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吉林省和龙市为例

2020-12-16

广东蚕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金达莱和龙市东村

王 峥

(延边大学 吉林延边 133000)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方案,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乡村自有资源,促进乡村各产业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在不影响村民传统种植活动的基础上,还能拓宽增收渠道,提高村民收入。

1 和龙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近几年,和龙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积极建设乡村的各个方面。(1)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知名农产品品牌,加快发展桑黄、人参、灵芝、蔬菜、有机大米等特色产业集群。(2)拓宽经营方式。不断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农产品电商和休闲农业,促进农村各产业融合发展。(3)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脱贫攻坚战认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切实提高村民人居环境质量。(4)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特色资源优势,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目前和龙市乡村旅游发展比较好的两个村:光东村、金达莱村,在2019年7月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个案1: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

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位于平岗绿洲东部,紧邻延龙图城市圈,是延吉来往长白山的必经之地。共计301 户858人,朝鲜族村民居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8 %,该村居民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民俗生活习惯,有着良好的民俗旅游基础。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进行考察,并提出光东村努力打造海兰江畔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和“厕所革命”。近几年,光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通过不断修建改善,完成了村公路、太阳能路灯、民俗餐厅、停车场、冲水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同时进行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发展农业水稻种植和有机大米品牌产品开发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观光、民族特色餐饮、“农家乐”、乡村民宿等旅游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入选“全国文明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个案2: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

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距和龙市区较近,幅员面积4 369 公顷。金达莱村共计511 户1 332 人,其中朝鲜族人口占91 %。2010年,吉林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金达莱村(原明岩村)民房多数被冲毁。洪灾过后,和龙市对金达莱村重新规划修建,由“灾村”变“新村”,将金达莱村建设成为以乡村民俗旅游为主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丰富金达莱村旅游项目,结合该村的特色,不断美化村内人居环境,办朝鲜族特色餐馆,建民宿等。鼓励村民参与各项旅游活动,组织村民成立民俗表演队,在村内进行表演活动。每年的4月末,在金达莱花盛开的季节,举办金达莱国际文化旅游节。金达莱村的乡村旅游,解决了村民就业,带动了村民致富,实现了社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赢”。金达莱村被誉为“朝鲜族第一村”,有“全国最有魅力乡村”之称,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村”。

为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品质,和龙市大力发展农业观光采摘、冬钓、农家乐、民宿、房车等乡村旅游项目,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完善光东村、金达莱村、柳洞村“一汽小镇”、高岭村农家大院、青龙渔业度假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延安村等6 个智能旅游村。不断加大主流媒体宣传力度,“长白山下金达莱,最美中朝边境线”的品牌影响力极大提升,促进了和龙市乡村旅游的发展。

2 和龙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和龙市乡村旅游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发展中面临一些问题。特别是自2020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大部分游玩景区关闭,大型活动都不能按期进行,旅游人数及相关旅游收入明显下降,和龙市乡村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改善乡村旅游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促使其改进升级。

2.1 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

随着乡村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各村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修建村级公路、路灯、健身广场等等,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但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如停车场场地不够大,洗手间设施不完善,环境不够好,设备不足,对游客承载力弱,对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严重影响城市游客的游玩体验。饮食、住宿、休闲、娱乐、医疗卫生等周边的配套服务设施少,服务不到位,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很难吸引游客再次前来游玩。

2.2 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现有乡村“空巢”现象严重,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青年毕业后大部分留在城市工作,在村里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导致农村年轻力量匮乏。他们对发展新型产业的意识不强,对发展乡村旅游更是不太了解。管理人员大多都是临时聘用人员,或者村干部代为管理,缺乏相关经营管理经验,服务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规范,对旅游业服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匮乏,对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方向、发展模式把握不准。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外来人才引进不足,留住人才更是不易。

2.3 品牌效应不够

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宣传往往是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推广方式很简单,游客亲自体验后,口碑相传。旅游项目缺少新意、文化内涵不足。旅游品牌打得不够响亮,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力量组织活动、进行宣传,没有充分利用“旅游+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比如金达莱村在每年的金达莱节,通过“金达莱旅游节”节日气氛的宣传,能够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但是,在非节日期间,去游玩的游客很少,大多是附近市区的游客前往休闲度假,外地游客极少。

2.4 产业融合度差

乡村文旅休闲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农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没有形成产业融合优势。目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形式简单,产业链条也不长, 产业融合度低,主要以农家乐、自然风景观赏、农产品采摘园等项目为主,雷同较多,简单照搬外地运行模式,缺乏创新,不能形成本地特色产业,没有考虑到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从而丧失对游客的吸引力和自身竞争力。

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3.1 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1)开辟多渠道投资融资,不断提供资金保障。在政府充分利用国家涉农资金,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倡导村民参股投入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对乡村的发展提供助力支持。(2)要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的配套服务设施。通过绿化、美化乡村环境,为乡村旅游增加自然风光的色彩。对周边配套服务设施充分开发,进一步完善景点、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功能,像餐饮服务、休闲娱乐、住宿休息、医疗康养等,不仅要展现当地乡村风景的地域色彩、民俗风情,也要营造出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以便民为主服务游客。

3.2 培养并引进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湖北省考察时曾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一是结合各村实际情况,组织旅游管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培养本土人才,增强他们对乡村旅游的了解,并提升服务意识,不断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对技术、文化、旅游等专业人才的引进,从高等院校、社会各界吸引各类优质人才。为更好地留住人才,要提供宽松的就业环境,政府应出台对人才引进的扶持政策。

3.3 强化品牌特色

创新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依托本地特色的乡村文化、民俗风情,以品牌活动为载体,根据城市居民的游玩需求,打造良好的乡村旅游品牌和形象。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方式线上推介,不断提高知名度。继续打造好“长白山下金达莱、最美中朝边境线”“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等特色旅游品牌。特别是新冠疫情后,人们对休闲环境和养生需求更高,和龙市应借助肺炎“天然氧吧”的居住环境优势和“2017年中国十佳宜居县城”之一、“世界老年宜游城市”的品牌形象,开发休闲康养特色小镇等,提升旅游品质,吸引各方游客前来体验。

3.4 不断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各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结合产业项目,以和龙市的乡村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生态环境、边境特色、冰雪旅游、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整合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民俗园、产业特色小镇,发展具有乡村特点的民宿、自驾营地、民俗体验、休闲康养、美食、采摘等活动。探索“互联网+旅游”的新模式,结合当地特色及乡村民俗,形成旅游特色产品,在线上线下进行推广销售。提升旅游产品综合开发效益,全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总之,乡村旅游要根据当地特色及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乡村各方面的建设,改进优化现有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理念,不断促进乡村各产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后,更需要及时改进并解决问题,促使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升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金达莱和龙市东村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金达莱盛开的时候
美丽的金达莱
美丽中国视域下延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路径探究
——以和龙市金达莱村为例
绽放于乡间的金达莱——“民众诗人”金素月诗歌研究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和龙市百里坪东沟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GPS在东村隧道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和龙市农业局组织龙头企业参加第十二届长春农博会
和龙市农机管理总站召开2013年秋季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