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绿色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2020-12-15毛文龙陈玲菱杨丽娜刘涛王桂荣
毛文龙 陈玲菱 杨丽娜 刘涛 王桂荣
摘要:指出了薏苡作为一种药食兼用型的高秸秆植物,在我国至少有6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和生命质量观念的更新,薏苡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薏苡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薏苡的栽培问题和品质问题却层出不穷。以浙江省杭州市原种场作为社会化服务职能单位,进行了薏苡的引种栽培试验,对薏苡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薏苡;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13-0189-02
1 引言
薏苡(Coixlachryma-jobi L.)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植物,俗称米仁、苡仁、薏米、苡米等,始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1~3]。薏苡的根、茎、叶、籽实富含薏苡仁脂、多酚类、黄酮类、祜类、多糖等多种物质。它既是常用的中草药,也是普遍常吃的传统食物。其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等功效;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对脱屑、脱发、皮肤粗糙等有显著疗效;薏苡作为日常食品的重要原材料,还被用于制成糕点、粥、饼干、饮料等。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苡还有驱虫、防癌、治疗“三高”的作用[4~7],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生命健康之禾”和“天下第一米”[8]。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多年的实践经验 ,总结了薏苡栽培管理技术,现将薏苡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2 选地整地
薏苡适应性很强,对栽种土地无特殊要求,耐盐碱、耐涝、耐贫瘠。一般选择向阳、平坦、不积水、灌溉方便、肥沃的壤土或黏壤土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除草、翻耕,深翻土壤20~30 cm左右,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3 选种
薏苡成熟采收期在田间选择田间性状良好、分蘖力强、分枝数多、株高适中、结籽率高、抗病性强、成熟期基本一致的单株留作采种母株。株选后进行粒选,利用风机进行风选,选出空秕粒,留下饱满、健壮、光泽度好的种子作为种用。
4 种子处理
将种子装入网袋内扎紧,先用冷水浸泡种子24 h,再用沸水浸泡5~10 s,取出后立即摊开散热,冷却阴干后下种。若条件允许,也可在浸种后进行人工催芽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
5 栽种方式
5.1 育苗移栽法
近年来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获知:育苗移栽法具有省种、省工、省时、省肥、省力等优势,还可以在夏收的基础上获得薏苡的增产增收。
5.1.1 苗床制作
可借鉴水稻的旱育秧和湿润育秧苗床的制作方法,做成宽1.2~1.8m,高15~20 cm的苗床[9,10]。若是在早春时节播种,还可做成塑料薄膜苗床,以防春寒,促使早发快长。
5.1.2 苗床管理
播种时间根据移栽期决定,一般控制在移栽前40 d左右,即5月上旬下种。播种量35 kg/亩左右,1亩秧田可栽15亩左右。播种后,稍加细土覆盖2~3 cm左右,并保持苗床湿润。在3~4叶龄时,可追肥一次,施尿素80 kg/hm2,作为提苗肥,促使苗粗苗壮、早分蘖;在7~8叶龄时,重施追肥,施尿素150 kg/hm2,作为移栽前的出嫁肥。
5.1.3 移栽
以旱地方式整地,按行距70 cm开沟,株距60 cm定株移栽1株,以带土秧苗为好,覆土、压紧,并在田间灌水,约一周后即可成活、返青。
5.2 直播法
6月上旬播种,畦宽1.2 m,每畦种植2行,株行距60 cm×70 cm,穴播,1穴播2~3粒种子。
6 田间管理
6.1 合理施肥
薏苡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施肥方法和施肥数量随各栽培地块的施肥习惯和土壤肥力而定。
6.1.1 基肥
用土杂肥30000 kg/hm2作为底肥,若能施入2000 kg/hm2腐熟的鸡粪+1500 kg/hm2发酵完全的菜籽饼肥+250 kg/hm2过磷酸钙则更好。
6.1.2 追肥
一般分3次:苗肥、穗肥、粒肥。
6.1.2.1 苗肥
在6~8叶龄时追施硫酸铵150 kg/hm2,常结合锄草、间苗、培土进行。
6.1.2.2 穗肥
在10~11葉龄时,一般要追施硫酸铵200 kg/hm2+过磷酸钙100 kg/hm2+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150 kg/hm2。结合田间植株最后一次培土和灌水前准备进行。
6.1.2.3 粒肥
在基本齐穗之后,为了促进粒重,防止植株早衰,可追施硫酸铵150 kg/hm2。如能结合治虫喷药给以根外追肥(磷、钾肥,浓度为2%左右),对增加粒重、提高产量亦有显著效果。
6.2 田间水分管理
根据薏苡的湿生习性,田间水分管理采用湿润育苗、干旱拔节、有水孕穗、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田收获相的原则。
6.3 人工辅助授粉
薏苡是雌雄同株异穗植物,同一花序中雄小花成熟早于雌小花,因此需异株花粉受精。一般靠风媒即可授粉,若能在盛花期以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9:00~12:00时)使花粉飞扬,对提高结实率有增产效果。
