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杀虫剂对行道树介壳虫的防治效果探讨
2020-12-15李进文胡月田立超
李进文 胡月 田立超
摘要:为明确园林行道树介壳虫的有效防控药剂,筛选了3种农药对介壳虫进行了防控实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均对介壳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15 d调查可发现介壳虫均已死亡,防效达100%,但其中毒死蜱为中高毒农药,矿物油用量较大,为此,推荐噻嗪酮为介壳虫防治的最佳药剂,并可适当混用毒死蜱、矿物油等,以增强防效。
关键词:介壳虫;农药;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7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13-0089-02
1 引言
园林行道树具有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减少噪音等功能,是直观反映城市风貌的重要景物。调查发现重庆市主要行道树香樟、天竺桂、黄葛树等植物枝叶介壳虫危害较重,并诱发煤污病,部分地区发生率达100%,严重时可见叶片布满黑色煤层,造成树势衰弱,影响城市景观。介壳虫主要以成若虫群集于植物叶片和枝条上,吸取植物的汁液,被害植物往往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介壳虫能分泌腊质物覆盖虫体,形成各种介壳,且随着虫龄的增大,介壳增厚,农药使用难以到达虫体,造成防治困难。该虫一般除初孵幼蚧具有活动能力外,其他虫态一旦固定便不再移动,终身在一处取食[1]。针对介壳虫发生严重,药剂难以穿透介壳直达虫体而导致防治困难,园林一线存在盲目用药等现象,本文对介壳虫的有效防控药剂进行了筛选,以期为园林行道树病虫害科学防控提供指导。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95%矿物油乳油(山东东泰农化有限公司);45%毒死蜱乳油(江苏苏州佳辉化工有限公司);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山东省济南科海有限公司)。
供试虫源:天竺桂介壳虫。
2.2 试验方法
根据农药标签95%矿物油乳油用量为100倍液;45%毒死蜱乳油用量为15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用量为1000倍液。采用茎叶喷雾法,将配好的药液均匀喷洒在天竺桂叶片上。施药前每个处理选取东南西北4个方位统计虫口基数,并做好标记,施药后15 d采样进行显微镜观察,记录活虫数和总虫数。整个试验期间仅施药一次。
介壳虫死亡虫数统计方法:因介壳虫一旦固定便不再移动,难以判断死亡情况,经对比观察确定介壳透明内部虫体饱满或色彩淡绿色视为活虫,虫体干瘪或色彩黄色视为死虫。
2.3 数据处理
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各处理的防效,按下述公式计算:
防效(%)=(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蟲数)/药前活虫数·100(1)
3 试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95%矿物油乳油100倍液、45%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对天竺桂介壳虫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15 d调查发现,对照处理介壳虫多为透明状,挑开介壳可见内部有饱满虫体,少量为干瘪介壳。而药剂处理组介壳明显发黄、干瘪,部分只剩空壳,非空壳内部幼虫均为黄色死亡虫体。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药剂处理防效均为100%,说明矿物油、毒死蜱和噻嗪酮三种药剂对介壳虫防效没有显著差异,均可用于园林行道树介壳虫防治,但药剂用量和化学性质不同,使用时应综合分析,选用合适药剂进行科学防控。
4 药剂分析
4.1 矿物油
矿物油是一类触杀性杀虫剂,具有防治谱广,药效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其能够溶解昆虫体表腊质层,封闭昆虫气孔,达到控制昆虫危害的作用[2]。矿物油具有低毒、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增效剂与农药混用[3],可防治螨类、蚜虫、介壳虫等多种虫害和白粉病等病害。因其作用机理为在虫体或病菌表明形成油膜,使病虫害窒息而死[4],使用时往往用量较大,成本较高。
4.2 毒死蜱
毒死蜱属有机磷化学农药,作用机理为抑制昆虫胆碱酯酶,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正常的神经传导受阻,害虫死亡[5]。其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杀虫谱广,可防治蚜虫、介壳虫、叶螨、鳞翅目幼虫等百余种害虫[6]。但毒死蜱毒性较高,能抑制人体胆碱酯酶活性,且具有发育性神经毒性及潜在的遗传毒性[7],在我国属限制使用农药,禁止用于蔬菜生产。
4.3 噻嗪酮
噻嗪酮又称扑虱灵,属昆虫生长调节剂类低毒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致使若虫蜕皮畸形或翅畸形而缓慢死亡[8]。噻嗪酮具高选择性,对同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虫等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期长达25 d以上[9],对害虫的天敌较安全,综合效应好。
5 结论
矿物油、毒死蜱和噻嗪酮均对天竺桂介壳虫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适宜浓度下15 d防效均达到100%,是园林行道树介壳虫防治的有效药剂。其中,矿物油虽为低毒农药,但因其作用机理为形成油膜使病虫害窒息而死,需较低浓高才能发挥作用,使用时用量较大,成本较高;毒死蜱较低浓度即可达到理想防治效果,但未中等毒农药,且制剂刺激性气味大,行道树使用容易对工人和城市居民健康造成影响;噻嗪酮为低毒农药,制剂无刺激性气味,且较低浓度即可有效防治介壳虫,是行道树介壳虫防治的理想药剂,建议园林管护单位在病虫害防控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提升管护水平。
参考文献:
[1]田荣润, 蔡凌云, 潘 娜, 等. 园林蚧壳虫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10): 164, 170.
[2]周 蔚, 王雪娟, 刘绍仁. 国外矿物油农药管理概况[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9(5): 24~27.
[3]Moustafa Omayma K,于勤恩. 矿物油对某些杀虫剂防治蓟马和棉叶夜蛾的增效作用[J].植物医生, 1987(1).
[4]刘 雅. 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花主要害虫田间药效试验[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5]郑 光, 周志俊. 毒死蜱的毒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02,18(4): 496~498.
[6]郑闻天, 孙海霞. 毒死蜱安全使用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 2018(1): 98.
[7]秦钰慧, 王以燕.美国关于毒死蜱的最新决定[J]. 世界农药, 2000(8).
[8]高泰东, 尹祝生. 噻嗪酮应用技术研究[J]. 农药, 1992,31(4): 47~48.
[9]徐南昌, 郎国良, 姜丽英.噻嗪酮防治柑桔黑刺粉虱试验[J]. 农药, 1995(6):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