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
2020-12-15沈婧
沈婧
自媒体技术和应用的迅速发展是时代进步、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生活变革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在坚定使命的前提下,充分研究、利用、管理并服务好大学生对自媒体的应用,让自媒体更加扎实有效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近年来,高校学生使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记录日常生活和学习之风日益兴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当引入和运用自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实现信息的无障碍沟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以显著提高。无论何种自媒体手段,它们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迅速成为最受大学生喜欢的网络交流平台,这也说明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无法规避这一新的教育方式和潮流。
一、自媒体时代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以往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一,学习性质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投影等传统媒体辅助教学,受限于空间和时间因素,受众学生较窄且数量有限,无法满足现代化课堂的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效果不佳。而自媒体时代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模式,也拓宽了校内、校际等信息的流通水平。在此种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及时抓住自媒体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需积极应对现代化教育的挑战。首先,自媒体平台具有操作简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自媒体平台上可以发表感想,并与其他人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增强学生教授教育活动的自由性。其次,教师通过自媒体也可以实时收集相关资料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最后,自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即时性较强,尤其以手机自媒体平台的传播速度更加明显,发布者或自媒体使用者都可在第一时间接受信息,增强传播效率。同时手机对于大多是学生也是必备的,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学生能第一时间接受平台发布的信息,缩短学习上“物理距离”,提高学习效率。
自媒体时代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时代,从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路径方面展开论述,更新教育理念包括积极使用自媒体和理性应用自媒体。在育人职能上要促进大学生自主意识发展,防止大学生远离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在宣传职能上要坚定不移宣传主流思想,创新宣传方式,整合宣传资源;在维权职能上要倾听大学生维权诉求,化解能够化解的矛盾,关注大学生权益状况,保护大学生健康成长,创新维权机制,提升大学生维权能力。
二、自媒体时代要主动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拓宽传播渠道
对于大多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过多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思维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偏移且学习方式的单一性,容易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倦怠感;课堂氛围呆板,无法有效吸引学生,师生之间交流很少,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窗体底端面对这种局面,利用自媒体平台的优势,积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手段,拓展学习的传播渠道是教学发展的必然。第一,需从心理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刻领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在当今的世界大环境中,各种信息层出不穷,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紧抓社会发展的脉络,深切了解和掌握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影响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打破固有的教育思维模式,树立全新的工作教育理念,并结合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借助自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解读当下的政策,与时俱进。其次,借助各种自媒体平台,增强教育信息传播的力度,扩大传播范围,便捷式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媒体不仅仅是一种获取信息的平台和沟通的工具,而是现实生活之外的重要的第二空间,并且逐渐成为大学生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生存环境发挥着作用。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放到新媒体的大环境中去研究,分析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努力做到用科学的、健康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高校新媒体阵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自媒体时代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1.教师利用自媒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自媒体平台,并且有意识的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课前发布与教学内容相关信息,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形成课上和课下,线上和线下的充分交流,同时,教师在展开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时政方政,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助成长的和谐局面。
2.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仅停留在已有的网络建设试行阶段,以教育者为主体单调的教育模式应该顺应大学生的需求,转变为以教育者、受教育者为共同的主体,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适时发挥正面意见的积极作用,树立学习榜样,分享成功经验,从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主动性,防患于未然。
3.辅导员要提高自身“自媒体素质”。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群体,他们工作在学生活动的最前沿,涉及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社团活动等多方面,所以,辅导员有效利用各种自媒体是取得学生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开设微课程、分享微经验,就同学们关注的各类话题设立讨论区,全面系统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状态等问题,积极有效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4.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受教育者本人,需要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之中自我选择接受知识。大学生要自主具备科学、理性的辨别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养成合理、理性使用各种平台的好习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念,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接班人。
四、自媒体时代要强化师资力量,加大教育监督力度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话语权得到了空前的釋放和提升,为提高话语权的影响力提供了新的机遇。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中可能的 “稀释”,使大学生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导致了各种不良现象的产生。所以在使用自媒体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监督。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建立并完善自媒体使用制度,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及时提供舆情信息,汇集信息资料,建立自律自查机制,要明确学生使用自媒体的“边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网络使用规则,此外,还需建立有效的网络信息发布制度,促进自媒体平台管理的透明度。其次,加大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以思政知识为基础,辅助心里素质教育、教学技巧、自媒体平台技术等,掌握自媒体平台的运行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教师要转变思想上的固有意识,主动与学生交朋友,掌握交流的主动权,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教育效果。
要加大对当代学生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利用自媒体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正确处理网上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成为成熟的自媒体主体。其次要强调大学生作为传播者的道德义务,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辨别真伪、善恶、美丑,使他们自觉抵制垃圾信息的入侵,从主观上杜绝虚假甚至是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强化大学生为自己的传播行为负责的观念。
综上所述,在自媒体日益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网络发展趋势,及时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师生间良性的互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形成稳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稳步进行。激发自媒体平台的催化剂作用,恰当的运用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的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促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内化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