6.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方针,并掌握“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以防病虫害的大规模集中性爆发。
常见病虫害主要有黑穗病、叶枯病、白粉病、玉米螟、粘虫。
6.4.1 黑穗病
黑穗病又称黑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穗部,也可侵害叶片和叶鞘。主要为害部位抽穗后会散发出大量黑粉,造成减产、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选种抗病良种;药剂拌种,比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5%拌种;合理轮作,做到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发现病株及时销毁。
6.4.2 叶枯病
叶枯病又称枯斑病,主要为害叶缘和叶尖,一般发生于7~9月份,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进而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蔓延。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有利于植株发病流行。
防治方法:选种抗病良种;及时清除病叶或病株;控制栽培密度,提高通风度;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合理轮作,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使用低毒高效的药物防治,比如1∶1∶100倍的波尔多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交替使用,每周1次,连喷3~4次。
6.4.3 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病初为白斑,而后颜色逐渐变为浅棕色。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初期散在,后期逐步发展蔓延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充满全叶,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减产。
防治方法:选种抗病良种;清洁田园;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可喷施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每3~5 d喷施1次。
6.4.4 玉米螟
玉米螟又称钻心虫,5月底至6月初始发,8~9月份为害最为严重,苗期以1~2龄幼虫钻人心叶中咬食叶肉、叶脉。抽穗期以2~3龄幼虫钻入茎内为害,影响薏苡正常结实。
防治方法:人工摘除玉米螟卵;释放赤眼蜂;安装杀虫灯(现今市场上主流的是太阳能杀虫灯和频振式杀虫灯);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0倍液、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000倍液灌心叶, 隔1周施药1次,连施3~4次,防治效果显著。
6.4.5 粘虫
粘虫又称剃枝虫。幼虫食嫩叶,大发生时可将植株叶片全部吃光,造成严重损失。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对薏苡的生长和产量影响巨大。
防治方法:人工摘除粘虫;利用蜘蛛、草蛉、寄生蝇等天敌捕食;安装杀虫灯或含有性诱剂的诱捕器;糖醋液诱杀;喷施低毒的20%氰戊菊酯2000倍液。
7 采收与加工
薏苡分蘖力很强 ,先后分蘖的籽粒成熟度不一致,因此当70%~80%以上籽粒变成黄色、黑色或原种壳色时,即可收割。收割时间选择晴天为宜,连同茎秆齐地割下(收割时应轻割轻放,以减少落粒),装入网袋,放在通风干燥处晾晒5~7 d,而后使用打稻机进行脱粒、除杂、脱壳、筛选、烘干、包装、入库。
参考文献:
[1]乐 巍,吴德康,汪 琼.薏苡的本草考证及其栽培历史[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14~315.
[2]高微微,赵阳景,何春年.我国薏苡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概况[J].中草药,2006,37(2):29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8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29.
[4]談嫚嫚,陈振林,熊善柏,等.薏苡的营养特性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7,32(9):43~47.
[5]吴 慧,胡大鹏,田巧凤,等,薏苡植株不同粒位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J].江苏农业学报,2017,33(4):810~814.
[6]徐梓辉,周世文,黄林清.薏苡仁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6) :578~581.
[7]李祥栋,潘 虹,陆秀娟,等.薏苡种质的主要营养组分特征及综合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8,51(5):836~840.
[8]陈姝娴.薏米的药用价值[J].养生月刊,2017(10):892.
[9]侯 伟,王孝春,蔡武宁.水稻旱育秧关键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8):112~113.
[10]唐统光,叶德成.水稻塑料软盘湿润育秧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5(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