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道德与法治,有效落实行为规范教育
2020-12-15陈方文
陈方文
摘 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针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生活情景,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寄于了更高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落实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在校内外的学习生活中做到内化于心、强化于行,从而使得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有序和自觉的践行。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行为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4-0024-02
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明确提出:“小学低年级: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意识,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支柱。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工程,是一项塑造人的奠基工程。行为规范水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又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及国家的兴衰。当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部分务工人员把子女留在家里,托付给长辈或寄在托管老师家,有些孩子表现为性格缺陷和行为偏差,尤其在行为习惯方面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时间观念淡漠,随意性大;纪律观念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不爱学习,特别贪玩;缺少礼貌,自私任性、孤僻胆小,卫生习惯差等不良倾向。这些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治,就会不断恶化,甚至影响一生,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落实行为规范教育势在必行。
1.角色转变,提升素养
国家的教育方针提出了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明确指出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向。但是由于很多家长对社会价值取向存在误解,总认为在小学阶段,孩子只要学好语、数、英就行了,其它课程可有可无。其次,学校缺乏品德学科的专任教师,本学科课程教学成果及论文,对其他教师的职称评聘没有用处,导致他们更不愿意专注于本学科的教学,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功能性认识不足,缺乏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构成因素的理解与重组技能,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学科角色,要具备各种文化素质,要成为专任品德与生活的科任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区别于其他教师特别是语、数、英学科教师。教师的角色已不是教科书讲解员,而应成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社会工作者,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引发好奇心、求知欲,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品德与习惯的特殊组织者。教师必须具有超乎基本师德的道德水平、强于其他学科教师的爱心、耐心和细心;能够主动、深刻、经常地进行自我反思以及教学总结。我们还要作专业的学科老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学习和掌握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自然社会和人文社会的各种知识,社会生活知识、法律法规等等,广泛涉獵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管理学、经济、法律等内容,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知识背景和人文素养,提高自己融会贯通各类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知识渊博的、可以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好老师。
2.情境创设,激发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情节,适当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
在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二课《我们有精神》时,教师这样导入:有精神的孩子才能去参加舞会,那什么样子才是有精神的呢?这不,我们的课堂来了一群威风的解放军叔叔,孩子们认真观察,看看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答案吗?然后,播放多媒体课件《天安门前阅兵仪式》片断。边看片断边解说阅兵仪式:瞧,这是一群多么威武的解放军叔叔呀,你看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像挺拔的青松,像奔腾的骏马!他们喊着响亮的口号,精神抖擞,那充满自信的脸庞,无不展示他们的风采!他们抬头挺胸,大步向前,显示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看完解放军叔叔的展示,你觉得他们精神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解放军叔叔是我们祖国妈妈的守护者,他们走的那么整齐,多有精神呀!代表了我们中国军人的精气神。我们小朋友平时有精神是什么样的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个课例告诉我们:教师如果善于挽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3.活用教材,形成规范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的主题是 “适应新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奠基公共意识”。教师要研读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以及课堂资源,稳扎稳打的做好教育主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打好基础,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大家排好队》中的第一部分“还是排队好”。二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虽然他们在幼儿园就已经从老师、家长的口中得知排队的重要性,但是完成从知到行的过程还是有很大难度,他们做事往往还是从自己直接的感受和功利心出发,这是因为没有真正从内心意识并认同排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可以试图在课堂上呈现学生在生活中最本真的状态,将生活场景搬到教室,将学生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激发出来,发现问题、直面问题。然后通过三次拿礼物的体验活动、视频、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排队带来的秩序感、安全与公平。挖掘学生内心一直被忽视的声音,让学生在经历一番“不排队、要排队、不想排、一定要排队”这样内心的挣扎和权衡利弊后,再告诉她们这是一种“秩序”,比老师直接告知、强加有触动得多。当照亮了意识层面的盲区,就像找到了生活的灯塔,不排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初步养成自觉、安全、文明排队的习惯。
4.搭建平台,有效拓展
品德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品德不是外在于人心的强加的东西,而是每个人内在自我的体验与提升。根据农村儿童的生活实际,创设农村儿童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平台: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平台,组建师、生合唱团,学生舞蹈队,小导游艺术团,足球队等二十多个课外活动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让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使教育过程鲜活起来,更富感染力,使农村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自然融为一体。
(1)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平台,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验规则、享受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
(2)开展《弟子规》、《经典诵读》等校本课程系列的开发与实践以及文明礼仪教育,大课间的“感恩手语操”等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有效形成。
(3)成立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维护校园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学校公物,时时、处处、事事体现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较高的文明素质,为提升校园文明程度贡献力量,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4)开展“研学旅行”等课外实践活动:通过研学旅行,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提升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为将来社会人才选拔增加筹码,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在校学习的兴趣和求学欲望。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道德与法治》学科,在课内外有目标、有计划地指导和教育学生,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内化于心的感悟,使行为规范深入学生的内心。
参考文献
[1]张莹莹.“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德育实践[J]中华少年,2017(26)
[2]叶信义.构建德育与社会”生活化的时间与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
[3]江明珠.浅谈“德育生活在课程实践中人文素养的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科教文汇(下半月),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