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理路探究*
2020-12-16梁巍白夜昕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梁巍 白夜昕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在培养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置于面向教育现代化十大战略任务的首位。不难发现,在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新思想”为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对此,黑龙江省各高校在省委的统一部署下有所先行和探索,自2015 年5 月起,在全省高校范围内推进开展“四进”、增强“四信”专题教学,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师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以下简称为“新思想”专题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 以“进”为前提,为“新思想”专题课教学顺利开展谋划顶层设计
“科学的理论武装对大学生犹如雨露之于拔节的禾苗,雨过地皮湿不行,必须来一场透雨……”。[1]大学生对人生和世事谜题的辨析、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期许、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思考,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引。思政课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提升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用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思想”专题教学是对原有思政课的有益补充,为保证课程的实效性,必须科学设计、扎实推进,精心谋划顶层设计。
1 实现“四个纳入”,将“新思想”专题教学作为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扎实推进
“新思想”专题教学与各门思政课相互协同,共同承担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新思想”专题教学课程的开设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考虑新课程设置与原有各门课程的衔接,既要考虑到不同学段、不同层次授课对象的特点,又要关照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从实际出发,按照整体推进、先试点、后推广,逐步过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实施工作。2015年春季学期,黑龙江省各高校在省委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四进”、增强“四信”专题教学,这是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统领思想,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创新性实践。“四进”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支部、进头脑”,“四信”即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简称为“四进”、“四信”)。“四进、四信”专题教学在课程体系上实现了“四个纳入”,即纳入教学计划、纳入课程安排、纳入学分管理、纳入统一考试,课程覆盖大学三年级本科生、二年级专科生和一年级的硕士研究生。选拔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精良、受学生欢迎的骨干思政课教师组成教学辅导团队对课程内容进行专题讲授,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时跟进、及时解读。“四个纳入”对于专题课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开设、深入性开展确立了良好的保障机制,也为当前开展“新思想”专题教学奠定了深厚基础。
2 优质资源精心整合,探索学科资源、学术资源向育人资源的有效转化
“四进、四信”专题教学经过五年的实践,为“新思想”专题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思想认识上,黑龙江省委责成全省各高校特别是主要领导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要求上来,将专题课教学作为政治任务、政治责任抓紧抓好,确保“四个纳入”扎实推进;在教学内容上,依托省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和研究人员进行基础讲义和专题教学大纲的编写,并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已经撰写完成的教学大纲和讲义文本进行审定,确保教学内容在方向上、认识高度上、理解深度上、内容安排上达到一定水准;在教学指导上,选拔省内本领域高水平专家成立专题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讲义编写、师资培训、教师授课、理论宣讲等工作进行精准指导,确保专题课教学收到良好成效;在师资保障上,从职称评定、教师选聘、科研课题等方面研究制定符合思政课教师工作实际的政策标准,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确保专题课教学和原有思政课教学的师资保障;在技能提升方面,组织开展专题课教学辅导培训会、专题课教学大奖赛、优秀课件制作评比等活动,建立专题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确保专题课教学水平的提升。总之,通过各种资源的精心整合和各种因素的有效调动为专题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 教学内容科学设定,实现“新思想”专题教学和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协同
在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新思想”专题教学中,必须对内容选取、专题设定、逻辑结构进行科学论证。以“四进、四信”专题教学为例,2015 年开课之初,结合当时思政课教材内容和育人的实际需要,开设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个全面”(每个“全面”为一专题)、习近平讲话中贯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多个专题,部分高校还结合自身专长和地域特色开设了特色专题。党的十九大之后,针对思政课各门课教材的修订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专题课教学又探索性地将“新思想”中有关于教育、生态、外交、国防等内容调整到教学当中,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专题课教学一方面深化了师生对“新思想”的理解,使课程在内容上不再受制于教材知识结构的设定,有更好的主题聚焦;在教学层次上更加深入,使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教学效果上更加生动,使课程可以围绕主题进行多维展开;在教学时效上更加及时,能够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实际问题迅速做出回应。另一方面,专题课教学对原有思政课现有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学思路的扩展、教学效果的提升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新思想”专题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实践与原有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有益补充、教学模式上联动协作,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功能的有效统一。
二 以“学”为重点,为“新思想”专题教学深入讲授明确精髓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它聆听时代的声音、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唤,具有丰厚的思想养分和宽广的理论视域。用“新思想”铸魂育人是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必然选择。开展“新思想”专题课教学必须把握其理论内涵和核心要义。
