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对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促进作用分析
2020-12-16刘宝磊
刘宝磊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农村劳动力的第一次转移让大量农村居民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转变为了既从事农业又从事工商业的农民工,这部分人从专业务农转变为“半农半工”的农民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从身份上是农民,现实中务农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副业,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在城镇务工或经商的收入,他们在城镇做着和城镇同类职工一样的工作,却享受着不同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这种由身份的不同所带来的待遇不同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工工作和参与城镇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他们季节性、代际性地在城镇和农村之间来回转移,成为了在城镇和农村、在农业和城镇工商业之间“漂移”的人群。国家城镇化、以内需为主拉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这部分人群在身份上从“农民工”向“市民”转变;在技术技能上从低技术技能或无技术技能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力转变;在从业领域上从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高端技术技能密集型产业转移;在居住方式上从在城镇和农村漂移不定向主要在城镇或工作所在地定居;在转移方式上从个体转移向家庭集体转移转变;在社会福利上从不平等向同工同酬的平等待遇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要求农民工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高职教育扩招为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创造了条件,对农村劳动力完成“二次转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 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工技术技能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需求不相适应
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支撑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结构要求也不断提升,一方面需要从技术的供给端进行解决,就是增加研发投入,增加创新人才和创新基础设施投入,从而增加技术创新的产出,实现技术结构的逐步升级。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但是目前我国2.88×108农民工仅有少部分人具有一定的技术等级,大部分农民工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技术训练,不具备中高端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农民工技术技能水平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需求还不完全适应,需要对他们进行专门的技术技能教育或培训。
2.2 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的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
国家非常重视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多次印发相关文件对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部门为了响应国家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政策,推出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专门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5年,为推动相关计划职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人社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雨露计划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见》(国开办发〔2015〕19号),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地的配套措施还不够健全,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补助资金缺乏,导致很多农民工不能参加相关的技术技能培训项目。
2.3 农民工实现“二次转移”的技术技能培训质量有待提升
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多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的质量并不高,效果也不是很好。一是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本身文化素质较低,据统计,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2 a,大部分农民工不具备学习先进技术技能的基本知识,对新技术技能的接受能力偏低;二是农民工需要依靠工作养家糊口,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多余的时间参加技术技能培训;三是由于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机构大部分采用外包方式,技术技能培训的效果不好、质量不高,据统计,参加过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之中只有38.9%的人对培训结果感到满意;四是通过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并不能很好地提升农民工的工作层次和收入水平,据统计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工资平均提升水平只有12.8%,很多农民工是从事比较低层次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简单的农民工培训并不能让他们真正走上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所以,81.6%的农民工认为目前培训机构的技术技能培训质量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培训质量低下是大部分农民工不愿意参加技术技能培训的主要原因。
3 高职扩招对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促进作用分析
3.1 高职扩招为农民工“二次转移”获得正规文凭的机会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正规军和我国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的主力军,拥有成熟的办学经验、完善的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和设备、充足而优良的师资队伍、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农民工开放高职学历教育,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相对于一些培训机构教育培训质量差、收费高,高职院校的扩招为农民工获得梦寐以求的正规文凭、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急需的教育培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3.2 高职扩招为农民工“二次转移”提供了高质量培训途径
我国高职教育大规模开办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在探索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方面拥有成熟的经验,其校企合作开展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现代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已经经过长期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农民工技术技能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3 高职扩招农民工“二次转移”技术技能提升政策保障
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高职院校要向农民工学历教育开放之后,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立即作出响应,对高职院校农民工招生政策、教育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等迅速做出了安排,为农民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保障,让农民工参加高职教育有了政策层面的支持,解除了农民工获得高职教育学历的后顾之忧。
3.4 高职扩招实现了农民工和高职院校的双赢
目前,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农民工继续通过技术技能培训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机会,农民工对高质量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需求巨大,但市场提供的教育培训机会较少且质量不高。同时,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着招生困难、与市场对接程度小等问题。高职教育的扩招不仅为农民工提供了正规、高质量的培训机会,也解决了新时代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问题,实现了高职院校和农民工的双赢,同时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力,促进国家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4 结论
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力,需要农民工通过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加速完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产业工人、农民工向市民的“二次转移”,在这个过程中高职教育的扩招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加速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技能技术的提升,为国家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