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石漠化地区发展蚕桑产业的成效和建议

2020-12-16蒋璇何松涛周洁毛洪斌

广西蚕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石漠化蚕桑广西

蒋璇,何松涛,周洁,毛洪斌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市530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详细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为做好“三农”工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兴旺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1]。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根据国家林业局2018年12月公布的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hm2,占全国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5.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5%[2]。石漠化地区可谓是“九分石山一分土”,土壤瘠薄、地表漏水、水土流失严重,存在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交通条件非常落后等问题,特别是产业支撑严重不足,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亟需发展特色产业来摆脱困境,实现乡村振兴。

近年来,蚕桑产业在广西石漠化地区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广西有35个石漠化片区县[3],均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发展蚕桑产业。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的目标任务,蚕桑产业在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广西石漠化地区,蚕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作用与成效更为明显。本文通过阐述蚕桑产业对广西石漠化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蚕桑产业在广西石漠化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提供参考。

1 发展蚕桑产业对广西石漠化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发展蚕桑产业能有效改善广西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

绿色引领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发展产业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广西石漠化地区岩溶地貌连片分布,地质条件脆弱且敏感度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低,生态条件非常脆弱[4]。脆弱的生态环境不仅阻碍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也对人们生存和生态安全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也显得尤为重要。

1.1.1 栽桑能提高石漠化地区绿植覆盖率 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严重,石漠化地区最典型的现象是基岩裸露,植被覆盖率低。桑树的生理特征是耐涝、耐渍、耐旱,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萌芽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生命力顽强,生命周期长,容易成林[5]。桑树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它在石漠化地区种植生长的优势,特别是近年研发的抗逆高产型桑树品种更适宜在石漠化地区进行大规模种植。桑树自2月份发芽长出绿叶,7月夏伐,8月又长出叶子,冬至前后冬伐,一年中有10个多月的时间带着绿叶[6]。种植桑树能提高石漠化地区植被覆盖指数,绿化旱地山坡。

1.1.2 栽桑能加强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 桑树最明显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其根系十分发达。据专家分析,新植的桑树3年后主根入土深达1.5 m以上,侧根、支根可扩展4 m3以上。成年桑垂直根深达5 m以上,水平根分布达7 m2,能固结土壤。同时,强大的根系群像堤坝一样拦截雨水,减少地面迁流,且地下根系组成庞大的网状结构,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桑树的防风固土能力和抗旱能力,还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持水力[7-8]。在坡地上栽桑,可以明显削弱雨水对土壤的冲力,减缓雨水流速,削弱地面径流,减少水土和有机质向坡下流动,达到蓄水保土保肥的作用。

1.1.3 蚕桑生产副产物能改善土壤环境 研究表明,蚕桑生产副产物蚕沙经无害化处理和适度发酵后作为有机肥施到桑园,能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6]。桑枝粉碎后可以培育食用菌,其副产物——菌渣经有效的处理及利用,可以变成生产有机肥返还大田中能提高肥力,改善土壤环境。蚕桑生产副产物不仅能充分发挥出桑蚕资源的经济效益,还能改良土壤环境,利于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修复,彰显了发展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高和生态效益良好的优势。

1.2 发展蚕桑产业能激活广西石漠化地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乡村振兴中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活乡村振兴内在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由此可见,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指标。

1.2.1 种桑养蚕老少妇孺皆宜可提升农民获得感 种桑养蚕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养蚕期间每天都需耗费大量人工在采摘桑叶和喂蚕上。但适量的种桑、采叶或喂蚕与其他都算较为轻松的活,再加上近年来广西大力推行商品小蚕共育、大蚕轨道式地面育等省力化技术,老人和妇女皆可从事蚕桑产业生产劳动。据调查,广西蚕区女性劳动力人数超过男性劳动力人数[9],通过养蚕获得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大大提升了妇女的获得感。广西靖西市南坡乡底定村是典型的通过种桑养蚕脱贫致富的石漠化地区,2017年底被广西农业厅(现广西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石漠化地区桑树生态治理修复试验示范基地”。在村支书的带动下,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妇女陆兰美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种桑养蚕发家致富后,她还投资25万元建设了一个800 m2的蚕房,收入年年攀升。2018年年收入近10万元[10]。

1.2.2 种桑养蚕实现家门口就业可提升农民幸福感 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进行大宗农作物生产,为了生活大多数青壮年都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导致村里大量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出现。对蚕农不外出打工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6%的蚕农认为在家务农收入不低[11],说明种桑养蚕带来的经济效益能留住一部分青壮年在家门口就业。种桑养蚕既解决了村里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一部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的问题,共享天伦之乐不仅能带来归属感,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石漠化地区发展蚕桑产业的成效

