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问题与措施
2020-12-16赵雯洁
赵雯洁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746300)
1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1.1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体制不完善
畜牧业在不断发展,畜牧产品也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管理体制能与之相适应,进行严加管理。但当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制不完善,存在很多欠缺,需要不断完善。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执法监督考核机制才能确保监督执法的有效。有些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地广人稀,监督执法不能有效覆盖,造成这些地区不断出现漏检情况,这些情况又导致动物性产品的质量没有保障。
1.2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设备部能满足需求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单位工作经费有限,一些设备应用很多年已不能满足工作中的需求,不光是功能较少,效率较低,还会出现一些故障,有时会出现检测结果不准确等情况,这就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在一些地区,由于仪器设备仅能检测一些常见病,对临床上不常见的疾病不能检测,或者在检测时需要较长时间,不仅会影响检测效率,还会影响检测的时效性。
1.3 监督执法工作人员的问题
监督执法工作人员的问题是最大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态度消极,队伍素质较低、执法方式落后和执法程序不规范等情况。由于一些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太清楚,在执行过程中对执法工作认识不足,甚至有些执法人员因人情关系导致执法不严和放宽标准的情况,使执法工作形同虚设,没有执法力度,造成执法不严,使执法失去应有的意义。较大企业还可能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对执法人员形成恐吓和干扰。执法队伍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因素的影响,执法素质较低,执法效果随之弱化、执法作用随之下降[1]。有时候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执法方式,导致执法中出现多种问题,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在执法过程中,一些程序不合理造成执法过程中搜集到的证据等会缺乏真实性和关联性,导致证据不足以证明结果,从而失去证据的作用。
1.4 监督执法经费问题
由于一些基层执法单位缺乏相应经费,不能购买相应的办公用品,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受到障碍,或者不能顺利完成工作,给监督执法增加工作难度。
2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建立和健全执法体制
执法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快监督执法工作条文,增强法律规范的严谨性、科学性[2]。这样可以让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能有法可依,确保在执法过程中能对各种违法和违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2 加强专业设备的配备
由于一些基层组织中仪器设备配备不到位,导致的问题还需要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和倾斜,在技术和仪器上加大投入,只有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才能确保监督执法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所具备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3 解决执法工作人员出现的问题
切实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普法能力。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解决执法中存在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对工作人员执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出问题所在的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在工作分配中要进行严格分配,将具体工作事项和任务落实在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肩上,这样可以做到在出现问题时可以追究责任。一旦出现执法问题,要对责任人进行追究,做到谁出问题谁负责。还应建立执法人员考核制度,考核其执法效果和业绩,提升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提升工作效率。执法人员还应定期举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仪器操作水平。此外,执法工作人员还应在执法中规范言行举止,不仅要学习各种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 《动物防疫法》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通过不断考核促进执法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能学有所用。对有徇私舞弊的执法人员应予以批评教育,如果还不能改正,应处分或调离本行业从事执法。工作人员应对其管理理念进行积极转变,在其管理理念中加入更多的服务内容,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缓和,从而使双方和谐统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