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阿萨姆那加族的西方研究简述

2020-12-15辛玲

三峡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阿萨姆

辛玲

摘  要:喜马拉雅不仅指喜马拉雅山脉,还包含喜马拉雅山脉所辐射的区域,是一个大地域概念范围,即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边地区。很早开始,西方国家围绕喜马拉雅地域开始了多样化的研究,建立起相关的研究数据库。其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文斯等编的《喜马拉雅地域历史和文化研究文献题录》为代表,为研究喜马拉雅地域提供了详细的西文参考文献,本文将阿萨姆地域中那加山地所居住的民族研究作编译记述。

关键词:喜马拉雅地域;阿萨姆;那加族;目录学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20)06-0042-04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文斯(Owens, Bruce McCoy)等编的《喜马拉雅地域历史和文化研究文献题录》(Bibliography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Himalayan Region)中,喜马拉雅地区的定义是一个具有宽泛的概念,从西到东是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区域,从南到北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中国和缅甸形成的政治边界。围绕喜马拉雅地域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本文将有关阿萨姆地域中那加山地所居住的民族的研究作编译记述。

阿萨姆(Assam)地域位于印度东北部,今行政区划上属于印度东北部的一个邦。但过去阿萨姆地域范围极为广闊,涵盖今天的那加兰邦(1963年建邦)、梅加拉亚邦(1970年建邦)、曼尼普尔邦(1972年建邦)、佐拉姆邦(1972年建邦)的行政区划范围。

那加兰邦居住着多样化的藏缅语族那加族,1826年英军占领阿萨姆后,英国为殖民需要,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调查研究。自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独立后,阿萨姆地域禁止外国学者进入,所以我国学者对该区域的研究只是一些零散研究,而且由于西方研究成果的译介相对匮乏,使得在整体上对该地域的研究状况缺乏系统完整的了解。那加山地居住着支系众多的那加族,日本电子Weblio辞书中,记载了那加族由23个部族支系构成。名称分别为安加米那加(Angami)、阿挝那加(Ao)、查哈桑那加(Chakhesang)、昌那加(Chang)、希亚姆尼恩甘那加(Khiamniungan)、科亚克那加(Konyak)、洛霍塔那加(Lhota)、波丘里那加(Pochury)、彭那加(Phom)、普迈那加(Poumai)、礽玛那加(Rengma)、荣美那加(Rongmei)、桑塔姆那加(Sangtam)、史密那加(Sumi)、毛那加(Mao)泽良那加(Zeliang)、伊麦春格那加(Yimchunger)、泽梅那加(Zeme)、良麦那加(Liangmai)、唐萨那加(Tangsa)、诺特那加(Nocte)、图萨那加(Tutsa)、旺卓那加(Wancho)。日本文化人类学学者山下晋司根据海门多夫(Fürer-Haimendorf,1946)、纳格(Nag,1964)、埃尔文(Elwin,1961)等的资料,对“那加”进行了整体性的介绍“统称为那加(Naga)的诸族,属于东南亚大陆藏缅语族的民族集团内的“西部山地群”,缅甸一侧和印度曼尼普尔邦的一部分也在其中,现在大部分居住在布拉马托拉河之南、钦敦(Chindwin)江之西、跨缅甸边境,印度的一个省——那加兰邦,是印度政府的指定部落。据估计,1961年在那加兰邦居住的居民人口约为36万人。“那加”这个称呼来自于阿萨姆的平地民,他们自己之间的语言、文化有显著的偏差,传统上没有形成全局的政治统合。因此,与其说有那加这个民族的单位,不如说安加米、塞玛、阿挝、礽玛、科亚克等各自“部族”名称,这被认为是民族集团的单位。那加诸族居住在海拔1000~2400米的地方,在丘陵的山顶或山脊上设置村落。除了安格米、礽玛的一部分、曼尼普尔邦那加的一部分从事梯田的水稻耕作之外,一般进行烧田耕作(juum)。主要作物是大米,作为二次作物,种植了粟等的杂谷类薏米、芋头、玉米等。芋头是一部分科亚克人的主食,在高地上薏米也是这样的情况。他们饲养的家畜有大额牛(Bos frontalis)、牛、猪、狗、山羊、鸡等。这些家畜在祭祀礼仪上作为牲畜献牲很重要,特别是大额牛,是最重要的“礼仪财富”范畴。亲属集团是以父系形式来组织的,父系氏族是外婚制(根据场合的不同,其下级集团有家系(lineage)的名字)。关于他们的婚姻体系,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 Lévi-Strauss)谈到了是属于“限定交换”和“一般交换”的混合地区。村落四周被立石等包围,具有传统的政治统合的基本单位,通常还划分有一个称为凯尔(khel)的区划。在“凯尔”上,通常会发现一个被称为摩郎(morung)的男子小屋,作为社会中心发挥着作用。村落社会从以安加米为代表的“民主”型到以科亚克和塞玛为代表的“专制”型,呈现出各自的偏差性。跨越村落的纷争,常常导致猎头的战争。宗教基于所谓的“万物有灵论”,他们的猎头、功勋祭宴等的礼仪惯例,为东南亚和大洋洲提供了“活着的巨石制”的古典事例。

