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探讨

2020-12-16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农产品农民

曹 雨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乡村振兴的实现,一定是离不开产业发展的,“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发展的重点,中央一再强调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笔者针对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解决对策。

1 农村产业结构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阶段,乡村产业发展的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此阶段生产水平较为落后,农产品供应不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通过多年的积极经营,农产品产量得到了较大量提升,进入了粮食产量飞速增长时期,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20世纪末,我国农产品的产量基本能够符合市场需求,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不再受产量的制约。为了迎合多变的市场需求,农产品的交易范围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逐渐提高。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改善,新兴产业不断扩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乡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促进了产业发展,并推动了乡村振兴。

2 主要问题分析

2.1 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产业融合发展不足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乡村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土地、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基本要素。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这些基本要素主要流向能够获得更高报酬率的地方,而乡村由于发展缓慢、经济较为落后,不利于要素市场的建设。例如在土地利用方面,乡村土地主要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并没有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并且土地的所属权不清晰,致使农民的集体意识较为薄弱,制约了产业发展。

2.2 缺少有效的政府协调管理

政府部门对农村经济发展始终高度的重视,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例如价格保护机制,农民权益保护等。宏观调控政策使得粮食产量、进出口量等都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在过程中也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不良情况出现。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缺少有效的政府管理机制,进而导致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而忽略消费者权益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乡村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同时也使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竞争力下降。

2.3 特色产业发展有待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农村产业中出现了很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产业,包括旅游农业,休闲农业,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农业等。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新兴产业的发展始终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政策及制度方面,政府对新兴特色产业的支撑力度较弱,无法做到有效扶持。其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新兴产业的建设需要科技、人才等,但目前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科技仍处于落后的地位,并且缺乏人才。第三,经济基础不足,要想发展特色新兴产业,离不开资金的有力支持。但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财政投入是有限的。对于经营主体来说,缺少融资渠道导致资金不足,从而制约乡村产业发展。此外,产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但在农村地区,人才缺乏,大多数的经营主体文化水平较低,是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2.4 需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小规模的农户与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小农户缺少资金的支持,技术与信息来源等方面没有优势。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无法获得较高的收益,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小农户自身能力的限制,难以依靠自身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需要国家政府给予小农户更好的生产条件以及帮扶政策,为小农户提供技术咨询、融资等服务。这是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必要环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3 促进产业振兴发展的具体路径

3.1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生产为基础,通过新型经营主体联结相关利益机制,利用产业联动、技术渗透、要素流动,创新改革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村的广大农民,只有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收入,才能达到产业振兴的大目标。促进农民增收最主要的方式是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需要依靠各项生产要素的支持,将相关利益进行联结,是增大利润空间的一种手段。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引进人才、吸纳资金投入的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3.2 调节政府与市场关系

乡村的经济发展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农产品的生产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地去调整其产业结构。在目前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农业生产也要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提高生产质量,逐渐改变传统的以低价资源作为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1]。同时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发挥品牌优势,在政府的科学宏观调控下,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方面应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与经济服务,在税收以及贷款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简化行政管理流程,防止过度干预的行为出现,加强行政体制改革,以促进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

3.3 发展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符合市场需求以及消费习惯的不断变化。在现有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应不断推进农业在经济、文化、生态等有机统一的发展方向,将不同的产业组建成一个有序的科学的系统规模,以保证各个新兴产业之间互相促进发展。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观光采摘一体化形式受到了市场的青睐,消费者能够从中体验到劳动及采摘的乐趣,同时又能给农户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应尝试“互联网+”农业等新型生态模式,以保证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2]。

3.4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在以地区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中,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在振兴经济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专业合作社可以为普通农户提供技术的指导,例如栽培技术、施肥技术等,同时也有能力帮助农民对农产品进行营销及推广,提高当地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竞争率[3]。此外,在对农民的经营培训中,可以对其经营方向进行专业的指导,例如采摘园、农家乐、民宿等近几年时兴的产业。通过为农民提供全面的技术与服务的支持,促进产业的良好发展是一种十分值得借鉴的模式,能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大环境,进而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

4 小结

农村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同时,也是国家现代化体系建设的关键,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产业发展也能够在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供给与需求失衡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需要通过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耕牛和农民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