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短视频应用中的信息伦理问题浅析

2020-12-15张靖

青年时代 2020年27期
关键词:道德

张靖

摘 要:随着国内短视频应用的不断发展,因其“时长短、内容优、更新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用户和投资者的关注和重视。然而短视频应用逐渐显露出侵犯用户隐私、侵犯他人版权、内容低俗、虚假传播等诸多伦理问题。本文从“他律”和“自律”两个角度分析了目前移动短视频伦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移动短视频;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伦理是人们利用信息媒体进行社会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道德关系,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而移动短视频应用中就存在很多的信息伦理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对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移动短视频应用的主要伦理问题

(一)个人隐私权遭到侵犯

在当下热门的移动短视频应用中存在着越界获取用户信息的问题。例如某些短视频应用中没有设置用户注销模块,导致用户注销难;除了注销难以外,还有一些应用虽然提供了注销功能,但是其账户注销的手续复杂,不仅需要验证用户绑定的手机号,还需要通过实名信息验证,在实名验证过程中其实就是变了一种方式在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换汤不换药的模式。其次,还有的短视频软件隐藏着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功能,比如用户如果打开了读取通讯录、相册的权限,看上去似乎使得用户使用软件的便捷度提高了,实质上也是在套取用户手机上面的个人信息和他人信息。

(二)侵犯他人视频版权

众所周知,要想获得巨大的流量和粉丝,那么视频的创作者就要费尽心思去吸引用户的眼球。海量的视频素材面临着侵犯版权问题,业内人士将这种窃取行为,形象地比喻为“剪刀手““搬运工”,还有那些把时间较久的视频挖出来进行二次创作的行为,业内人士将之称为“挖坟”,虽然这些术语听起来生动幽默,但是幽默中也透露出视频创作者们的小心机[1]。比如现在有很多专业剪辑电影和电视剧的人,把电影或者电视剧剪辑成几十秒或者几分钟的小视频再给视频编辑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然而实质内容却与原电影和电视剧相背离,甚至断章取义,颠覆了观众的价值观,同时也存在侵犯视频版权的问题。

(三)视频内容低俗、价值观扭曲

之前,国家网信办要求某些短视频平台对内容进行全面整改,将一些违反网络道德的主播划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单[2],原因是因为他们传播低俗文化,造成观众价值观扭曲。例如,有的主播多次提及其未婚生子和出轨问题,有的吃播为了博取眼球吃一些令人作呕的食物等,这些低俗文化,都会对整个社会带去价值观的扭曲影响,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

(四)制造和传播各种虚假信息

短视频的制造者由于想要获得更多的流量,于是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吸进观众的眼球,比如近年网络上就出现爆料,爆料的内容是我们平时吃的白菜是用塑料制作而成的,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出来,就使得网民纷纷对白菜产生了惊恐,都不敢随意买白菜了,然而经过相关调查之后才知道一切都是视频制作者想要获得关注虚假宣传造成的。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这些虚假事件的传播引起了我们去思考这其中的信息伦理问题。

二、短视频应用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他律”的原因分析

1.市场包容度高

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了4G的时代,国民的上网速度得到很大的提升,自从2017年来,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都纷纷发售了流量无限卡,于是消费者可以尽情使用流量[3]。这些各种类型的手机卡的发售,一方面,使得消费者有充足的机会上网,填充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另一方面,互联网巨头都纷纷看到了短视频平台巨大的发展潜力,都纷纷投资入局,想要在短视频领域分得一杯羹。

2.用户监督力度不够

一方面因为信息伦理问题是一种道德问题,并没有触碰到法律红线,短视频平台一直都在打“擦边球”,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来保护用户的权益,但是大部分用户个人隐私受到了侵害之后,都会因为流程太耗费时间而放弃维权,正是因为受害者放弃维权的现象日益普遍,短视频制造者才会愈发肆无忌惮。另一方面大众的监督意识也很薄弱,无论是短视频的用户还是未注册的普通百姓当他们看到违规内容时,第一反应并不是要查看内容发布者并进行举报,而是选择观看下一条内容或点击“不感兴趣”以减少相似内容的个性化推荐。

(二)“自律”的原因分析

1.“自律”的含义

康德将道德“自律”理解为“纯粹理性是实践的,也就是说,它能够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东西自为地决定意志,而且它通过一个事实做到这一点,在这个事实之中我们的纯粹理性证明自己实际上是实践的;这个事实就是理性借以决定意志去践行的德性原理之中的自律”[4]。在康德的思想中,道德只能是自律的,而不是他律的,因此可以得出,康德认为的道德观实际上就是基于“自律”的道德观。

