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风险与防控建议
2020-12-16韩向东
韩向东
(陕西省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10500)
1 基本情况概要
现代畜牧业通过加强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专业村扶持,建立示范村,兴办畜牧养殖小区、养殖场等逐步培育较高水平专业化、并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推进大型养殖企业。
1.1 动物养殖情况
全县生猪存栏4.0592万头,肉牛存栏0.4114万头,奶牛存栏0.0966万头,羊存栏2.2973万只,鸡存栏88.747万羽,其他禽存栏12.4万羽,完成禽流感疫苗应免12.4万羽,犬存栏1.7416万只。其中猪规模场38个,牛规模场50个,羊规模场102个,禽规模场35个。
1.2 交通概况
蓝田县交通十分便利,省道县道四通八达,县镇公路形成网络。
1.3 养殖场防疫设施情况
调查走访52个场户,有动物防疫许可证30户,占57%,有消毒设施29户,占55%。配有专职兽医10户,养殖人员素质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1.4 防疫队伍情况
正式畜牧兽医人员严重缺编,防疫人员不稳定,存在新老职工、新老防疫员接不上茬的现象,人员严重缺乏,防疫队伍力量极为薄弱。
2 动物疫病风险分析
(1)近年来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外来动物疫病传入我国的风险逐渐增加,防控形势十分严重。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间人员交流日益频繁、进出境动物及其产品数量与批次逐年增多,外来动物疫病传入我国的风险与日俱增[1]。
(2)畜牧养殖主要集中在蓝田县鹿塬与川道,疫病传入风险虽有自然地理屏障,但因交通便利,流动频繁,县境内产地检疫报检率低。
(3)随着生猪市场,求大于供,生猪价格、鸡蛋价格上涨,畜禽大型养殖场从外引种,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加大。
(4)养殖规模化不断形成,散养户越来越少,加之宣传培训的不断深入与动物卫生执法能力的不断加强,虽使养殖人员对畜禽的科学养殖与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因养殖场防疫设施不健全,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紫外线等消毒设施,消毒池形同虚设,场内净道污道不分,无专用的隔离舍,加之防疫人员配备不足,养殖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办证率不高,疫病发生风险较高。
(5)当今动物疫病变异较快,动物疫病种类不断增多,现有为数不多的动物防疫工作人员有时在防控动物疫病时很难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2]。
3 防控意见和建议
针对动物疫疾病发生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积极开展免疫补针工作,继续加强养殖场户宣传培训工作,使养殖场户的养殖能力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减少疾病的发生风险。
(2)建议加强对动物检疫的执法力度,严格监管不达标的养殖场户,促进生猪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
(3)指导养殖户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卫生消毒、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合理使用疫苗、适当使用药物控制。发生疫情时加大检疫监管、限制、隔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流行与蔓延,减少经济损失。
(4)作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只能在动物疫病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及免疫注射上做工作,且养殖场户补栏也不上报,建议相关单位在审批防疫许可时进行通报,加强兄弟单位合作。
(5)加强疫情测报点的建设力度,提高动物疫病检测水平,做好科学预警、预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