1 突出核心要义,讲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系统完整又具有内在逻辑的科学体系
“新思想”具体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族、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各方面。虽然视角不同,内容各异,但目标一致,主题统一,始终贯穿着一个使命追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鲜明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提出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构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方略,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科学体系。“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思熟虑的顶层设计,是中国面向未来的目标指向,是激励亿万中国人开拓进取的精神旗帜。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夙愿,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当代走向。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地带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以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的观点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强大的真理力量。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继承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的宝贵经验,确立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八个明确’是这一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2]“新思想”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鲜明的时代主题、清晰的战略指引,它系统回答了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开放包容的科学体系。
2 凝练思想主旨,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的立场。这一立场围绕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三个维度展开,这恰恰符合“信什么”“为谁信”“怎样信”的逻辑。关于“信什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需要时时加固、刻刻加牢。关于“为谁信”,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民而信,为民而为”的阶级立场。关于“怎样信”体现的则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践行理想信念的勇气和决心。在党和国家层面,他强调要有接好历史接力棒的时代勇气;在领导干部层面,要有勇于承担重任的责任意识;在国际关系层面,大国要有互惠共赢的国际担当;在青年学生层面,广大青年学生要学会承担社会责任。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立场、务实的使命追求和崇高的价值风范,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务实的工作方法、高超的领导方法和踏实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是基础,工作方法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主张采用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抓落实的工作方法和领导干部做表率的工作方法。此外,习总书记还强调要有踏实的学习方法,他指出要通过学习克服“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主张要进行一场学习的革命。要让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懂得“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全党全国努力形成一种普遍的、浓厚的学习氛围,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 明确责任担当,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明确成长成才的人生用力
“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是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也是党和人民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演讲、座谈等方式与青年学生互动,关心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并鼓励他们奋发有为。从“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五点希望”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再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决”,集中阐述了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担当,青年人要牢记责任担当方能不辱使命。首先,青年学生肩负民族复兴之责。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当代青年与新时代共同前进,面对“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广大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其次,青年学生肩负爱民爱家之责。为国尽忠、在家尽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家国情怀涵养下的中国青年担负着爱民爱家之责。中华民族的“孝悌”文化传统倡导民众在推己及人的过程中,生成一种基于家庭亲情而又高于家庭亲情的对天下民众的伟大责任与爱。家庭的和谐美满、同胞的幸福安康与青年学生的个人成长密切相关,青年应该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再次,青年学生肩负个人成长成才之责。“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4]任何美好的理想都需要经过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青春需要进行激情奋斗、顽强拼搏,青年学生只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神圣使命、以服务人民为历史重任、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基本要求,才能无悔于自身留下最美好的青春回忆。
三 以“实”为关键,为“新思想”专题课教学效果提升寻求有力支撑
开展“新思想”专题教学,就是让大学生与伟人同行,用领导人的宽阔视野和党的进步思想引领青年学子的人生航程。在教学中,必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志励人,找准教学实践中的着力点,使教学实践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 树立“理”的权威性
