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水分管理与乔木定植成活率关系调查讨论
2020-12-15王通前
王通前
摘要:在实践和调研的基础上,对乔木定值全过程中各主要环节中的水分管理和其定值成活率的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陈述。提出了水分管理除了浇水时间、浇水量和浇水方法内容外,还应包括排除积水和对乔木系列的保鲜措施;乔木定植以后,在其新根未长出前存在一个死亡的风险期,这种死亡风险期多半在3~5个月;在此期限内,水分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分管理;乔木定植;调查讨论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13-0186-03
1 引言
乔木移栽成活率的高低是由诸多因素综合决定的。如乔木土球的规格、土球绑扎松紧度、定植规范化、乔木自身质量等[1]。为何将水分管理这个议题凸显出来,单独予以讨论。是因多年的实践指出,乔木一旦定植,在一定的期限内(至少3~5个月)存有死亡风险期。假如定植的期限在反季节的盛夏期,如7~9月份,这种死亡风险期更为明显。构成这种风险的外界因子,无疑是气候条件,如高温、干旱、台风、连降雨等。而克服这个乔木死亡风险期的主要手段便是水分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乔木定植以后合理科学把控好水分管理,便可确保乔木的定植成活率。反之,若失控或缺失这方面管理,其成活率便明显下降。实际上乔木一旦定植以后的养护管理中有70%~80%的工作内容是属于水分管理。
选择合理的浇水时间,采用科学的浇水方法无疑是水分管理的重要内容。及时排除积水,对起挖后的乔木作系列保鲜措施同样是水分管理中不可低估的工作内容。
土壤三相比是营造良好根际生态环境重要依据,种植土一旦确立以后,水分调控便成了其主导因子,有关这方面内容在讨论中也做了必要陈述。
2 材料与方法
(1)调查地址:上海、苏州、长兴。
(2)调查时间:2014~2019年。
(3)成活率标准:定植后一整年。
3 调查结果
3.1 保鲜与乔木成活率的关系
乔木从苗圃起挖到施工工地须经历许多环节。这些环节通常是:起挖、土球制作、修枝疏叶、起吊、装车、运输、卸车、滞留工地、定植等。这些环节的期限至少1 d,多则数天。乔木在断根切断水分来源情况下,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仍在继续,都必须有水分参与,因此会不断消耗自身的水分。这种水分消耗量与定植前的滞留时间的长短成正相关,即起挖断根后到定植持留时间越久,则树体体内水分损耗越多[2]。为最大限度降低这种水分损耗,通常采用:①就地疏叶,可疏掉总叶量的30%~40%;②运输途中给乔木覆盖草包并喷水补湿。③到达工地后,在土球加覆盖物并适当喷水保湿,对留存的枝叶作进一步疏稀。④给叶面喷水和喷蒸腾抑制剂[3]。所有这些作业措施对提高苗木成活率均是有益的。而这些作业措施在反季节显得尤为重要。若忽视了,乔木成活率会有明显下降。一些供应商将起苗时间先后拉的过长,运输中乔木上方又无覆盖物,以至乔木体内失水过度的案例并不少见。见表1。
保鲜技术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业,及时摘除乔木的嫩梢,尤其是小乔木,如石楠、桂花。若在5~6月份定植,其春梢可长达8~15 cm。带嫩叶春梢,水分的消耗量要远高于老枝叶。这些乔木在定植前或定植时要及时修剪嫩梢,以降低植株体内不必要的损耗,对提高成活率是十分重要的。调查表明:及时清除这些嫩梢的小乔木定植成活率高于未处理的3%~5%。
3.2 吊挂盐水瓶(袋)與乔木成活率的关系
乔木挂盐水瓶是一项应急补充水分的技术。尽管它不是占主导地位,但其作用不可小视。经长途运输后树体严重失水,定根水在一时未操作情况下,及时挂上相似盐水瓶,对抢救受严重旱生理失水过度的乔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机能是否类同于人体病危时挂盐水瓶,未见有相关报道。为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效应,下列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盛夏高温期,挂吊盐水瓶的时间越早越好。一旦乔木立于种植穴中便可挂吊,也有的在乔木立苗之前便开始挂吊则效果更好。
