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培育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2020-12-16卜军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林木森林资源培育

卜军

(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6)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大规模的不合理开发,进而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特别是森林大规模的砍伐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需要抓紧加快林业系统的建设,恢复生态面貌,提高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在森林培育中,对于森林的培育技术及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对森林培育的相关技术以及对发展趋势进行深层次分析,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森林培育的规模化。

1 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部门以国家制定的标准为依据,一共制定出90多种森林培育技术。国家制定的标准都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的,之前我国的相关林业技术监督部门技术较为落后,大都处于学习阶段,主观能动性及独立性方面相对来说都不具有优势[1]。近些年来,我国森林培育技术方面有了大幅度的进步,同时也制定出一些新的技术标准,比如,以前的土壤样品测定标准较传统,技术较为落后。因此,国家农业部门制定出了新的土样样品测定标准,还有制定出了一些新的培育技术标准,将其改为林业行业标准。例如,种子园造林技术、板栗丰产林等技术标准都降低了行业标准。虽然大部分标准都有所降低,但是还是有一些标准被列为国家标准。比如,森林抚育规程等技术标准。这种改变说明我国正在弱化林业部门作为国家标准编制的地位,开始强化农业、环保等部门的国家标准编制地位,也更说明了我国开始重视国家标准编制的独立性,不再盲目制定相关的标准,而且让制定的标准能够切合实际情况。目前,我国共有200多种林业培育技术标准,培育了众多的杨树新品种,木材密度也大幅度提高,纤维含量也增加了2%以上。总之,虽然我国在森林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并且技术并不成熟,但是今年随着相关部门的重视以及经济的提高,国家林业部门也在森林培育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森林培育工作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创新及成果。

2 森林培育技术发展的方向

2.1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战略

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经营已经进入可持续经营阶段,经营模式主要有: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以生态为主的林业产业模式等。在未来,我国会更加注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木材和非林业产品的生产、森林资源结构的调整等,使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能力和森林服务功能,建立一个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生态系统。

当前在我国森林培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对化肥和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学品的依赖性较强,大量使用则会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在未来森林培育过程中,需要创新出新的生物培育技术,大大减少化学培育的现象,以减少对生态结构的破坏。目前,我国正处于森林资源经营可持续发展阶段,相关培育种植户应充分发挥生态林业产业模式和生态森林系统经营模式的作用,加大对当地生物的保护,确保其生物的多样性,从而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森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2 促进森林培育技术集约化

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森林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市场上对于一些木材等林业产品的需求。因此,森林培育技术必须向集约化方向发展。集约化指的就是在充分利用一切森林资源基础上,然后再加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积极效应,更好地推动林业系统的发展,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效率及效益,同时也能够在现代技术和管理模式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从而能够最大化发挥出森林资源的价值[2]。目前,一些较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培育技术,也建立了一些全新的培育体系。比如:密度控制、立地控制、无性系造林等技术,利用这些新的培育技术和培育体系,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的木材,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益,我国未来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创新出新的培育方式,进而带动我国森林培育技术整体进步,从根本上提高森林资源的产量。

2.3 森林培育的定向化发展

当前更多森林培育户最重视的还是效益,在确保森林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更重要的还是要注重其商业功能,应坚持定向化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森林系统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更好地保护森林系统。在森林培育定向化发展过程中,为了发挥更大的效益,应该将森林资源区分为商业林和公益林,这两种林因目的性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培育措施,从而更大化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3]。

商品林指的就是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森林,主要利用木材及其他林产品。商品林有3种,分别是: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一般天然用材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等都可以使用材林,可以作为短轮伐期工业原料;薪炭林主要指的是提供燃料的林木;经济林主要指的是可以创造出经济收益的林木,比如:郭树林、药材林、食用油料林等。公益林的作用主要是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使得森林朝着可持续目标发展。

3 森林培育技术的管理措施

3.1 注意控制林木数量,提高林木质量

我国由于土壤荒漠化严重,大部分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较低。因此,大规模进行森林培育就是为了大力扶持植树造林工作,以提高覆盖率,减少沙尘暴等灾害天气的发生。植树造林要确保每年林木数量的可持续增长,增加造林的面积,同时也应提高林木的质量。只有质量与产量都相对提高,才能真正做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

3.2 科学培育树种

树种培育的科学性决定着苗木的成活率。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森林培育的质量,我国应撇弃落后的培育技术,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学习其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培育技术,比如分子遗传工程技术,在保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相关研究人员应加大对优质树种的杂交育种,建立树种基因库[5]。在培育树苗期间,也应注意林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前期应严格控制种子的催芽、育苗等环节,及时给予其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最终确保苗木健康生长。

3.3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强森林保护

我国的《森林法》规定,对于森林资源应合理的开发利用,切忌不可过渡开发,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相关人员应在利用林木资源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森林的作用不仅是为了创造利益,更重要的是扮演维持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平衡的角色。

3.4 林地管理

林地的管理对于林木后期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林地管理工作中应科学合理,这样才能有利于林木的成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加大对养分的管理力度,及时清理凋落物。同时也应严格控制好土壤的营养成分,及时做好相关数据检测,根据林木内的养分制定出科学的施肥方案,切不可盲目施肥。

3.5 科学的育苗程序及控制

科学育苗程序对于苗木的成活率是至关重要的。在容器苗培育方面美国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技术,全过程有:种子催芽、容器选择、浇水浇肥、炼苗、出圃以及在培养等模块,这些环节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通过这套成熟技术培育出来的幼苗生长起来都是比较旺盛和整齐的[6]。同时也要注意因地制宜,根据培育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种子进行培育,进而制定出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培育技术。对于我国来说,目前正处于研究树种的生产体系,在胚苗生产技术阶段,应成功借鉴外国的成熟经验,尽早创造出适宜我国本地培育的一整套完整体系,在培育过程中还应注意苗木的施肥技术和灌溉水质控制,最终从整体上提高育苗的质量。

4 结语

总之,森林培育工作作为林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森林培育不是一项简单的植树造林工程,而是要运用科学的培育技术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效益。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森林培育的重视,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更要着眼于未来林业经济改革的实际,结合森林树种的生长规律,扎实有力地推进森林培育工作。森林培育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的建设意义都是重大的,因此,要做好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工作,更好地落实好森林培育管理工作,最终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林木森林资源培育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