2.1 蚕桑产业成为特色主导产业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首要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石漠化地区土层瘠薄,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等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种植粮油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遇到干旱或者洪涝就绝收。在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下,发展特色产业是最佳选择,而选好产业则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的关键一步。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根系发达,吸收水分和固土能力较强,耐涝耐旱,遇到干旱或洪涝时稍有减产,但是不会绝收,洪涝过后又能继续生长[11]。因此,在石漠化地区因地制宜把种桑养蚕作为特色产业发展是最佳选择之一。河池市是广西严重的石漠化地区之一,也是广西蚕桑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据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河池试验站2019年12月统计,蚕桑产业覆盖宜州区16个乡镇202个行政村9.58万户共计44.79万人,养蚕从业人员占宜州区农业人口的81.42%。其中贫困户种桑养蚕达到5 647户共21 663人,占宜州区贫困户的42.67%,贫困人口的67.51%。百色市也是广西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地区之一,其中南坡乡是百色靖西市石漠化最严重的乡镇,土壤贫瘠,全乡没有一条地表河流。全乡共有4 246 hm2土地,其中石旮旯地占到90%,桑园面积超过2 700 hm2,种桑养蚕成为南坡乡的主导产业之一[12]。

2.2 蚕桑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的国家战略。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要先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才有可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石漠化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因素、生态环境导致贫困现象较为严重。脱贫攻坚产业为先。“造血式”的产业扶贫是乡村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收入持续稳定才能实现真正脱贫[3]。广西是蚕桑大省,2019年广西桑园面积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蚕茧产量占全国的50%,连续15年全国第一,是我国最大的原料茧丝生产加工基地。桑蚕还被广西自治区政府列为“10+3”之一的优势产业予以重点发展,并在广西贫困地区大力推广。蚕桑产业适宜且能在广西石漠化地区脱贫攻坚战役中扮演重要角色。广西区内现有54个贫困县中有46个从事蚕桑生产,其中35个为石漠化地区。2018年全区贫困县桑园面积9.69 hm2,蚕茧产量15.19万t,分别占全区51.16%和41.17%,蚕农售茧收入达70.87亿元。2018年广西已脱贫摘帽的14贫困县[13],就有9个从事蚕桑生产,2019年计划脱贫摘帽的21个贫困县中,有18个从事蚕桑生产,其中有15个为国定贫困县[14](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以石漠化地区的百色靖西市为例,全市养蚕贫困户人均收益超4 000元,蚕桑产业助农脱贫成效显著[15]。

2.3 蚕桑产业快速增加农民收入

种桑养蚕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基本上当年种桑当年就能养蚕,一批蚕从收蚁到结茧仅需21 d左右。目前,广西小蚕商品化共育率达80%[16],普通农户购买商品小蚕进行饲养,到收茧仅需15 d,养蚕成功率更高且收益见效更快。据估算,在广西每人每批可养1.5张商品小蚕,收获蚕茧75 kg/批,按40元/kg(2019年8月收购价格为41~50元/kg[17])计算,每批收益为3 000元,根据广西气候一年可养8~10批,总收入为2.4万~3.0万元,去除各项成本,净利润为1.5万~2.1万元/人/年[18]。通过种桑养蚕,农民收入能得到显著提高。柳城县凤山镇对河村塘进屯脱贫户余永平,一家人种桑养蚕年收入达7万元,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实现了脱贫[19]。

2.4 延伸蚕桑产业链提高综合收益

特色产业产业链长短对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影响。除了种桑养蚕、鲜茧收烘、缫丝织绸这“一根丝”的产业链,蚕桑产业还可以通过利用桑叶、桑椹、桑枝、蚕沙、蚕蛹、蚕丝等资源开发桑叶茶、桑果酒、桑果汁、桑枝食用菌等产品。处于石漠化地区的马山县金钗镇成立了种桑养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种桑,桑叶按协议卖给合作社,农户既能得到土地流转收入,又能在合作社就业领工资,人均可增收8 000~10 000元。

广西石漠化地区一方面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但另一方面,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生态良好、景色壮美、远离喧嚣、食物绿色有机,最适合用来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旅游+蚕桑”“生态+蚕桑”都是最近兴起的新兴生态旅游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例如柳城县凤山镇“禅韵丝缘”现代蚕业核心示范区,凭借蚕桑产业和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实施蚕桑生态旅游开发走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0]。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石漠化地区发展蚕桑产业面临的挑战

3.1 石漠化问题仍然突出

与2011年监测结果相比较,广西石漠化土地面积净减了39.3万hm2,减少了20.4%,净减面积超过1/5[21],广西石漠化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这与广西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扩大桑园面积以改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尽管如此,广西石漠化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是潜在石漠化土地增加较快。与2011年监测结果相比,2016年广西潜在的石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37.6万hm2,产生新的石漠化风险高。二是生态系统脆弱,恢复周期长。岩溶土地具有独特的双层水文结构,破坏容易,恢复难。研究表明,石漠化土地从退化的草本群落阶段恢复至灌木丛、灌木林阶段需要近20年,至乔木林阶段约需47年[2]。三是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依旧存在。