本文将通过欧文斯(Owens , Bruce McCoy)等编的《喜马拉雅地域历史和文化研究文献题录》来窥见西方学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对该地域的研究情况,为深化这一地域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该书原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喜马拉雅人类学教学大纲和喜马拉雅历史教学大纲中的文献导读,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南亚研究所的主持下,数据库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出版,包含约7000条关于喜马拉雅山脉人民的历史和社会科学的条目。

在其编第一卷第三部分人类学和相关社会科学中,印度喜马拉雅中北部和东部地区主要民族中列举了阿博(阿迪,Abor(Adi))、加罗族、卡西族、雷布查族、米什米族、那加族的6个民族。下面就那加族的情况作介绍,文献资料有33项,那加原文条目为4193– 4225,现按序号重新排列。只译姓名和题名,刊载处未译。此外,未收录在那加版块中,散见在其它类别,包含第二卷(艺术、发展、语言与语言学、游记)中的资料计有13条目。全部为46条目。主题涉及政治、地理、仪式、亲属关系、民俗、农业、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研究。

总体上看,时代区分从1947年前英印时代的研究有12条,发表者为霍尔科姆(Holcombe,1873-1864),伍德索普(Woodthorpe)和戈德温·奥斯汀 (Godwin-Austen,1882),欧文(Owen,1844),索皮特(Soppitt,1887),戈登(Godden,1897),米尔斯(Mills,1922、1926-1973、1943、),密特拉(Mitra,1924),史密斯(Smith,1925),马宗达(Majumdar,1925),沃尔斯登(Wolsden,1929),凯特(Cutting,1933),海门多夫(Fürer- Haimendorf,1939-1962)。1947年至二十世纪的60年代有14条,发表者为卡帕迪亚(Kapadia,1950),沙弗(Shafer,1953),里普利(Ripley,1955),维瑟(Visser,1956),甘古里(Ganguli,1965),森特西(Sentsi,1965),考夫曼(Kauffmann,1966),戈亚尔(Goyal,1966),巴特(Bhat, 1966-67),马里森(Marrison,1967),亚历克希巴(Alemchiba,1968),拉坦(Ratan, 1968-69),海门多夫(Fürer- Haimendorf,1969),埃尔文(Elwin,1969),布霍米克(Bhowmik,1969)。二十世纪70年代之后的研究有5条,发表者为巴苏(Basu,1970),古鲁巴萨戈达(Gurubasavegowda,1972),查克拉巴蒂(Chakravartty,1976),海門多夫(Fürer- Haimendorf,1976),甘地(Gandhi,1984)。从上述文献中,也可以看到1947年前英印时代的调查资料,是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需要我们加大对其搜集,展开翻译与研究。

那加文献题录

[1] 巴苏Basu,M.N. et al:社会文化特征的影响:泽米那加的识字功能水平。Society and Culture; 1970; 1(1): 3-10.

