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视域下中国茶艺美学的特性探析
2020-12-15胡以婷
胡以婷
摘 要:中国茶艺美学异彩分呈,雅俗共赏,源于生活,展现生活,艺术生活。本文论述茶艺美学的生活性,提出生活元素中茶艺美学的具体表现:修身、净化思想、茶艺主体气质美、茶艺礼节美、茶艺节奏美、茶艺语境美,展现茶艺在生活中的美学特征,展现人们对生活美学的追求,促进生活茶艺美学的发展。
关键词:茶艺礼节;茶艺节奏;茶艺语境
引 言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发展至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茶艺美学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在产茶,泡茶,饮茶的漫长岁月中,人们逐渐融合美学思想,融入了对生活的思想情感,以此美化生活,修身养性,达到性情升华,提升美好和谐的生活品质。
一、茶艺美学的生活性
(一)生活美学。生活美学,简单表述其内涵,即在生活体系中,以人为出发点,形成的审美观点。生活美学含有多种含义,在宏观理解层次中,生活美学即是在文艺美学外围的美学形式,比如自然形式美、社会形态美、日常生活形式美等。在微观理解层次中,生活美學具体指人们日常生活结构中美学元素,比如劳动行为美、生活环境美、装饰元素美等。生活美学是以生活问题为基础而开展的审美创设,结合了人在自然与人文多重社会形态中的审美价值观念,包括自然环境美、社会形态美、劳动行为美、物质结构美等。总体而言,国内生活美学的研究主体,将会以人们实践生活审美元素为主体,展现出人们对生活审美活动的深层次理解[1]。
(二)茶艺生活美。中国茶文化专家对于茶艺生活美,给予了具体解释:茶艺美学思想,指制茶、泡茶、品茶的特有技艺、文化思想、审美价值等的整合体系,是作为茶艺文化与审美思想的有效结合。有学者认为:茶艺美具有综合性,能够有效整合音乐节奏美、舞蹈形态美、饮食味觉美、服饰设计美、建筑环境美、书法写意美、绘画思想美等美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有效整合美学特点,获得具有宁静氛围、典雅气韵、和谐文化的美学元素,成为茶艺核心思想,以此展现我国的民族审美价值观念。
换言之,茶文化在发展期间,以生活美学元素为文化基础,使其有效结合音乐节奏、舞蹈形态、书法写意、绘画思想等元素,形成全新的艺术形式,形成综合型茶艺美学。茶艺生活美学,即是在茶事生活形态中,融合具有美学思想的众多元素,逐渐形成茶艺整套程序的艺术,构架成从听觉、视觉、味觉等多维角度,感知高层美学情感的茶艺美学。在人们生活品质获得保障的同时,人们对茶艺知识、人文美学等精神建设,提出了较高的思想追求,为茶艺美学获得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二、生活元素中茶艺美学表现
(一)修身。饮茶使人心境处于宁静状态,可以提升自身德行的约束性,增强自身习性的美化效果,达成人思想内涵获得修养的目标。众多文人雅士,在品茶期间,对茶艺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具体表现为:茶叶取之于自然环境中,在天地间获得了自然滋养,形成了自然脱俗的特性,人们在饮茶后,能够提升内心世俗观念的净化,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达成性情修养的目标。
