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下新媒体与大学生成长能力培育的价值探究

2020-12-16林嘉怡张鹏广东海洋大学

教书育人 2020年33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防控

林嘉怡 张鹏 (广东海洋大学)

2020 年1 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各地迅速蔓延。随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数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区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 级响应,打响了疫情防控的全民阻击战。然而,疫情防控进展不仅牵动着国人的身心健康,还涉及民生保障,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教育部做出了重要指示,实行“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方式,以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同时,要求各地各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采取行之有效、应对有方的果断措施,做到严防死守疫情蔓延进校园,精准掌握疫情,积极引导师生舆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力。在抗击疫情的关键阶段,高校既要使“开学不返校”的网络教学管理秩序井然,又要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疫情动态监管和思想教育,诚然是个挑战。这需要高校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防控疫情应对机制,在有力预防和有序处理突发事件上的方式方法有所创新,使“疫情危机”转变为“教育契机”。而今大学生群体主要以“数媒土著”的00 后为主,其日常学习和生活获取资讯的渠道都与互联网密不可分。全媒时代的到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00 后”大学生的三观,同时也为“00 后”大学生提供了广泛参与网媒信息传播和表达的平台,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然而,“00 后”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还略显稚嫩,对于信息的判别和处理能力仍不够成熟,而网媒碎片化的疫情信息参差不齐,冲击着“00后”大学生对疫情实况和发展趋势的把握认知。因此,如果能够顺应全媒时代的潮流,运用有效的新媒体手段,在疫情期间积极引导大学生运用新媒体合理地表达发声,以及提升自我监管和疫情危机应对能力,对助力当代大学生的成熟成长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也为各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疫情的密切跟踪、及时分析学生思想动态、精准掌握学生成长成才需求、迅速采取切实有效的防疫抗疫行动提供科学有力的保障。

一 大学生应对重大疫情的需求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学者将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教育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五大需求教育,即安全需求——应急生命教育;认知需求——应急科普教育、情感需求——应急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需求——应急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奉献教育。可见,面对重大疫情事件,大学生有防护知识科普、心理支持和疏导以及促进成熟成长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精准把握大学生的应对重大疫情的需求,是介入思政教育的最好契机。然而,在介入的方式方法上,需要更为谨慎地处理和革新。传统的权威性沟通模式虽然直接且及时地向学生传递了必要的疫情信息和学校防控疫情的要求,但由上至下权力倾向的教育观经常性输入,特别是过多的强权干预和规劝教育,忽略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因素,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造成恐慌和反感。因此,革新大学生应对重大疫情事件的成熟成长培育模式,要充分发掘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主体能力,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易接受的新手段新方法,整合并优化介入资源,激活大学生的兴趣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新媒体运用与大学生成长能力培育结合的价值

新媒体在重大疫情中的运用不只是工具而已,对于培育大学生能力、促进大学生成熟成长也有着一定的时代价值。

(一)传统思政教育的方式的突破

传统的思政教育是以自上而下单一方向的灌输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一对多的教育模式。但由于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未必能够及时处理学生的不同需求和问题反馈,与学生保持良好顺畅的沟通,难以确保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疫情之下更需要密切跟踪监控和紧急干预介入。而新媒体技术工具的运用,是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翻转与突破,学生由被动接受灌输式教育转变为主动开展自我教育,教育者由说教转变为引导,回归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本质。此外,新媒体提供了师生互动的直观数据,节省了统计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使教育工作者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时效性沟通,及时回应和解决学生在疫情中面临的需求和难题。再者,新媒体的运用亦是还原因材施教的教育本质体现,它瞄准了“数媒土著”的“00 后”大学生群体,回应了他们个性化、碎片化、多维度、易变化的价值需求,消除他们对权威说教的抵触心理,通过发挥新媒体习得自主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公民参与意识,培养组织能力、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另外,新媒体的运用改变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获取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维度、多样化的方式整合疫情资讯,这不仅要求大学生对各类疫情资讯进行筛选和整合,优化信息接收流程,提高疫情信息甄别力和管理组织能力,还能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资源整合后的价值和舆论导向。比如,学生会微信公众号的疫情知识科普,易班平台上学生党员与辅导员“共抗疫情”互递书信的互动,抖音里大学生参与社区抗疫志愿服务宣传和为疫情重点地区鼓励短视频,今日校园APP 健康打卡和签到统计反馈功能管理,企业微信中微文档共享、群组会议、问卷调查、周汇报小结功能运用等等,为精准掌握校园疫情数据、传递疫情资讯、积极引导大学生价值和舆论导向筑起一道有序有力的疫情防控屏障。

(二)人本主义教育的价值体现

大学生成长培育本质上是挖掘大学生的个人潜能,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人本主义教育。面对重大疫情事件,缺乏能力识判和应对经验的大学生有更迫切的情感表达和社会支持的需求,而此时师生的互动毋庸置疑成了大学生应对疫情的“心理救命稻草”,这样的互动关系需要借助合适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妥善处理,以致师生在互动中建立起来的是信任而不是反感和恐慌。新媒体的运用恰恰能够回应当代大学生获取权威疫情防控资讯的需要以及情感和社会支持,同时能够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当中,实现自我成长价值和能力提升双赢。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强调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中心和目的,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是能动的人而非被动的人。它的价值意义在于尊重学生差异化、自主性和创造性,肯定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对知识和能力习得的筛选过程和内化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成长能力培育与新媒体运用结合,与人本主义的理念价值不谋而合,让重大疫情之下的防控管理更具人性化,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唤醒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服务意识,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在新媒体运用中,师生皆是用户的角色,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平等的伙伴关系,共同探索应对疫情压力的科学方法,以达到促进大学生成熟成长的教育效果。

(三)三全育人的历史选择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措施和行动指南,它围绕着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新媒体运用与大学生成长能力培育的结合既是思政教育在全媒时代浪潮中的历史选择,也是“三全育人”模式在现代教育发展趋势下的历史选择。从育人主体上看,全员育人的构成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全员,其中也涵盖了大学生的自我育人,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为大学生开拓了自我成长的空间和能力提升的平台,而重大疫情事件则为培育大学生成长能力提供了生动时效的教育素材,使大学生能够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在所在院校和班级中分工协作参与疫情期间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全员参与疫情教育;就“三全育人”的时间维度而言,全程育人贯穿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重大疫情事件虽然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却在网媒空间里快速传播着各类疫情资讯,这些资讯的整合使用对促进大学生成长能力培育也贯穿全过程;在育人空间方面,全方位育人强调了思政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以及方式渠道的多元化,新媒体提供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样的,能够满足培育大学生应对重大疫情的全方位能力需求,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素质以及其他方面的素质能力。

三 结语

关注大学生成长需求,指导大学生成熟成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续而从不间断的过程。以新媒体作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拓展阵地,充分利用疫情中的鲜活素材,有效推进并优化防疫教育举措,提高工作预见性和时效性,使关爱学生不断线,让大学生牢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认清肩上的重任,助其早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防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