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秭归县柑桔花期特点及后期管理措施

2020-12-16孙林红梅德平张光国廖胜才宋晓琴宋文化

中国果业信息 2020年8期
关键词:保果花树红肉

文/马 娟,孙林红,梅德平,张光国,廖胜才,宋晓琴,宋文化

作者单位:湖北省秭归县果茶发展中心(湖北秭归,443600)

2020年4月中下旬,湖北省秭归县果茶发展中心会同各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农技人员开展了柑桔花期调查工作,对柑桔树势、不同品种的花质花量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秭归县11个乡镇有116个村、571个小组、59100户农户种植柑桔。截至2019年底,全县柑桔总面积为2.33万hm2,投产面积1.94万hm2,相比去年的投产面积1.96万hm2,略有减少。除了梅家河、磨坪等乡镇幼树投产以外,主要是去年秋季和今年春季加大高接换种力度,减少了结果面积。去年9月以来,全县柑桔品改面积达1250.7hm2,占总面积的5.36%,主要是长红、罗脐改接伦晚、早红、红肉脐橙等,主要集中在郭家坝、归州、屈原、水田坝、沙镇溪等乡镇。品改最多的郭家坝镇达405.5hm2,占全县品改面积的32.42%,其中文化村去冬今春品改面积达30.6hm2,占全村柑桔总面积566.7hm2的5.4%。

二、花期特点

实地抽样调查了归州镇等8乡镇24个村28户农户的6727株结果柑桔树,总结出今年柑桔花期特点。

花量普遍偏多。2019年7—10月柑桔花芽生理分化期,高温干旱少雨的天气有利于柑桔花芽分化,加上无限制采取环剥保果技术,导致2020年柑桔花量普遍偏多。根据结果枝占春梢70%以上为多花、30%~70%为中花、少于30%为少花,对抽样结果树进行统计,多花树5933株,占88.2%;中花树714株,占10.6%;少花树80株,只占1.2%。抽样调查中,没有发现空花树。

不同品种花量不一。纽荷尔(长红)脐橙花量正常,多、中及少花树的比例为42%、50.5%、7.5%。夏橙、早红脐橙、红肉脐橙花量正常偏多,多、中、少花树占比分别为:夏橙54.6%、38.8%、6.6%,早红脐橙62.3%、28.4%、9.3%,红肉脐橙67.7%、30.8%、1.5%。伦晚脐橙花量严重偏多,多、中、少花的比例为93.84%、5.99%、0.17%。

花质较好。在单株抽样调查的19组58株柑桔结果树中,多、中、少花树平均有叶花枝(包括有叶单花枝和有叶花序枝,下同)分别占29.95%、54.35%、57.19%。花量严重偏多的伦晚脐橙,平均有叶花枝分别占28.8%、50.8%、36.62%。抽样调查中,没有发现畸形花,花蕾蛆危害发生率低于0.1%。

树势较强。抽样抽查发现,多、中、少花树春梢营养枝的比例分别为5.74%、26.36%、50.5%。其中,花量严重偏多的伦晚脐橙,多、中、少花树春梢营养枝的比例分别为7.68%、17.1%、48.92%;花量正常的纽荷尔脐橙,多、中、少花树春梢营养枝的比例分别为5.88%、19.84%、34.47%。这得益于春季管理到位。由于疫情,很多劳力无法外出,有利于加强果园管理。全县大多数果园落实了春季修剪、施肥、清园、除草、刷白等农事,树势恢复快,生长良好,初具丰产条件。

三、产量预测

根据各乡镇果园立地条件、花量、花质及树势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全县柑桔总产量60.95万 t,相比 2019年年报产量 60.52万 t增长0.71%。其中,早熟品种(早红脐橙)5.5万t,增长0.3万t,增幅5.8%;中熟脐橙(纽荷尔、林娜等)32.05万t,减产0.67万t,减幅2%;晚熟脐橙16.9 万 t(包括伦晚 12.5 万 t、红肉 4.4 万 t),增长0.8万t,增幅5%;夏橙4.1万t,与去年持平。其他如桃叶橙、温州蜜柑、椪柑、柚类共计2.4万t,与2019年产量持平。品种结构基本形成了以脐橙为主、地方特色品种并重的格局,早、晚熟等优新品种得到长足发展,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为9.1%、56.5%、34.4%。加上留树保鲜技术的应用,基本实现了秭归脐橙四季鲜果供应。虽然柑桔品改力度较大,品改面积较多,投产面积相对去年略有减少,但是前几年品改的果园逐步恢复树势,形成丰产园,而且红肉、伦晚、早红等脐橙品种丰产性好,今年花量大、花质好、单产高,只要不误农时、加强管理,全县柑桔又是一个丰收年。

四、不利因素及主要问题

疫情。受疫情影响,市场对接难度加大,外省客商和本地经纪人进出两难,线下销售渠道严重受损,线上销售数量有限。部分柑桔未能及时销售,无序的留树保鲜,影响下一季其他柑桔品种上市,导致错峰销售的压力加大。目前全县仍有少部分红肉和近30%的伦晚待售。随着温度的升高,将影响品质和增加树体养分消耗。

