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国学类课程开展现状及建议

2020-12-15叶敏戚以琳金越蒋晓妍杨晨畑

青年时代 2020年27期
关键词:国学教育校本课程小学教育

叶敏 戚以琳 金越 蒋晓妍 杨晨畑

摘 要: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涵盖了一套完整的传统中国文化、学术体系,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近年来教育的一大热点。在此背景下,杭州市各地区纷纷开展“国学进校园”的活动,国学、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等项目也在学校中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致使学校教学流于表面。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国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借此推动国学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国学教育;校本课程;小学教育

一、研究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产生,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其精华,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指的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包含了影响至今的三大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在以往的素质教育下,我国教育将应试作为唯一的教育目标,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和学生的学业水平,只注重知育,而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国学以其文化底蕴与教学优势进入大众眼帘。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开展国学进校园等活动成为社会中的热门话题,国家的方针政策、下达的教育文件以及各个学校的教育实践,都将“国学热”推向新高潮。

学校的国学教育实践,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国学兴趣;向孩子们传达了真善美的国学文化核心,学习先学“做人”。

在此过程中,学校在国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仍有许多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标准,致使许多学校的国学课本同质化严重、流于表面。教学过程中偏离本意,只注重死记硬背,变相增加学生的负担,使其丧失了学习国学的兴趣。

基于上述背景和问题,本研究通过针对性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实地走访对当前杭州市小学国学类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研。

二、杭州市小学国学教育现状

为了获取相关的数据,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与个别访谈法对受访学校的部分师生进行了调查,并获得了如下结果。

(一)访谈调查发现与建议

访谈的对象是杭州市十余位身处一线的专职教师以及教学管理者针对所收集材料内容通过整理分析,得出以下具体结果。

大多数教师认为国学教育课时偏少,很难把重要内容完全传达给学生;教材可以更加精简化。另外,很多教师认为学校与地方政府对于国学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希望相关部门能推出更多扶持政策以及加大相关的教育投入,各个年级应该针对不同的基础都有不同程度地开展。国学课程的教材多为自编,有《论语》(选编),有早读教材《弟子规》(选编)等。而对于国学教学课程的访谈显示,学生认为国学教育内容应该包含哲学思想(儒、佛、道三家思想)、中国诗词、中国小说、中国传统戏曲等。

经过对相关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整理后,笔者归纳出如下几点建议:第一,学校要适当增加国学课程的课时数;第二,应该对国学教材进行改革,注重国学课程的人文性培养;第三,应该将国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改变传统国学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二)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相关问卷数据,笔者发现在国学教学中有以下几个现象。在国学教学授课形式上,统计调查结果后得知,50~60人规模的班级化教学所占比例最多。而最主要的授课形式是传统的讲授法,当然,除此之外,学校也会组织相应的学科竞赛。在对国学教材编写方式的问卷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学校应该自行编写教材。

三、杭州市小学国学教育现状分析

在进行了较全面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后,笔者发现诸多小学都在积极开展国学课程,国学教育已融入进了当今的小学教育中。但就具体的开展情况而言,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学生群体在接受国学教育时存在的困境

1.生源质量不齐,兴趣多样

在杭州市各个小学发放问卷和实地调研后,笔者对问卷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数据中可见,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存在差异。但现阶段学校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各个小学的国学课程开展形式往往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也导致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表现存在较大差异。

2.课时较少,内容过多

笔者发现各小学的国学课程皆存在课时较少而内容过多的问题,而这一现象在小学高段尤为突出。国学课程分布缺乏连续性,存在断层现象。所以大部分学生反映,一阶段的国学教育结束后,他们所学得的知识并不多。

由此,笔者认为,学校在开展国学教育时,应充分考虑课时量和教学内容是否呈正比,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与语文教学、乡土教学混淆

问卷显示,各个小学各年段所开展的国学类课程超过50%的课程偏向于古典文学方向,这使得大量学生将“国学教育”与“古典文学教育”直接等同,而国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则单一化。大多国学教育形式与传统语文课并无差异,使得学生将国学课看成是语文课的衍生,从而失去了学习国学的兴趣。除了与语文教学相混淆,部分学校、部分年纪的国学课程与乡土教学混淆。由此可见,如何探究国学教育的特色,并将其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呈现、有效发挥,是课程教师应积极探讨的问题。

2.教学资源欠完善,缺乏固定教材

在问卷调查并实地访查后,调研小组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学校有完善的国学教材,如《论语》(选编)、《弟子规》(选编)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本校教材;大量学校则存在教材不齐或教材缺失的情況。

三、关于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建议

(一)学校加强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创造良好的国学学习环境

在调查中,部分学校完全没有国学相关课程或者有课程的安排,但实际并不开展教学。以上两种情况体现出学校对国学教育重要性认识的缺失。作为培养学生情感和品德的教育,国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应当加强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对学生的教学中进行国学教育的渗透。同时,学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校园建设渗透国学教育,也通过国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品格。学生得以在校园内感受国学文化,于潜移默化中形成深远的影响。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国学文化相关活动,如书画比赛、诗词大赛等,让学生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二)培养高素质国学教育教师

提高小学教师的國学水平是提高国学课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不仅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更要用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底蕴传授给学生丰厚的知识。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根据当地教师的情况,开展教师对国学教育学习的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国学知识。教师之间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交流会,参与专业教师报告会,从而提升自身国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将国学与小学课程结合到一起。

(三)国学教育方式创新发展,贯彻落实到各年级

文本背后的情感意义和如何模仿作者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出教学方法的创新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国语与课堂相融合中,更是需要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因此需要国学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排练国学小节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知识。小学是培养学生国学素养的基础阶段,学生可塑性高,将国学融入小学教学,让学生感受国学韵味,体会国学丰富内涵。低年级和高年级学段都应有相应的国学课程的设立和开展;在课程教学方面,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年级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差异选择较为合适的教学内容。就小学低段而言,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文本解读能力的不足,“读经”和“背经”的学习方式虽较为死板僵化,却不失为打好国学素养基础的第一步。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采用国学经典诵读的形式,通过诵读和赏析国学经典培养国学兴趣。

(四)完善国学课程评价制度,加强课程规范化

尽管不少学校认识到了国学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实际的国学教育开展中,教学形式单一,深度与广度不够。因此,学校在设置国学相关课程的同时,要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和质量,并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传播国学文化。教师进行国学教育时拒绝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应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并且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国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同时,应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是师资队伍。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实行规范化教学指导,让更多小学教师通过培训全面提升自己的国学素养,从而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其次,对教育内容进行规范化处理,去粗取精、整合再现,加快制定统一的国学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师也应当通过研究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国学教育校本课程小学教育
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