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探讨
2020-12-16胡淑琴
胡淑琴
(甘肃省清水县陇东镇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741400)
1 畜禽粪便营养成份和理化特性
畜禽粪便特性会由于畜禽品种的不同存在着差异,它除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之外,也含有有害和有毒物质。粪便没有处理时有臭味,畜禽的粪便的成份比较复杂,主要由有机质、水分、磷、氮、钙、钾、铁、硫等元素组成。猪、牛、羊的粪尿分开排泄,非蛋白氮从尿中排出后无法回收,且消化道长,消化能力强,粪中所含营养也少,因此,营养价值小。禽类的消化道短,消化能力弱加上禽粪中有撒落的饲料、羽毛、皮屑、少量的破蛋液及未消化的饲料和没有吸收的营养成份,此外,还含有钙、磷等常量元素及铁、铜、锌、镁等微量元素,VB12、胆碱、VB2等维生素。
2 畜禽粪便作为肥料利用
畜禽粪可作为优质有机肥,但须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
2.1 堆肥处理法
一般在通气的条件之下,可把粪便和垫草类有机物质按比例混合、堆积,在微生物作用之下,通过反应自然进行分解,达到了无害处理,成为了优质的肥料。处理工艺是将一定量的高效生物发酵菌种 (真菌、酵母菌、放线菌)与畜禽粪便混合搅拌后洒水使其含水率达50%,置于密闭的发酵塔内,在50~60℃条件下,经7d左右,使粪污物料快速腐熟成无臭、无害、活性物质多、含水率约30%的上等有机肥料。但应注意,处理过程时间长,每次堆肥量易受限制,同时处理过程中粪水会外泄和下渗污染。
2.2 粪便的土地净化法
我国自古农业有直接将畜禽的粪便给农作物施肥的传统,部分会被农作物的根系所利用、吸附。据报道有些植物对某些矿物元素具有特定的吸收和转化性;一部分则通过农田土层过滤、土离子吸附、离子进行交换,生物化氧化,病原微生物失去生命力或被杀死,从而得到净化。有机肥还可改良土壤,增加了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减少了化肥使用,实现了资源化的利用。 但不易过量施用,以免造成地上水污染和作物倒伏。一般一头75~100kg的育成猪年产粪量约为4500kg, 30头存栏猪可满足1公顷土地粪肥需要。
3 粪便作为沼气生产的资源。
据报道16头肥猪一天的粪便产生的沼气相当于1L汽油的能源。同时,通过厌氧性发酵后杀灭了粪中病原性微生物和虫卵,产生沼气作为生产生活燃料,也可以用于发电。发酵后的产物又可用于养殖业和种植业,形成物质的良性循环模式,这种循环利用可达到净化作用。目前,所用工程技术有两大类型,即物质循环利用型微生态工程和卫生与能源型综合系统。
4 粪便运作饲料
将新干粪便或者鲜的畜禽粪便和其它草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密封的条件之下青贮,一般在经过了20~40d就可以饲用。
通过高温处理后畜禽粪便水分减少,便于贮存和运输。
常用发酵方法有塑料袋法发酵和堆积法发酵。可杀灭粪便病原微生物和虫卵,不使臭气散发,养分的损失比较少,适口性也好。
生物化处理是利用粪便培养蚯蚓和蝇蛆,然后把蚯蚓、蝇蛆加工喂畜禽,为营养价值相当的高的蛋白质性饲料。
5 粪便应用注意事项
5.1 粪便中寄生虫及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危害
动物的粪便含有一定病原微生物,特别要注意致病微生物,它会造成疫病漫延和交叉性感染,从而威胁人类健康。
5.2 化学物质和药物的残留
动物性饲料经常加有驱虫药、抗生素和其它的矿物质性添加剂,粪便中都有残留,这些粪便加工为饲料进行畜禽饲喂后,就会遗留一定的问题,因此在使用再生性饲料进行饲喂前要进行检测,看抗生素、违禁物等是否存在及含量,如果有则必须在动物进行屠宰之前一段时间需停喂。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很快,畜禽的粪便量也比较庞大,把粪便处理转为肥料、能源,饲料,是大势所趋,这一方面它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为生产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环境保障。除上述综合利用方法外,还应通过畜牧环保技术产业化,如开发环保饲料,在饲料或畜舍垫料中添加各种除臭剂,生物和生态净化技术,粪便再利用技术,畜牧业生态工程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产业化,才能可望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21世纪的畜牧生产不仅要提供量多、质优的畜产品,而且必须走绿色产业之路,减少环境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所以,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对畜禽的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实现生态养殖、变废为宝,是我国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之理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