自然灾害。秭归柑桔果园立地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降雨分布不均匀,往往春夏阴雨连绵成灾,夏秋伏旱连秋旱。不利天气极易引起自然灾害或者带来病虫害,将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果园郁闭严重。全县脐橙园大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采取计划密植的方式,平均每667m2密度110~250株。由于没有按计划及时间伐,大都已严重郁闭,树冠覆盖率达到和超过100%。随着光照条件恶化,内部枯枝空膛,形成鸡蛋壳似的树冠,结果部位外移,病虫害滋生蔓延,导致产量低,着色不一致,品质差,果实商品率低,这些已经成为制约秭归脐橙产区农民增收、脐橙产业提档升级、品牌创建的最大障碍。

市场竞争。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民的购买力下降。周边省市柑桔产业的兴起,柑桔果品很有可能供过于求,中熟脐橙的价格长期低于柑农的期望值已成定局。其他种类水果的发展,对柑桔市场也有一定的冲击。

五、后期管理措施

做好晚熟柑桔的销售。当前仍有3万多t伦晚脐橙待销和4万t夏橙将进入开园上市期,销售压力依然很大。要借助主流媒体的网络平台,做好直播带货,促进线上销售。大力支持电商,扩大销售份额,如支持拼好果、屈姑公司、多美橙等促销。完善物流快递服务,发展冷链运输业,创新服务促销。

适时加强生产技术指导。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APP、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平台,及时、准确地推送柑桔管理技术要点、气象变化、物资采购及柑桔销售渠道等信息,实时指导农户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经常组织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市场主体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科技培训,提升管理水平。根据每月管理重点,出台管理技术要点,主动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发挥示范样板的引领作用。选择部分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建立一批示范样板,以样板引领带动周边农户;加强田间现实管理,加大线上和线下培训力度,打造示范亮点,引领带动发展。

落实后期常规管理。一是合理保果、先保后疏。针对今年柑桔花量偏多、花质较好、树势较强的特点,提倡以营养保果(即叶面施肥)为主,辅之以喷施低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着果后,7—9月疏除病虫果、小果、畸形果、残次果、顶生果,最终达到以树定果、合理载果,优质果品率达到80%以上。二是巧施保果肥、施足壮果肥、补施越冬肥。5—6月结合防虫治病或保果多施叶面肥。伦晚、红肉脐橙等树势较弱品种的多花树,应在5月上中旬补施保果肥,保果肥以叶面肥为主、土壤施肥为辅;对于挂果正常的果园,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施足施好壮果肥;晚熟柑桔品种应在10月上旬补施一次越冬肥。三是搞好病虫害绿色防控。大力推广物理、生物防虫治病技术,重点防治溃疡病、砂皮病、炭疽病、大实蝇、红蜘蛛、黑刺粉虱、矢尖蚧、潜叶蛾等病虫害。尤其要注意高接换种果园溃疡病、砂皮病的防治,及时清除倒砧锯掉的枯枝枯叶等。四是防灾保收。果园清沟排渍防涝害;树盘覆盖、行间种草防高温;蓄水灌溉防旱灾;低温来临防冻害等。

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一是坚持良种区域规划。2020年秋季品种改良,应坚决执行秭政办发〔2008〕38号文件关于柑桔品种区域规划的规定,深入持久地降低中熟脐橙的比例,不断发展早熟或晚熟脐橙。二是加大郁闭园的改造力度。第一,下决心疏株间伐。果园面积每667m2栽110株以上,树龄25年以上的果园,按枳砧或平地果园3m×3.7m、红桔砧或坡地果园3m×4m的株行距,进行隔行或隔株间伐,使植株保持在55~65株 (枳砧或坡地果园60株,红桔砧或平地果园55株)。第二,回缩更新。对永久树进行回缩更新重剪,促发健壮枝梢、恢复树势;对临时树轻剪、疏剪促结果,达到逐步改造的目的。第三,推广锯主枝修剪3年行动。在不能直接推广疏株间伐技术的产区,根据果园具体情况做好规划,选定好永久株和临时株;对临时株采取每年锯掉一个主枝、留一部分主枝结果的处理,既打开光路,又不大幅度减少损失,通过3年实施达到疏株间伐目的。三是加快山地果园机械化的应用推广。推广单轨运输机、电动修剪机、植保机、无人机喷药、微耕机、水肥一体化等机械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促进省力化技术的落实,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节本增效。四是示范应用高品质栽培技术。推广“三增三减”(即增产增收增效,减肥减药减工)、绿色防控、生草栽培、覆膜增糖、精细采收及完熟采收等技术,不断提高秭归脐橙的品质。

猜你喜欢

保果花树红肉
伊朗红肉月产量增长11%
加工红肉才是影响健康的“罪魁祸首”
新西兰红肉出口超10亿新元,中国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新西兰红肉出口保持强劲态势
一只来自春天的鸟
神秘谷
花树
通丰植物营养液对柑桔的保果增产效应
果穗拉长保果剂在夏黑上的应用效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