业产业出现了诸多新变化,无论是服务理念还是产业供应链,都实现了规模化、系统化发展。通过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多个领域、多个环节的应用优势,持续优化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路径,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业各个环节的协作水平。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把握了市场对农产品的实际需要,实现了农业行业经营数据的及时共享与高效沟通,从而便于相关经营主体及时调整、优化农业经营方案,实现农业经济管理最佳效益[3]。在发挥计算机技术优势的背景下,推进产业管理模式智慧升级,为乡村经济发展全新的生产力。
2.3 为农民扩大增收提供新途径
“互联网+”农业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时代趋势,全面、系统化应用计算机技术,有助于构建市场主导、技术驱动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机制,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初步成效,农业产业发展所需资源也得到初步改善。通过发挥计算机技术的智慧优势,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率,推动计算机技术与绿色农业建设融合发展,全面完善农业产业发展链条,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富,切实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实力。
2.4 为农业产业科学、智慧化发展提供新可能
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应用为当前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关键驱动力。通过发挥计算机技术优势,制定符合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方案,构建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有效利用了农业发展资源加快农业产业融合进程,充分适应农业产业资源共享的时代趋势,以此发挥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机制,从而有效地开发、挖掘农业资源,增加农民营收,有效维护农村生态环境。
3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机制
在计算机技术成熟应用背景下,农业行业的经营、发展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通过发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优势,全面提升了农业产业的经营效率与产业效益。综合来看,利用计算机技术推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机制智慧化升级,需要从以下角度出发:
3.1 树立“互联网+”发展思维,将计算机技术融入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全环节
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看,进一步发挥计算机技术优势是当前有效解决农业行业经营薄弱问题的重要路径,适应了农业产业经济融合发展趋势。因此,在农村产业经济现代化、规模化发展环境下,农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要重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智慧与工具优势,将绿色、生态和现代理念融入农业产业发展与经济管理全过程;要重视政策引导作用,通过发挥产业叠加效应,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4]。
3.2 全面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流程,构建新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推进农业领域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要注重用智慧化技术收集、分析和研判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走向和问题,使用计算机技术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经营流程。传统农业产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不足,产业经济的融合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在计算机技术助力下,农业产业的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市场营销和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全面融合,形成了新的智慧化管理模式。当前农业产业积极参与“互联网+”发展,通过筛选符合农业实际,对农业经营有效的数据信息后,再对农业产业市场进行智能化分析,助力相关农业主体适时调整经营方案,构建智慧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智慧水平。
3.3 加快农业产业优势资源共享水平,推动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发挥计算机技术优势,加快农业资源信息共享进程,积极扩大农业产业集聚优势,有助于及时把握农业市场的发展机遇,充分降低农业经济管理成本,推动农产品品质全面升级,既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口碑,实现了农业产业经济的智能化、现代管理。通过积极塑造“用户导向”智慧化经营管理机制,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合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各个链条,使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与存储的各个环节,为农业产业集聚优势提供良好空间。
3.4 坚持农民主导发展理念,全面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
以现代农业为内核理念,构建可持续、智慧化发展形态是当前农业产业全面创新、发展和突破的重要方向。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最佳目标,要充分重视农民主导理念,通过深入农村发展,丰富农民增收途径,围绕农业产品销售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机制,为当前农民致富、增收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全面拓展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5]。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农业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使计算机技术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拓宽农业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
4 小结
一直以来,受行业天然局限性、人才、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明显滞后。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智慧化发展背景下,从农业技术更新、农业机械设备采购到农业技术人员培养,都需要强有力的智慧技术。因此,要以计算机技术优势为基础,搭建农业产业发展平台,全面拓展农业产业空间,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互联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