(2)被挂吊的乔木应有少量的叶片。输送水分的动力靠根压和蒸腾作用的拉力。根系切断后,根压力几乎为零,而只有靠叶面蒸腾作用方有拉力。故入冬定植的落叶乔木,挂吊盐水瓶意义不大。
(3)盛夏期供水是主要的,其瓶中营养成分是次要的。瓶(袋)液体用完后可用净水补给。
(4)吊针的洞孔角度与主干呈30°的倾斜,洞孔深度通常为5~6 cm(进入木质部)。
实践表明该项技术用于盛夏移栽乔木,效果较好。
3.3 定根水与乔木成活率的关系
定根水是指乔木定植后第一道水,这一次水务必浇透,土壤含水量应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为此,在上海乃至华东地区浇水前,应在种植穴四周构筑围堰,以形成积水的小水塘。定根水的浇灌通常先后2次,次日再补给一次。经多年的观察与实践,在此操作上的失误较少。然而由于连续降雨后,没有及时破除围堰而造成树穴长期积水导致乔木死亡的案例却是比比皆是。最典型的案例是2016年上海华东地区当年连续降雨达50余d,之后便是高温炎热天气。大批当年或前一年定植的银杏受淹受伤害严重甚至死亡[4]。其中一部分乔木是因处于低洼处,一部分是因植于高侧石种植槽,而多半是由于围堰未得到及时破除,见表2。
所有乔木,尤其是银杏处在受淹中轻度状态时(叶色变黄,落叶率占总叶量30%~50%)破除围堰及时排除积水,并对树冠的枝、叶、果作适度的疏稀,这些受害的乔木均可得到救治。笔者作了如上的处理银杏均获得了救治。值得一提的是受涝淹的乔木若只排除积水仍无法救治,则还应及时在乔木原土球周边挖掘通气窗口。通气窗口可开设1~2个,规格25 cm×30 cm×35 cm。
3.4 乔木定植后水分管理与乔木成活率的关系
乔木定植定根水作业完成以后,便进入了正常的水分管理阶段。这种管理包括2个方面的浇水。
(1)树穴浇水。这方面的作业通常视当时的气温、降雨和土壤视觉干湿度而定,多半由经验决定。而一些缺乏经验者在把控浇水的频次和浇水量往往会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多半为浇水过头。
(2)叶面喷水和树干补湿。在盛夏期叶面喷水每日少则1~2次,多则3~4次。对乔木树干(包有无纺布或草绳)的补湿与叶面浇水几乎是同步的。这些作业在高温季节都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许多浇水方法上存有严重问题。为达到浇水高度,使用高压水枪,这种浇水工具和浇水方法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约有50%~60%水量回流到树穴中,以至造成树穴土过湿甚至积水导致乔木死亡。这种案例并不少见。2014年为大旱之年。植于奉贤苗圃的15株栾树有6株因过度浇水致死。死亡率高达40%。
采用取土器对原有土球周边土壤作土壤湿度观察便可改变上述出现的弊端。取土样品之深度以50~60 cm为好。样品取出,若显示湿润,捏得拢、散得开则湿度正好。若样品松散捏不紧则务必浇水。
对叶片、树干的浇水改用喷雾浇水方法便可彻底改变上述弊端。建议采用农药喷洒机,喷洒高度9~10 m,雾化颗粒在1~1.5 mm。
3.5 色块苗木水分管理与乔木成活率的关系
色块苗木是指红叶石楠、红花檵木、金森女贞等带有色彩可构建片栽景观色块的苗木。这些苗木往往与乔木混种以形成景观格局。这些品种的种植时间通常晚于乔木。其种植的深度为5~8 cm。种植好后的前期,浇水次数十分频繁。晴好天气几乎每天要喷浇1~3次,加之浇水方法欠妥(皮管冲灌)由此产生的多余水分多流入乔木根部。长此以往造成乔木根部土壤偏湿甚至积水现象导致乔木死亡。这种案例十分普遍。见表3。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景观坡下侧的乔木其树穴多湿甚至受涝的几率很高。对于这样特殊立地条件下的乔木,色块苗木浇水量务必严格控制。
协调色块小苗与乔木的浇水上的矛盾,仍是一个浇水方法问题。就是当色块定植的第一次定根水完毕以后,日常的小苗浇水采用喷雾浇水法,对乔木周边小苗浇水尤应强调用此法。
3.6 全日照间隙喷雾法与乔木成活率的关系