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打破思想僵化,解放思想的过程之后,当前的主要任务和最大特点是要解决思想分化和认知的问题。开展“新思想”专题教学,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用科学的理论筑起信仰的高地,提升青年学生的理论素养,使广大青年学生在重大理论认知上向党中央看齐。“新思想”专题教学要做到“全面,精准,深入,及时”。所谓全面,就是要将“新思想”看作是一个整体,将理论源头、理论基础和理论逻辑讲清楚,全面地把握文本的精髓;所谓精准,就是要从讲话文本本身出发,切不可随意地将自己的观点加进去,曲解思想本真的含义;所谓深入,就是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事到理,发挥真理的魅力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所谓及时,就是要对“新思想”进行动态关注,对现实问题做出及时回应。总之,要构筑起富有学理底蕴并具有时代内涵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教学内容上避免出现缺乏学理论证的空洞结论和人云亦云的教条主义说教。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理论素养,使青年学生立足于世界变局和国家全局,与时代同步追寻真理的足迹,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 强化“信”的坚定性
思政课要在传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增强青年学生对党的信任和认同。开展“新思想”专题教学,教师要把深入学习“新思想”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做到先学一步,学得更深,讲得更精,将课程“讲清、讲透、讲活”。一是既要注重理论问题的阐释,又要注重实践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专业理论优势,从学理层面对新时代的新思想予以阐释与论证,梳理其逻辑起点,解析蕴含其中的逻辑框架和思想方法。同时也应对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予以关注,把这些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二是既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又要注重思想方法的引领。在传统思政课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启发式、互动式、探索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将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丰富理论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阵地,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既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组织,又要注重自觉学习的启迪。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把控者,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可以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利用有限的教学学时实现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使学生将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发展变化的关注变成个人学习的自觉。
3 调动“教”的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在“新思想”专题教学中,学校及教学单位应着力打造科学高效的教师工作环境。对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多平台推进,全力提高教师能力素质。通过选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突出的骨干教师进行理论宣讲,为教师打造良好的示范学习平台;通过示范教学、听课评课等活动帮助教师找出不足、总结教学经验打造教师提升平台;通过参加教学比赛、学习培训、学术会议等活动加强联系打造教师交流平台,使教师在交流互鉴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二是多模式联合,保证课程教学水平。探索适合课程内容的教师备课模式,如集体备课、专题备课、热点备课等;创新满足学生需求的授课模式,实现课程内容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改革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增强考核方式的灵活性和教学效果的时效性。三是多渠道支撑,拓展教师理论视野。通过召开学术会议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通过组建教学团队、学术团队深化教师的学理基础;通过对拟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的教师预先进行科研培育和精准指导,提高课题申报的成功率。为教师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教师寓职业发展与事业发展于一体,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自信和职业满足感,自觉担起学生精神家园构建者和成长成才引路人的责任。
4 激发“学”的主动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思想”专题教学是传播“新思想”的主渠道和主课堂,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关键作用,将学习内容向广度深度扩展,做到勤学深悟、常学常新。一是要原原本本学。要原汁原味地细细研读,做到学深学透、真学真懂和真信真用。通过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原本,系统而不是零散地掌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依据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把握“新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丰富内涵。二是要深入系统学。“新思想”的各部分内容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性,全面把握其中所贯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和苦功夫。三是要带着问题学。在实践中凝练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抓住关注点。深化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使理论学习为现实应用服务,同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推动理论的发展。四是要知行统一学。学习重在领悟,贵在实践,广大青年学生不仅要在理论上深刻认识学习“新思想”的重要意义,还要联系实际、自检自省,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实现“知善”“向善”“行善”,做到以学益智,以学修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5 增强“用”的自觉性
思想是先导,行动是根本,用是关键。开展“新思想”专题教学,其最终目的在于增强“用”的自觉性,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用”的自觉性总的来说,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加强内在的责任心、职责意识教育。通过学习,使广大青年学生了解自己所担当的使命和职责,从内心深处清楚知道学习贯彻“新思想”的重要性,并不断塑造、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职责。二是正确引导外在的热情、兴趣。虽然每个人的兴趣各异,情趣不同,不能整齐划一地运用同一方法调动每一个人,但是通过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抓住关注点,找准结合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形成推动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总而言之,增强“用”的自觉性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引导青年学生以“新思想”为指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5]“新思想”专题教学是坚守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前沿阵地的创新之举,是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扎实稳步推进,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期待,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