3.2 石漠化地区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薄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石漠化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交通条件较差。石漠化地区一般石山重重,修建道路困难。二是桑园水利条件较差。石漠化土地具有薄、陡、散的特性,铺设农田水利设施难度较大。三是蚕房条件较差。大多数石漠化地区蚕农还属于小家庭式的传统种养模式,标准化蚕房较少、蚕桑省力化机械设备应用率不高。

3.3 石漠化地区农民内生动力不足

在政府的帮扶下,存在部分农民物质上脱贫但精神上依然贫困的现象,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足。精神贫困的农民很容易因本身懒散和抗风险能力差返贫。而导致精神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石漠化地区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程度的大小。经济发展方面,新事物、新技术、新方法一般会带来新的经济效益,较低的文化素质水平会影响农民对新事物、新技术、新方法的接受程度,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示范,从而影响生产效益。生态恢复方面,较低的文化素质水平的农民对石漠化认识程度不够,对生态农业模式也不了解,导致没有将种养等农业生产与生态治理结合起来的观念,这对生态修复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3.4 石漠化地区的蚕桑产业可持续性有待提高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是防止返贫和奔小康的根本途径。石漠化地区的蚕桑产业存在经营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不高、产业链短的问题,产业可持续性有待提高。首先因石漠化土地特性,桑园分散很难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再加上以小家庭式的传统种养模式,导致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机械化水平不高、经营主体能力不强等问题出现。其次受地理因素和自然环境影响,石漠化地区大多数蚕农发展蚕桑产业的最终目的是售茧,蚕桑产业链较短,存在蚕桑产业多种功能挖掘不够,生态文化等价值拓展不充分的现象。

3.5 石漠化地区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不足

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乡村建设,人才都是关键因素,都需要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在石漠化地区,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或经商,大学毕业生大都选择留在城市工作,留下的多是劳动能力偏弱、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和妇女,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推广困难。受石漠化地区地理位置和自身发展等因素影响,农业专业人才不愿深入到村里进行长期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因此蚕桑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仍然较为薄弱,迫切需要技术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石漠化地区发展蚕桑产业的建议

4.1 发挥好政府引导、农村党建引领作用

政府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应强化组织领导,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发、政府推动、科技带动、资金扶持、全面提升”等综合措施,推动蚕桑产业发展。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基层党组织在村集体发展蚕桑产业中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和村基层党组织应紧密联系,因地制宜制定蚕桑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国家的东桑西移、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等战略及各省(区、市)的相关政策获取项目和资金支持、组织农户开展生产、安排推广部门技术人员下村进行技术指导,联系相关产业公司进行统一收购等方面发挥作用。

4.2 改善基础设施推进现代省力化建设

石漠化地区本身交通较为闭塞,公路建设非常落后,发展产业扶贫的第一步就是先把村子通往外界的路修好,方便生产物料以及农产品的运输。其次,改善蚕房环境,完善桑园道路建设,灌溉水渠等桑园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化蚕桑示范园。再次,要推广机械化、省力化蚕桑设施设备,如综合切桑机、自动上蔟、小蚕共育、自动采茧机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做到节本增效,推动蚕桑生产向省力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4.3 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石漠化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相对较封闭的交通以及村民受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的特点。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较为保守,一些人不愿意接受和学习新事物,导致先进技术、先进方法不能很好进行推广。针对这种情况,村委一是要突出榜样作用,在村中选好脱贫带头人进行种桑养蚕示范,让其他人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提高大家种养的积极性;二是加大技能培训,免费召开种养技术培训班,增加农民通过种桑养蚕脱贫致富的信心;三是加大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重要性的宣传,传授农民关于石漠化治理、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4.4 创新生产模式稳固产业支撑

一是鼓励蚕农组织合作社,探索推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帮扶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互换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着重打造种桑养蚕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种桑养蚕示范点的示范作用,带动贫困地区蚕桑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二是推进有机桑叶菜、有机桑叶茶、桑果酒等蚕桑加工产业,延长蚕桑产业链,形成规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三是充分利用石漠化地区天然无污染的环境优势,打造生态旅游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5 强化科技参与和人才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助力是保障,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全程助力。在科技参与方面,选育推广石漠化地区应用适应性强的蚕、桑新品种,推广示范高效省力化种养技术,助力蚕桑产业做大做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在人才支撑方面,一是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下乡传授科学种养活动,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二是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带不走的乡下科技人才队伍,逐步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短板问题。

猜你喜欢

石漠化蚕桑广西
广西贵港
石漠化信息提取与时空演变分析
——以贵州威宁县为例
滇东北岩溶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鲁甸县石漠化发展趋势及综合治理对策
《广西戏曲》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