全日照间隙喷雾法是一新型的浇水方法[5]。它是由苗木扦插繁殖法引用到乔木定植水分管理上的技术。多年来应用于大型乔木的搬迁定植中水分管理,均取得了极好的效果。鉴于一些成本投入缘故,在常规乔木定植中应用甚少。这种浇水设施大致包括:微喷头、压力泵、水源、电源、输送管(含软、硬管)和控制器。乔木定根水作业完毕以后水分管理全由此系统完成。微喷头以小竹竿支撑装于树冠之顶。夏季时隔30~40 min喷1次(以喷湿叶面为准)约1~2 min,作业可人工控制也可智能控制。鉴于该设施的成本投入问题,目前应用面尚不广泛。
4 讨论
4.1 土壤三相比与水分管理的关系
土壤三相比是乔木定植成活率的基础。土壤合理的三相比:固∶液∶气=2∶1∶1是所有植物包括乔木成活乃至以后正常生长最为重要的基础。土壤改良和本文所陈述的水分管理均是以改良土壤三相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良好的土壤三相比方能有高的乔木成活率和以后的快速成林、成景观以及持续效果。上海延中绿地和上海迪士尼就是这方面好的典范。反之乔木成活率低,成活以后多年不长为僵苗,终究形成不了生态景观效应。就水分管理而言,乔木的种植土一旦确定以后,水分在三相比中便起到了调节三相比的主导作用。由上述的浇水量控制、浇水方法、排除积水等水分管理均是围绕三相比展开的。
4.2 水分管理地域上的差异
本文所陈述的水分管理仅针对上海或华东地区区域。北方的乔木水分管理是以保水、保墒为中心。种植土球均要明显低于土表之下。为防止土表水分的损耗,在树穴中还应采取覆盖塑料薄膜等措施。
4.3 提倡乔木适度抬高种植法是防止积水重要举措
鉴于上海乃至华东地区雨水充沛,地下水位偏高。从水分管理角度人为,适度抬高喬木的种植高度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一些大规格乔木如胸径30 cm以上的和一些乔木品种如雪松等显得尤为重要。它们的土球面务必高出表土18~25 cm,否则定植后将会因自身重量的沉降形成深埋。乔木被深埋是十分有害的。其理由:①人为浇水量不易控制,稍有偏差易造成树穴积水;②连续降雨后乔木受涝致死率极高。对于一些特殊立地条件,如广场(不允许土球高出地表)深侧石槽的乔木,应加厚种植穴底部碎石滤水层或埋设地下排水管等设施防止树穴积水。就上海地区而言,乔木的水分管理上排水或防止积水和浇水同样重要。
4.4 乔木保鲜机制的探索
目前面广、量大的乔木移栽采用上述起挖后的乔木,容器育苗推广使用苗尚少。故采用采叶、疏枝、补湿等环节以确保树体水分降低损耗仍十分重要。断根以后乔木水分消耗主要是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而后者又是主要的。降低叶量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损耗最为有效的途径。此项举措对于落叶乔木的反季节种植直接关系到成活率。在同样的气象调节下,落叶树种留叶量为总叶量的10%~15%,而常绿树种留叶量可达40%~60%(因具体树种可有差异)。之所以常绿树种如桂花、女贞等疏叶可少些,因为叶片均有明显的角质层,蒸腾作用耗水相对要少些。不过无论任何品种在断根无水源情况下,乔木所有代谢活动的所需之水均来自自身。当消耗至极致程度,代谢终止,乔木随之枯死,故乔木失水是有限度的,不可超过某个“范围”,而现行的保鲜环节的最终目的控制失水量不引起乔木致死的范围。
4.5 受涝乔木致死的讨论
由上所述,江南地区因积水土壤长期过湿导致乔木致死多有发生。造成这种结果是土壤三相比严重失调。一方面,过多水分挤走了所有的空气,使根系处在较长时间的无氧呼吸导致烂根,根系失去了吸水的功能而树冠叶片蒸腾作用在继续消耗体内的水分;另一方面,叶片因没有水的来源,叶温急剧上升而严重灼伤。这两个叠加因素使乔木致死。可以说,水涝情况下,乔木没有能力吸水,称之“生理干旱”。各种乔木对水涝或土壤均有一个“忍受期”,在这个忍受期及时排水或通气,乔木可以得救,过了这个期限什么样的救治措施均无效果。有关受涝乔木致死的原因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 敏.反季节园林绿化施工的几个问题[J].上海园林科技,2015(2).
[2]朱贞顺.大树移植在园林中应用技术探索[J].绿色科技,2018(3).
[3]张 鹏.浅议苗木反季节栽植措施[J]. 上海园林科技,2012(3).
[4]傅柏林.异常气候下银杏受灾调查[J].绿色科技,2017(21).
[5]陈 征.大树移栽技术要点探讨[J].绿色科技,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