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优化途径分析

2020-12-15王永芳白志荣

青年时代 2020年27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

王永芳 白志荣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有效推动力。立德育人理念的有效落实,育人体系的全面构建,运行机制的协同联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本文将针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教育现状与问题展开探究,并提出相应优化建议,以期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立德育人

一、引言

现阶段,课程思政理念已经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构建出了不同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形成的协同思想与教学体系,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经过不断的总结归纳,探索出有效的建设途径,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共同进步,进而形成协同效应。

二、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

从本质上来说,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活动,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程思政贯穿于各个高校的不同教学环节中,深入地挖掘了不同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要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有意识地渗透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因此,可以说现阶段的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新增的课程,也不是开设的一项活动,而是要在各个高校的课程教学与改革环节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元素,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二)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1.育人理念落实不到位

现如今,部分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程度,因此没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渗透。我们将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是因为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更是因为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发挥着“传道”的作用。但高校中存在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需要承担的责任,与自己的任教学科并没有过多的关系。而且,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正确,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思政教育只是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将大多精力都放在了课题研究与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既耗时又费力;同时,把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行业技能等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而忽略了高校学生思想建设方面的问题[1]。

2.资源运用不充分

由于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并不全面,许多高校教师在课程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方面都较为薄弱,很难主动探索并在不同的课程中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受到的教育较为匮乏。高校中的各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理想,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相关教育的主要资源之一。但是,由于教师没有充分地挖掘并合理利用课程中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诚实守信,以及理想信念等育人资源,学生也就无法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政治文化的熏陶。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少创新精神,没能做到与时俱进,将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与眼前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没有运用自身教师的专业优势帮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价值分析,引导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优化途径

(一)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现如今各个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这也就要求高校教职工切实将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项教育活动始终,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高校教职工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明确立德树人是所有教师以及所有课程都需要承担的教学责任,是使得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形成协同效应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但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完成基本的“授业”以外,教师更要切实履行“传道”的职责,帮助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教师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并将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等思想政治元素有机融合于教学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从而充分激发、调动高校学生为人民、为家国、为民族复兴的学习热忱与动力,最大限度地将学生浓烈的爱国之情转化为报效国家、奉献国家的实际行动。

(二)搭建课程思政教育平台

为了使课程思政建设顺利开展,高校相关部门有必要组建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类似的平台,完善并优化建设体系与制度,并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决策咨询等活动的开展提供稳定的平台。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的建立切实推进了相关理论的研究,方便了相关活动的课题确立以及团队的组建,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了科学、系统的参考依据。

(三)挖掘系统的育人元素

作为一项科学系统的育人工程,有必要强化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从整体上规划并搭建出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出全面且人性化的课程建设体系。高校课程种类繁多,每门课程都具有自身的专业特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就起到了不同方面的作用。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及教育工作者需要有针对性地、主动构建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育课程、综合素养课程,构成科学的教学体系,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协同前行,使隐性的专业课程知识和综合素养知识与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其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中的思政教育功能和作用,形成强劲的教育合力。

(四)优化课程思政方法

思政课、专业课、公共课是课程思政所包含的内容,因此,为了使课程思政的建设形成合力,首先要规划好课程的结构和数量。思政課可以说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核心课程,同时是推进立德树人观念实施的主干课程,可以分为思政必修课和思政选修课。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协调好思政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比例,并要有意识地逐渐扩大人文素养类的公共选修课程。为了规范此类课程的开设,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避免一切不正当思想观念的传播。专业课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则要在数量与结构方面符合相关体系制度中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