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灾害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16李俊明杨冬梅孙玉智张照坤
李俊明, 杨冬梅, 孙玉智, 张照坤
(1.德州市陵城区义渡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德州 253506; 2.德州市陵城区郑家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德州 253517; 3.德州市陵城区徽王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德州 253502; 4.德州市陵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 德州 253500)
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保持粮食基本自给,在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上为全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变,每年都会发生台风、强降水、干旱、强降温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等影响农业生产,给国家和人民造成较大的损失。农业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制定重大农业灾害应急预案,在农业灾害发生或即将发生时规范操作程序,避免或减少农业损失,对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农业灾害类型与等级
了解和掌握农业灾害类型与等级,并积累各类灾害发生的相关数据,摸索其发生规律,是启动农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前提条件。
1.1 类型
目前,农业灾害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事件或自然力量为主要原因导致的灾害性事件[1]。自然灾害也是最常见的灾害,包括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地震等。第二类是意外事故,包括火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第三类是生物灾害,包括病虫草鼠害等。另外,当生产者(农业劳动者)受重大事件影响时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灾害,如疫情、战乱等造成农业劳动者无法生产。
1.2 等级
根据我国重大农业灾害应急预案,农业重大灾害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2]。I级:灾害集中在11个乡镇,且每个乡镇有40%上行政村受灾,受灾面积达3 333.33 hm2以上。Ⅱ级:灾害集中在8个以上乡镇,且每个乡镇有40%上行政村受灾,受灾面积在3 333.33 hm2以下。Ⅲ级:灾害集中在5个以上乡镇,且每个乡镇有40%上行政村受灾,受灾面积在666.67 hm2以上。Ⅳ级:灾害集中在1个以上乡镇的40%以上行政村,受灾面积在666.67 hm2以下。
2 农业灾害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农业灾害多发生在偏远的农村,乡镇农技部门应承担农业灾难前期的预测、预警响应,但目前乡镇先期处置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可能导致应急不及时处置;应急处置体系缺乏整体性,部分地方的应急救援局限于城市,应对农业灾害的形式也较为单一,领导机构成员过于分散、权责不清;农业灾害基础信息监测与应急系统建设不完善,应急队伍和技术保障不稳定。
3 农业灾害应急处置对策
3.1 及时预警
除意外事故无明显发生前兆外,其他灾害均有较为明显的前兆,甚至气象专家和农业专家能够准确预测灾害发生时间、规模和程度。建立纵向和横向联动机制能够很好地建立灾害预警,具体做法是在农业生产一线布设农情信息员,负责将农情实时报送给省部级相关部门,省农业农村厅和农业农村部联合有关部门成立专家组对农情进行研判,预测可能发生的农业灾害。
3.2 强化责任分工
农业专家、气象专家、农情信息员、基层农技员、农险承保机构、当地政府要在农业灾害防范方面充当不同角色,充分发挥作用是应对农业灾害的重要保障。农业灾害应急预案要明确不同角色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完整的反馈链。基层农情信息员要负责采集农情信息并向上级报送,专家组根据农情信息研判是否有灾害发生的前兆,并进一步推断农业灾害的发生时间、规模和程度,还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农业灾害制定救灾方案,同时将灾害预警报送决策部门即各级政府,争取救灾物资。基层要根据决策部署和救灾方案推动救灾工作,基层农技员是救灾工作的直接践行者,负责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农业灾害要以预防为主、防灾救灾并行,在灾害发生后,相应的农险承保机构要及时核定灾害情况,做好理赔工作,发挥农业保险的救灾作用。
3.3 推广高新智能设备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高新智能设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农业领域逐步推广应用,显现出人力所不及的优势。在农业灾害预防方面,高新智能设备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应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为应对农业灾害提供数据支撑,促进预案编制的科学化、定量化、模块化及标准化。
3.4 加大资金支持
农业灾害预防需要人力、物力及设备投入,和其他工作一样资金支持必不可少。另外,农业灾害发生后,需要的救灾资金额度也不确定。因此,各级财政应储备一定量的农业灾害救灾资金,尤其是中央财政资金。同时各级财政要有完善的“启用救灾资金”的应急制度和启用程序,确保救灾资金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