[2] 博尔多Bordoloi,B.N:地区手册:联合米基尔(Mikir)和北卡哈尔山北。Shillong: Tribal Research Institute; 1972.

[3] 凯特Cutting,C.S:阿萨姆邦的丛林民族:那加人的习俗和仪式。Natural History; 1933; 33: 54-65.

[4] 海门多夫Fürer-Haimendorf,Christoph Von:科亚克人文化中的歌曲作用。Man In India; Mar. 1943; 23(1): 69-82.

[5] 海门多夫Fürer-Haimendorf,Christoph Von:重返赤裸的那加:一位人类学家对那加兰的观察,1936-1970年。New Delhi: Vikas Publishing House; 1976.

[6] 海门多夫Fürer-Haimendorf,Christoph Von:科亚克那加人:印度边疆部落。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7] 海门多夫Fürer-Haimendorf, Christoph Von:赤裸的那加。Calcutta: Thacker Spink; 1962. 2nd edition.

[8] 戈登Godden,G.M:那加和印度东北部的其他边疆部落。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Institute; 1897-98; 27:2-51; 1897; 26: 161-201.

[9] 霍尔科姆Holcombe, W.A:那加山地的探险调查报告。西隆:1873-1864年。

[10] 赫顿Hutton, J.H:两首安加米那加族歌曲。Man In India; Mar. 1943;23(1): 6.

[11] 卡帕迪亚Kapadia,K.M:阿萨姆邦那加人的母系社会组织:来自社会学的视角。Bombay: Popular Book Depot; 1950.

[12] 考夫曼Kauffmann, Hans-Eberhard:阿萨姆邦塞玛的田野仪式。Anthropos; 1966; 61: 561-636.

[13] 兰德Land, C:米基尔(Mikir)的亲属关系。Eastern Anthropologist; May-August 1961; 14(2): 161-8.

[14] 马宗达Majumdar, Surendra Nath:阿挝那加人。Calcutta: V. Roy; 1925.

[15] 米尔斯Mills, J.P:阿挝那加人的歌曲。Man In India; Mar. 1943; 23(1):4.

[16] 米尔斯Mills, J.P:阿挝那加人。由亨利·巴尔福(Henry Balfour)撰写前言,还有J.H.赫顿的参考书目。2nd ed. Bomba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Reprint of 1926 ed.

[17] 米尔斯Mills,J.P:洛霍塔那加人(Lhota),介绍及补充说明来自赫顿(Hutton)。London: Macmillan; 1922.

[18] 密特拉Mitra, K.P:阿挝那加人。Man In India; Mar.-June 1924; 4(1-2): 41-82.

[19] 帕卡拉斯Pakrasi,Kanti Bhushan:关于米基尔阿伦人(Arlengs,Mikirs)中的库尔人(Kurs)和亚库尔人(Sub-Kurs)的调查笔记。Man In India; Oct.-Dec. 1953; 33(4): 307-14.

[20] 帕卡拉斯Pakrasi, Kanti Bhushan:北方米基尔阿伦迁徙的传统故事。Man In India; July-Sept. 1954; 34(3): 211-19.

[21] 帕卡拉斯Pakrasi, Kanti Bhushan:阿伦人(Mikir)的亲属关系术语研究。Man In India; Apr.-June 1955; 35(2): 119-26.

[22] 雷Ray, Debidas:阿萨姆邦米基尔村(Mikir)的社会经济调查报告,Agro-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for North-East India; 1962.

[23] 雷Ray, Debidas:坎特泰朗(Kanther Terang,一个米基尔村落):第二部分:坎特泰朗的社会经济调查(1960)。In: Rural Life in Assam Hills (Case Studies of Four Villages).Jorhat: Agro-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for North East India; 1969; 11-78.

[24] 里普利Ripley, D:漫游在印度的那加山地。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1955: 107(2): 247-264.

[25] 赛基亚Saikia, P.D.和雷(Ray):坎特泰朗(米基尔村)。Agro-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for North-East India; Between 1961 and 1965.

