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林业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0-12-16张国成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3期
关键词:树苗虫害病虫

张国成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国有中心林场,内蒙古 扎赉特旗 137600)

森林占据我国林业至关重要的位置,不仅可以为人们制造生命之氧,维护生态平衡,还可以改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因此,想要使社会经济大步稳定发展,贯彻落实林业管理工作势在必得。随着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管理与信息技术融会贯通,促使林业管理向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为林业管理提供支持。病虫害防治作为林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部分,应当对现阶段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创新与完善,使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幅度稳步提升,使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

1 病虫害防治对于林业管理的意义

病虫害防治指的是对林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与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与治理方法,将病虫收缩控制到一定范围内再进行彻底的消杀。要求各个相关林业管理单位,应当足够重视病虫害给林木带来的损失与危害,并且具有细致且全方位的了解与掌控,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防治机制,一旦发生病害虫的危害,便可启动机制进行及时且快速的把控与了解。就林业管理单位而言,应当以防治技术为核心,及时全面地消灭所在林区的病虫害。所以,现阶段林业管理,一定要密切重视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且对各项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1]。

2 林业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2.1 自然因素的影响

通常人工重建或者受到滥砍滥伐等森林覆盖面积较小的林地区容易出现病虫害频发的现象。森林原有的生态平衡受到人工林与滥砍滥伐树木的影响而导致失衡,其中物种大大削减,促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功能大大削弱,在此环境下,病虫害极易肆虐传播与繁衍不息。

2.2 人为因素的干扰

林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物,林业管理单位的工作者为求发展会进行新树种的引进。新树种的引入虽然丰富了森林树木种类,但是也使一些病虫害趁虚而入。森林本身不具有有关病虫害防御的系统体系,使得病虫害得以泛滥。另外,人类为追求利益,对森林砍伐成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也促使森林本身的免疫功能与防御能力大大降低,从而导致病虫害频发[2]。

2.3 害虫自身的因素

害虫经过不断变异与繁衍,其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经过调查结果表明,害虫在经过几代的繁衍与遗传变异后,就会对于一些抗害虫药物产生抗体,简单的害虫药物已经对其产生不了显著的成效。害虫自身的因素也就给林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题与挑战。所以,虫害防治工作没有一劳永逸,只有持之以恒的加强防治工作。

2.4 其他因素的影响

除却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干扰以及害虫自身因素之外,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如:林业管理单位未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完善;另外针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法规,国家也未进行足够的明确,极度缺乏政策的支持,也是致使病虫害频发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3 林业管理中关于虫害的防治措施

3.1 林业的常规防治技术

基础防治技术指的是在林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进行新树苗种类引进的时候,对各个环节要进行严格的筛查与把控,尤其是树苗栽种环节,应当严格把关,同时要对树苗栽种的土壤进行检测与核查。若是各项检查达不到标准和要求,就应当开展检测工作与消毒灭菌工作。并且,对栽种的树苗进行筛查与检测,采用优胜劣汰的原则,选择优良树苗,摒弃病苗。将枯萎的植物与杂草进行及时清理,使苗圃内时刻保持洁净卫生。在林木的生长管理过程中,务必要依据树苗生长特点以及病虫害种类与特征,对树木实施科学合理的生长伐、除伐和透光伐等。在树木生长阶段,要密切重视抚育伐。要实施病虫害防治措施,具体操作流程为:对于受到病虫害侵害的树干要进行及时的清除处理,将被侵害的树木的树皮进行全部剥离剔除,随后将剥离的树皮进行消毒焚烧处理。但是考虑到林业区域范围较为广泛,一旦虫害进行大规模的蔓延与肆虐,这种处理措施或许起不到实际性且有效的作用,还有可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3]。

3.2 化学药物防治技术

在利用化学药物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大多是利用化学农药来开展病虫害的预防以及消灭工作,从而为林木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保障。化学药物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生物成分和其他成分组成,将化学药物利用到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常是通过人工涂抹模式以及其他专业器具来进行。将人工涂抹方式应用到病虫害防治中,不仅致使工作开展质量与效率大大降低,还会浪费大量的物力、财力。而利用专业器具来进行病虫害防治与预防工作,不仅可以操作简单上手,提高工作质量,还可以使污染的程度大大降低,且得以大面积使用。但是化学药物防治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有些不足,如药物需要定期更换,因为当长此以往地利用一种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害虫体内很容易出现药性免疫的状况,从而导致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并不显著。

3.3 生物防治技术

现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当中要数生物防治技术较为先进。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依附于生物链而展开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对林木进行保护。伴随着生物技术发展步伐的持续加快,生物技术不断创新并取得“以虫治虫”的重大突破。在科技不断发展与防治技术大规模利用的今天,利用生物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致使虫害失去繁衍遗传能力,从而能从根源上对虫害繁衍的进程进一步阻碍与隔绝。根据调查研究表明,现阶段只有虫害失去繁衍能力,方可从根源上防治病虫害。这种生物防治技术取得了突出且显著的效果,并且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由此可见,生物防治技术可成为病虫害防治的首选方法。

3.4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方法通常是利用物理原理来实施病虫害防治的工作。物理防治技术主要分为声波和电波两种方法,消灭病虫的成效尤为显著。在具体防治操作当中,操作必须符合标准。只有保证标准化操作,才可以使物理防治技术的成效充分且有效发挥。另外,利用高温杀毒的原理来防治病虫害,可以轻松消灭病毒,对病虫的繁衍与扩散起到进一步的阻碍作用。

3.5 分层化管理防治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病虫防治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系统定位来将病虫的范围进行详细的分割,建立可变化监控点,从而更好地开展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动态化报告体系以及动态化监管机制,从而为病虫害防治措施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林业相关部门还应当根据当地具体状况进行有效的防治工作,对未来发展潮流深入分析,对新型发达技术进行积极引进,健全完善管理体系,研究安全绿色化防治技术,从而真正实现安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目标,大大提高林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4]。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森林作为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维持生态平衡,还可以使整体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但是现阶段森林受到病虫害侵袭,致使森林资源遭受侵害与感染,对林业权益人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病虫防治技术的探究以及虫害防治管理力度的加强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只有不断引进新型技术、加大管理力度以及管理和把控病虫害发生和发展,才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给森林带来的损失,从而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保障。

猜你喜欢

树苗虫害病虫
移栽树苗
小牛壮壮栽树苗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巧栽树苗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三棵桃树苗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