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20-12-16魏庆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3期
关键词:黑穗病青枯病玉米螟

魏庆国

(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镇人民政府,山东 聊城 252039)

近几年,随着玉米病虫害频繁发生,导致玉米产量、质量下降,给玉米种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果病虫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将阻碍玉米种植发展,从而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1]。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玉米种植管理、提升病虫害防治技术,降低病虫害威胁,促进玉米健康生长,实现玉米高产能,提升国民经济水平。

1 玉米种植管理过程

1.1 玉米播种环节

在进行玉米播种时,耕地、翻土是关键步骤。通过耕地、翻土,使土壤获得氧气、养分,利于玉米生长。但是耕地、翻土过程中不宜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养分流失,影响玉米生产。现阶段,在耕地和翻土过程中已使用各种机械设备辅助人工进行耕种,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玉米种植效率、种植效果。此外,在耕地、翻土过程中,还需清理土壤中生长的杂草、残留秸秆等。耕地、翻土结束后,进行灌溉施肥。另外,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温度、气候等自然因素。玉米播种温度下限为6℃~7℃,最佳播种温度为10℃~12℃,但是由于区域间温度相差较大,具体玉米播种温度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此外,为提升玉米种子出苗率,播种的深度要适宜,不可过深或过浅,最好维持在4~6 cm。选出优质的玉米种子,其主要流程包括:选种、浸种、拌种及晒干等。筛选的玉米种子不宜过小,最好适中,提升种子出苗率;浸泡过程中水温、时间等要把控好,避免浸泡时间过长,种子死亡;拌种过程中根据经验适当添加农药,增加种子抗病虫害能力;晒干过程中,控制好时间和温度,避免种子水分过低,无法达到播种要求。播种前,给种子提供生长必要环境及营养物质,提升种子的抵抗力,预防病虫害发生,从而提升玉米种植效果。

1.2 玉米播种方式

玉米播种方式与玉米产量、质量有很大关联,故在玉米播种过程中选择最佳播种方式,提升玉米种植效果。由于我国不同地域之间,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玉米实际播种过程中,根据当地温度、天气等确定播种方式[2]。我国南方玉米播种时间一般分为两季进行,比如长江流域播种时间在3月底—4月初;第2季度在夏天,7月—8月进行播种。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温度较低,一般种植时间在4月底—5月初。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还应适当控制密度,每株距离控制在20 cm,行距控制在60 cm最佳,给玉米预留良好生长空间,吸收充足营养物质、阳光和水分,促进玉米快速生长。

1.3 科学浇水施肥

玉米播种后,不能任由玉米肆意生长,在此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定期进行浇水施肥,给玉米施加生长必须养分,才能让玉米正常生长。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选取科学的灌溉和施肥方法,确保每株玉米都能摄取足够的养分和水分,才能让其正常发育。玉米植株中含有16种元素,除C元素从土壤中获取外,还需要大量氮、磷、钾、硫、钙和镁等,尤其是对氮、磷、钾3种元素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常用玉米肥料中应含有大量氮、磷、钾元素。在选择好合适的肥料后,种植人员还应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土壤肥沃度等确定施肥数量,控制好每种元素比例,合理施肥,确保玉米茁长成长,从而提升玉米的质量。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1 青枯病

青枯病是指玉米植株白天失去生机,呈现枯萎状态,在晚上或阴天时,枯萎现象有所缓解,但是不久后便枯萎而死。其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但是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湿高温、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偏施氮肥等情况下容易诱发青枯病。预防这种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种子处理过程中,使用含杀菌功能的种衣剂进行处理,再给种子施加肥料,提高种子防病虫害能力。此外,青枯病菌还可同病株一同进入土壤,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从而破坏土壤水分,因此种植人员还应定期清理土壤中残留的青枯病菌,防治病菌再次侵害玉米种子[3]。农业防治方法:定植时用杀菌农药灌根或浸根,移栽前使用质量分数为77%可杀得5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硫酸链霉菌素3 000~4 0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600~800倍液,进行浸根1~2 h。

2.2 锈病

锈病是由真菌中的锈菌寄生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对植物叶、茎、果实造成严重危害。并且,锈病具有形态上的多型性、生理上的转化型和变异性等特点,可通过转主寄生、夏孢子远距离传播,对不同植物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种植人员应定期清理杂草,烧毁锈菌,避免锈菌传染。另外,锈病防治应从花后开始,约10 d喷洒1次150~200倍液高脂膜,提升抗病虫害效果。

2.3 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主要虫害,在各地春、夏、秋播种玉米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其是在夏季播种时最为严重。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从而降低籽粒产量。越冬期,玉米螟幼虫化蛹,处理越冬期秸秆,可选择焚烧或喷洒农药方法,有效抑制玉米螟危害。焚烧后的秸秆还可用作肥料,给玉米生长提供养分,从而提升防治病虫害效果[4]。此外,在花丝蔫须后,剪掉花丝,用质量分数90%敌百虫0.5 kg,水150 kg,黏土250 kg配制成泥浆涂于剪口,能有效预防病虫害;也可使用50%或80%敌敌畏乳剂600~8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滴于雌穗顶部,预防病虫害效果显著。

2.4 黑穗病

黑穗病是高粱玉米等植物普遍发生的病害,其主要包括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和坚黑穗病。当玉米发生黑穗病后,成熟后破裂,散出里边的黑色粉末,且一旦出现黑穗病后,病株发育受阻,一般较为矮小,难以结出正常玉米苞谷,从而影响产量。出现黑穗病后,应根据玉米品种选择合适的抗病虫害方法。药剂处理种子是防治黑穗病最重要,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可适当使用含有多菌灵和克百威的药剂进行处理,切记不可大量使用,避免种子受到伤害。另外,还可实行三年播种一次,减少土壤中黑穗菌含量,避免黑穗菌传染。还可适期晚播争取早出苗、出全苗,及时砍倒病株,在灰包破裂前,将病株砍倒拉出地外集中销毁。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时常发生,严重影响玉米生长。为此,必须提高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将病虫害降到最低,从而提升玉米种植产量及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猜你喜欢

黑穗病青枯病玉米螟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BiologGENⅢ微孔板在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生防细菌鉴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