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屏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12-16李春华王小萍刘玉超张世成唐晓波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屏山茶园茶叶

刘 晓,张 厅,王 云,李春华,王小萍,刘玉超,张世成,唐晓波*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屏山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屏山645350)

茶叶是世界上三大饮料作物之一[1],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预防医学组织列为全世界六大天然保健饮料之首,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氨酸和咖啡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医疗保健功能[2-3],近年来深受消费者所追捧[4]。四川是茶树原产地之一,也是人类饮茶、种茶、制茶的发源地,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5],截止到2019年全省茶园面积已经达到38.3万hm2,茶叶产量31.3万t,茶叶综合总产值800.0余亿元,农业产值279.0亿元,茶园面积、产量和茶叶总产值均居全国第3位,建成了川西、川南、川东北三大优势茶叶产业带。其中屏山县位于川南,茶园大多数分布在海拔800~1000m,常年云雾缭绕、生态环境优越,是“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茶树种植最适区,茶叶品质上乘,是“屏山炒青”赖以成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6]。茶树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茶产业也成了当地脱贫增收最重要、最稳定的支柱产业。然而,屏山茶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深入屏山茶叶生产区走访调研,了解当前屏山茶叶的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将进一步推动当地茶产业的发展。

1 产业现状

屏山炒青茶产于四川省屏山县境内,屏山现有茶园面积1.4万hm2,干茶产量14680t。其中:名优茶3815t,农业产值(鲜叶)6.6亿元,毛茶产值8.8亿元,农业综合产值25.5亿元。全县茶叶加工企业133家,国家级名优茶4个,四川省名牌产品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2个,宜宾市知名商标4个,已认证绿色食品茶叶18个、无公害茶叶2个。“屏山炒青”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龙湖翠、水中韵、旭芽、酒都、岩门、金岷等绿茶已形成“屏山炒青”系列。“屏山炒青”入选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向社会正式发布的《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目前屏山县已基本形成夏溪-屏边、龙华-龙溪、锦屏-富荣-大乘-屏山三大连片茶叶产业带,成功打造的锦屏万亩生态茶园、屏山万亩早茶基地、大乘万亩高山生态茶基地已成为屏山茶叶产业核心和生态旅游观光亮点,茶叶作为全县绿色产业开发潜力巨大。

2 发展优势

2.1 上市时间“早”

茶叶常年在2月上旬就可开园生产上市,开园的时间跨度达65d,是川南地区最早的早茶产地,比浙江一带茶区提前近25d。

2.2 产地环境“优”

屏山有2个气候型,以五指山为分界线,南面是干热河谷型,北面是冷湿气候型。2个气候型在五指山的中山区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优质茶产区,故屏山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持嫩性好。大乘镇双峰村茶园的产品通过SGS的400多项检测,达到欧盟标准。土壤为山地黄壤和少数紫色土,土壤有机质含量>3%的占13.36%,土壤70%以上为酸性或微酸性,pH值在5.5~6.5之间,特别适宜茶树生长,是天然的无公害茶园基地和有机茶生产区域。

2.3 产品质量“佳”

全县含硒茶园1万hm2,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内含物质丰富;茶叶水浸出物比国标高出10%以上。屏山炒青条索紧结油润,香气栗香高长、持久,滋味鲜醇回甘、耐冲泡,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黄绿匀亮,富含天然有机营养和矿物成分。

2.4 产茶历史“久”

屏山县产茶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校本载:公元3世纪时的三国时期即产茶叶,屏山茶曾载入《辞海》。近两千年的种茶和制茶史,形成了屏山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加工工艺,也是屏山产好茶的人文基础。

3 存在的问题

3.1 茶园基础条件差,导致单产低、效益低

茶园立地条件差、零星分散,标准化程度低。全县茶园能满足机耕、机剪、机采和机械化绿色防控的茶园仅10%。茶龄40年以上的老茶园700hm2,茶龄20年的老茶园近3000hm2,衰老茶园多。大部分茶园分布在高山区域,交通不畅,灌溉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茶叶生产加工产品单一、茶叶利用率低。

3.2 加工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屏山茶叶加工企业133家,众多企业都是小资本投入,普遍存在厂房简陋,设备陈旧落后,加工环境差,加工技术滞后,标准化生产推进缓慢,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3.3 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效益差