[26] 赛基亚Saikia, P.D:米基尔的社会变迁:对阿萨姆邦米基尔山地坎特泰朗村落的个案研究。Jorhat: Agro-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1968.

[27] 赛基亚Saikia:米基尔社会。Jorhat: Agro-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1970.

[28] 森特西Sentsi, P:今天的礽玛那加人。Journal of Social Research; Mar. 1965; 8(1): 44-9.

[29] 沙弗Shafer, Charles Robert:最北端的那加语分类。Journal of the Bihar Research Society; 1953; 39: 225-64.

[30] 史密斯Smith,William Carlson:阿萨姆邦阿挝那加部落:民族学与社会学的研究。London: Macmillan; 1925.

[31] 索皮特Soppitt, C.A:东北边境卢谢-库基(Lushai-Kuki)部落简介(卡哈尔Cachar、锡莱特Sylhet、那加山地Naga Hills等以及北卡哈爾山North Cachar Hills)。Shillong: Assam Secretariat Press; 1887.

[32] 斯塔克Stack, Edward.(查尔斯·莱尔Charles Lyall编):米基尔人。London: David Nutt; 1908.

[33] 伍德索普Woodthorpe, R.G.: 戈德温·奥斯汀Godwin-Austen),H.H:印度东北边境所称 “那加山地” 居住的蛮人部落的调查笔记。Journal of the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1882; 11: 56-72, 196-212.

散见资料如下:

[1] 亚历克希巴Alemchiba, M:那加兰的工艺美术。Kohima: Naga Institute of Culture; 1968.

[2] 巴特Bhat, D.N. Shankara:坦克尔那加(Tankhur-Naga)词汇。Bulletin of the Deccan College Research Institute; 1966-67; 27: 79-182.

[3] 布霍米克Bhowmik, K.L.: Gupta,S.N.;Bhowmik,A:农业发展对那加村落社区的社会结构影响。Journal of Social Research; 1969; 12(2):117-129.

[4] 查克拉巴蒂Chakravartty,Dhirendra Nath, Ed:阿萨姆邦等地区的共同追求。Gauhati: Directorate of Information and Public Relations, Govt. of Assam; 1976.

[5] 埃尔文Elwin, Verrier:十九世纪的那加。Bomba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6] 甘地Gandhi,M:那加朝圣。New Delhi: Oxford &IBH; 1984.

[7] 甘古里Ganguli, Milada:访问那加兰。New Orient; 1965; 4: New Orient; 1965; 4:101-105.

[8] 戈亚尔Goyal, Narendra:喜马拉雅的政治历史:自1947年以来的西藏、尼泊尔、不丹、锡金和那加兰。New Delhi: Cambridge book: 1966: 179. 第二版.

[9] 古鲁巴萨戈达Gurubasavegowda,K.S:读取阿挝那加语音。Mysore:Central Institute of Indian Languages; 1972.

[10] 马里森Marrison, Geoffrey Edward:北印度语言中那加语的分类。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1967.

[11] 欧文Owen, John:阿萨姆邦与那加部落的交流笔记。Calcutta: W.H. Carey; 1844.拉坦Ratan, R.那加村落的宗派主义和发展。Adibasi; 1968-69; 10(3-4): 11-14.

[12] 维瑟Visser,H.F.E:那加雕像在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和芝加哥。Artibus Asiae; 1956; 19(3-4): 374-377.

[13] 沃尔斯登Wolsden, Den. S.N:藏缅语系语言学形态学概述,特别是古典藏语的前缀、中缀和后缀,以及克钦语、博多语、那加语、库基-钦语和缅甸语群。London: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29.

注 释:

[1] [日]山下晋司:《文化人类学事典》(石川荣吉等编),日本弘文堂,1987年。

猜你喜欢

阿萨姆
中日学人稻作文化起源观之研究
流血冲突之后印度这两邦要开战?
东喜马拉雅地域民族资料梳理
捉拿“本·拉登”
大帽子
机场保护神(大家拍世界)
敬礼之后
1300万阿萨姆人不被视为印度公民
印度阿萨姆邦:不孝扣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