2.内容创立权被滥用

移动短视频内容的传播要经过创立、发布、获取和使用四个环节,但是在第一个环节即内容的创立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信息创立权和由信息创立权所衍生出来的信息所有权的伦理问题。在网络世界中,短视频创立者以为得到了“完全的自由”,于是开始不顾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而开始滥用自己的权利,把“自由”定义成“随心所欲”,但是他们不知道,这种权利依然是受限于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并不是完全的自由,不论是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社会,每一个短视频用户的内容创立权利都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伴。

3.未把握好內容创立的伦理限度

一般来说,信息创立者的伦理限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用型信息,一种是共享型信息,前者在移动短视频应用中比较少见,而后者属于大多数情况[5]。共享型内容创立,就是指在短视频的应用平台上,用户创立的内容是开放共享的,这种行为将会直接与其他用户以及互联网的其他社交平台产生关联,创立者一旦在平台上发布和传播违背信息伦理的短视频,那么其必将超出了用户内容创立的自然伦理限度,所发布的内容将会对其他用户和网络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4.短视频传播者的价值观问题

短视频传播者之所以会选择传播这类内容而不选择传播另一类内容,是因为其主观思想上认为传播这一类视频的价值高,而潜意识里面是没有意识到道德伦理底线的,在这些用户的思想认知中,还没有形成明确清晰的信息伦理意识,简而言之就是其不清楚这种行为是不是正确的。因此,他们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短视频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政府和企业发挥监督功能

2018年4月作为行业内最资深的移动短视频应用之一,拥有庞大“段友”基础的“内涵段子”被永久关停,人民日报也发文评“短视频上瘾”现象、直指很多短视频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在“审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呼吁“警惕短视频的负面效应”[6];2017年“抖音”app也开发了相应的反沉迷系统。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其中就有要求短视频平台必须具有“视听许可证”的规定,这一规定能够进一步改善网络环境[7]。

(二)发挥社会监督功能

网络用户不仅是移动短视频产品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移动短视频行业的监督者。因此,用户自身要提高信息伦理意识和法律责任,不做不良内容的创立者和传播者,在网络社会中承担起社会人的责任,主动抵制行业内的不良风气,并积极参与监督和举报有问题的短视频;同时,由于目前的网络平台监管力度不足以覆盖移动短视频平台的所有内容,因此需要社会公众转变监管方式,不仅是要向应用平台和网络平台提供举报消息,还需要在线下向网络监管部门进行上诉和反馈,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对违规短视频内容进行全面监督。

(三)对用户普及伦理教育

因为目前使用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的年龄呈现出“年轻化”,既有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还有社会中的青年群体。因此,当用户启动短视频应用程序时,平台可以在启动页面进行广告植入,将有关信息伦理和互联网使用规范的小知识嵌入到启动页中,这样,平台的所有用户在使用该应用前都能有培养伦理意识的时间。而在进入应用平台界面后,用户在进行视频内容创立、发布、评论、分享等环节,平台都可以在移动端的屏幕边缘进行伦理规范的教育,为了使这样的社交工具保持其娱乐性,伦理知识普及内容可以采取气泡等形式出现,辅以和用户及时互动的语气进行对话。

四、结语

本文研究了在信息伦理的视角下短视频应用平台现存的一些问题,对短视频平台现存的问题从“他律”和“自律”两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婷.视觉传播场域中的短视频伦理探讨[J].青年记者,2018(27):32-33.

[2]中国网信网.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快手”“火山小视频”直播短视频平台[EB/OL].(2018-04-06)[2020-09-15].http://www.cac.gov.cn/2018-04/06/c_1122644271.htm.

[3]顾杨丽,吴飞.短视频平台的伦理困境[J].当代传播,2018(5):98-100.

[4]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4.

[5]张雪冰.短视频新闻报道的伦理困境及弥合机制[J].記者摇篮,2018(7):109-110.

[6]焦学振,唐延杰.短视频社交APP的内容分析与伦理困境:以“抖音”为例[J].中国记者,2018(7):78-79.

[7]万玥.移动短视频应用中的信息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道德
道德声明
道德声明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道德的生命力
强化道德建设
论道德榜样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