(二)净化思想。茶艺文化在学习期间,能够提升学习茶艺人员的品行,使其获得净化。茶叶在生活中,以饮品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贴近于国民诚实劳作、节俭朴实的真诚性情。茶叶以更为清净的性情、清冽的味道,为人们提供洗涤烦恼的功效。在《茶述》作品中,表现出茶饮的独特品格,即清冽高洁、洗涤烦恼、宁静和谐等。人们在茶艺学习期间,能够在茶艺活动中获得修为提升、思想净化,由此形成更为优雅的心智。茶叶作为不含有酒精元素的饮料,饮茶习惯形成,能够提升身体健康性。茶叶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包括: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等,此类物质具有提神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消解人的思想疲劳,使其获得更为开阔的思路,恢复人体质的活动能力。
(三)茶艺主体气质美。茶艺具有表演性质,从形体视角,茶艺演绎主体对外在形态有着较高要求,用于顺应东方美学思想的追求。在衣着方面,要求茶艺演绎人员身着素雅服饰、整体行为大方整洁、周身洁净无异味等。茶艺演绎人员,其精神状态,应以积极乐观神态为主,表现出有文化内涵、有知识情趣的神态感觉,便于衬托出茶艺文化的清雅与清净[2]。
(四)茶艺礼节美。在茶艺文化中,礼节作为茶艺美学的关键因素,集中表现出茶艺演绎主体的个人修养。生活茶艺具有一定表演性质,在茶艺活动中含有多组动作,茶技美同样作为茶艺神韵的美学元素。茶艺以人们生活元素为基础,衍生出具有民族文化的美学形式,借助表演者的内在思想与美学修养,为人们展现茶艺内在美学意境。在茶艺表演活动期间,茶艺演绎人员与美学观赏人员,形成了茶艺文化的相互交流过程,自然形成优雅谈吐、柔和语气、真诚语态、微笑交流等茶艺礼节。在茶艺礼节中,含有多重礼节形式,比如伸手礼、鞠躬礼、叩指礼等[2]。
(五)茶艺节奏美。在茶艺活动中,配置的音乐表现出节奏美。茶艺音乐表现出曲乐节奏对茶艺的赞美与认同。音乐节奏包括多组音符元素,以听觉视角构建茶艺美学体系,以此表现人们思想情感融合于现实生活的艺术形态。在茶艺表演期间,其配置曲调的节奏艺术,迎合茶艺表演人员的演绎行为,从视觉、听觉两个视角,完美诠释了茶艺美。与此同时,在茶艺活动中,融合了解说环节,语言与音频形成具有较高协调性的声效美,带给观赏者与众不同的音效享受,加强人们对茶艺精神的领悟,达成以音传人、以情增色的茶艺氛围构建目标,提升人们在茶艺环境中对节奏美的收获效果。
(六)茶艺语境美。在音效中融合的解说环节,集中表现出茶艺语境美感。解说环节中,主要完成茶艺精神、表述主体的诠释,此环节通常存在于茶艺推广活动中,便于观赏人员领域茶艺文化内涵。茶艺解说环节,有助于提升茶艺观赏人员在茶艺方面的理解能力,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融合于茶艺美学环境中。基于茶叶文化取自于人们生活,为此,茶艺解说语言同样来源于生活,以此展现出茶事生活元素程序,加强茶事凝练效果,展现茶艺语境优美效果。
为此,在茶事语言设计期间,应保持词语对称性、用词均衡性等特点,比如春风拂面、韩信点兵等。解说词与音律的协调性,有助于提升茶艺美学思想的构建效果。在语言使用期间,应关注使用的言语音频搭配效果,减少音频搭配过于声音的可能性,降低四声词汇使用频率,增加一声词汇使用次数,提升解说词汇整体设计的清净脱俗感,使其融合于茶艺演绎美学体系中,与演绎人员素颜服饰达成一致,与茶艺背景音效形成较高的协调性,以此建设观赏人员有效收获茶艺美学思想。茶艺语境美,旨在全面提升观赏人员茶艺美学感受能力,加强茶艺美学的诠释效果。以语言视角,完成茶艺生活美的构建。
结 论
综上所述,生活与茶艺融合了中华美学思想。茶艺学习有助于提升心灵修养效果,加强个人素质建设,有效建设人们审美价值意识,提升精神品质。在茶艺展示过程中,对于品茶人员而言,能够使其精神内涵有所丰富,提升其心情愉悦程度,塑造品茶人气质的优雅性。
参考文献
[1] 付鑫慧.中国茶艺中的道家美学思想[J].美与时代(下),2019(08):53-55.
[2] 李雪峰.中国茶艺的美学意义探析[J].福建茶叶,2017,39(1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