品牌多而杂乱,缺乏拳头引领。全县目前茶叶品牌60余个,但是缺乏拳头引领,竞争力不强。除省内和省外周边地区外,其它地区消费者对屏山茶的了解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茶产品多数以原料的形式销往各地,茶叶品牌效益差。

3.4 产业化链条不完整

全县茶产业链处于起始阶段,茶的综合利用、茶产品深加工、茶旅游等方面远跟不上发展要求,茶产业的整体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5 茶文化宣传活动重视不够,茶叶产品文化附加价值不高

目前,全县茶叶企业在重视企业的产品文化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如产品的设计、命名、包装等缺乏文化特色,过于普通,也不善于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尤其不重视参与国内外大型产品展销及茶文化活动。

4 发展建议

4.1 创新茶园经营模式,引进新型经营主体

一是加强中低产茶园改造,做好标准化茶园建设,充分利用各涉农项目和资金,全力引导和动员农户积极实施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建设,对衰老茶园、低产低效茶园的土壤肥力、树冠、园相和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造,达到以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二是培育茶叶农民专合社,走“茶企+专合社+农户”发展模式,引导农户成立专合社,充分发挥专合社连接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作用,专合社组织农户统一生产管理,对外出务工或无劳力户的茶园进行代管;三是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如通过化整为零将高山荒芜茶园分成若干份,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线上和线下大力宣传,以出租的方式将每一份茶园出租给家庭或个人经营,开展“以租代管”的经营模式,盘活高山茶园的发展;四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激发国有资本活力,提高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带动中小茶企的发展。

4.2 突出高山生态优势,改换品种开发精品

一是对集中成片的四川群体种茶园,采取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办法,落实重修剪、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等提质增效措施,鼓励企业研发高档精品绿茶、红茶产品,走生态有机路线,使高山群体种茶园成为屏山茶的底蕴和品种资源库;二是逐年实行品种改换,提高高山茶园综合效益,重点推广“福选9号”“乌牛早”无性系良种,提早高山茶园采摘时间,增加春茶产量,提升茶园综合经济效益。

4.3 打造茶叶文化品牌,推进茶旅融合发展

一是突出特色,做出差异化。加强屏山茶文化宣传,深入挖掘屏山的茶叶历史文化及相关事迹,讲好“茶叶故事”,切实打造屏山“茶文化”,增加屏山茶叶的文化厚度,提升品牌的文化底蕴、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打响屏山茶叶的名气,让更多的屏山茶企业和茶叶品牌走出去。二是综合利用屏山旅游资源,结合旅游产业布局和乡村振兴建设,大力推进茶旅融合发展。高山茶园海拔多在1000m左右,具有气温舒适、空气清新、风景秀美等自然特点,非常适宜开展茶旅融合发展,打造以采茶、制茶、品茶、赏景为主的休闲观光、避暑养生等茶园休闲旅游项目,吸引市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通过“以茶兴旅、以旅促茶”提高茶园综合发展水平,促进茶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4.4 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一是政府要及时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和指导行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注重投入产出比;二是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几家龙头企业,壮大企业规模,提高其生产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品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区域茶产业发展壮大,切实增加茶农收入,提高茶农的积极性,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三是给予茶叶品牌建设一定的扶持资金,解决企业在品牌塑造、推广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制定茶叶食品安全规定,保障茶叶产品质量安全。

4.5 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提高产品研发能力

一是政府牵头,企业主导,着力培养和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完善人才待遇保障机制。二是企业要注重引进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强与高校、农科院等院校合作,提高产品研发能力,把握市场走向,研发茶叶新品,以适应更多的市场需求和变化。

4.6 着力培育年轻茶民,开拓新型茶饮市场

一方面要多开展宣传茶叶历史文化及饮茶、制茶、品茶等与茶叶相关的活动,特别是要在年轻人中加强对饮茶文化、饮茶历史的宣传,逐步培养年轻一代知茶、饮茶、爱茶的风气习惯,传承和发扬茶叶文化,开拓未来的茶叶市场;另一方面也要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和需求,坚持产品创新,积极探索茶叶在食品饮料等多方面的添加和应用,开拓新型茶产品市场,打开新的茶叶销售路径。

猜你喜欢

屏山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屏山银企共解融资难题
茶园飘香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林泉山庄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屏山绿茶 栗香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